查看原文
其他

《舌尖3》:连“美食诱惑”都没有,还怎么让人看下去?| 沸腾

2018-02-24 赵清源 沸腾

从第二季开始,《舌尖》就走上了一条离开美食讲故事的道路……

▲《舌尖上的中国第3季》宣传海报


文 | 赵清源

如果说,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感受是惊艳,第二季的感受是略有失望,那么,今年春节开播的、让观众等了3年多的第三季,恐怕已经让观众失望到家了。许多网友大呼:餐巾纸都准备好了,你就给我看这个?


 ━━━━━

一、《舌尖3》到底有多差?

 

第一季的豆瓣评分高达9.3分,第二季为8.4分,第三季目前是5.1分,估计播完后会掉到5分以下。这样的分数几乎意味着没有观看价值了。

 

▲截至24日豆瓣《舌尖上的中国第3季》评分


这还不算,《舌尖3》中的很多硬伤也让人大跌眼镜。

 

比如第三集中提到的花鲈,上海水产研究所有关专家就认为,片中太湖渔民打捞上来的是大口黑鲈,而不是节目所要表达的花鲈。

 

在介绍太湖花鲈时,解说词说,“毗邻苏州的太湖水域,出产一种太湖鱼中之冠花鲈。”对于这样的表述,水产专家认为不切实际。因为,太湖水产中被大众认可的是“太湖三白”,没有“太湖鱼中之冠花鲈”之说。



比如第二集中提到的水盆羊肉,根据历史记载,水盆羊肉源自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以陕西省渭南市大荔、蒲城、澄城三县的水盆羊肉最为有名,尤其是澄城的水盆羊肉,最为地道,最为悠久,已经入选陕西省第5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应是陕西渭北地区汉民的传统小吃,在片中却被回坊代表,而且,水盆羊肉的核心是羊腩肉,而不是片中反复强调的零星碎片的肥瘦羊肉。

 

再比如,第一集中提到的刀,片中说“世界上大概唯有中国厨师,只有一把厨刀便独闯天涯”,听着好像挺自豪,其实,只用一把刀的大多是家庭主妇,对于专业厨师来说,传统中国的厨刀根据不同的用途,种类相当丰富,比如片刀、桑刀、文武刀、砍刀、拍皮刀、片皮刀、斩骨刀、剔骨刀、猪肉刀、烧腊刀,等等,不论是李安的《饮食男女》,还是徐克的《满汉全席》,电影中,中餐大厨们的用刀和西餐主厨一样,也都是成盒成箱的。

 

━━━━━

二、为什么只见文化不见美食

 

一个细节是,三季纪录片里的分集片名。对比一下,似乎能看出一些端倪。

 

第一季: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

 

第二季:时节,脚步,心传,秘境,家常,相逢,三餐。

 

第三季:器,香,宴,养,食……

 

不难看出,第一季的《舌尖》是围绕美食讲故事,美食很美,故事很自然,可是从第二季开始,《舌尖》就走上了一条离开美食讲故事的道路……

 

一集不到三分之一时长的食物影像,学术名词频繁出现,类似《新闻调查》的叙事风格……用第五集《家常》中的一句解说词来讲,“美食是借口,是由头”。

 

到了第三季,《舌尖》俨然成了一部拉起美食大旗的文化宣传片,美食已经变得无足轻重,重要的则是片中说教意味浓重的文化表达。

 


正如第三季总导演所说,“大家都说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这个博大精深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不仅仅是这个东西是怎么切的,怎么做的,背后肯定有更深层的东西。我们希望呈现这个食物是怎么做的,再把背后附着的东西挖掘和呈现出来。”

 

问题是,博大精深也好,深度思想也罢,都要以美食为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主创想说的是故事,是文化,受众想看的美食,是诱惑,一旦故事和文化不能建筑于美食和诱惑之上,所有的表达也就失去了基础和意义。

 

美食不美,甚至不在,再有深度的文化也难以施展,再炫酷的拍摄技巧都难以遮蔽其情感表达的生硬,难以缝合美食和人之间的裂隙,抒情不免沦为煽情,讲述也难免成为灌输。


━━━━━ 

三、失“真”的纪录片

 

而最不可回避的硬伤则是,《舌尖3》不少素材都是生硬的牵强附会,诸多画面都是有目的的炫技、摆拍、表演。这种意义先行的纪录片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记录,已经离“纪录”的本义越来越远。

 

再加上拍摄、剪辑中的一些问题,比如用光质感差,暗处噪点高,掉帧的慢动作,素材重复率高,剪辑跳跃……从这个角度讲,作为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3》已经失“真”。

 


纪录片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真实”,不论被记录的对象是人,还是别样生态的生命,也不论记录的是状态还是过程,这一切必须都是真的。

 

因为,纪录片是以现实逻辑为结构前提的,它的价值在于通过记录,真实地反映现实,进而带给人们某种历史或现实的启迪。

 

如果失去真实,就失去了纪录片所有的审美价值,其所阐释的意义也便失去了重量。就此来看,《舌尖3》是一部失败之作。

 


我们发布了一个“稿事”计划!如何投稿?请戳“阅读原文”。


编辑:新吾  实习生:嘉木  吴庸   校对:王心

推荐:

山东自曝“短板”,与我的回乡见闻不谋而合 | 沸腾

冯小刚让苗苗跳舞,陈道明为何会被抬上“神坛”? | 沸腾

家的味道,就是春天的味道丨新京报春节社论

从北京到故乡,拼车夜驰2000里是怎样一种感受 | 沸腾

过年走亲戚,说多了都是泪? | 沸腾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