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人驾驶车撞人致死:无人驾驶和老司机,谁更安全? | 沸腾

2018-03-20 胡涵 沸腾


尽管如今技术的安全性已远超人类,但人类相信感性和同类的直觉,要远比数据和技术原理更强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609aii6mo&width=500&height=375&auto=0

优步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时撞死路人 美加项目叫停。视频来自新京报动新闻


文 | 胡涵 


从无人驾驶开始渗入现实,似乎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时刻:一项新技术在现实环境中遇到激烈挑战,并引发我们内心的隐忧。


终于,美国时间周日晚上10点左右,Uber的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与一名正在过马路的行人相撞,行人在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成为史上首例无人驾驶车辆在公开路面撞伤行人致死的案例。


 ━━━━

无人驾驶挑战传统价值观念


无人驾驶,被很多人视为是人工智能掌管人类的标志性技术之一。


传统意义上,驾驶不只是一项机械工作,因为公路驾驶意味着数不清的偶发事件,和在紧急状况中的决策与应对。很多人认为,无人驾驶的程序算法是难以有效找到合乎技术、现状和伦理的最优解的。


更关键的,是无人驾驶这项技术背后潜藏着的风险隐患。一次判断失误,很可能就是一起车毁人亡的惨剧。


而在风险面前,相信同类几乎是一种本能,数千年来的传统告诉我们,将方向盘交给自己人,似乎更靠谱。


▲初步调查发现,Uber的无人驾驶汽车当时以61公里的时速在限速时速56公里的区域内行驶,并没有试图刹车。 


但技术层面上,这套相信人类的本能是不合逻辑的。今天的传感和大数据技术水准之完善,无人驾驶的程序对环境的感知速度、对复杂路面状况的判断能力和决策水准,只会比人类更强大。何况,人类还存在着疲劳驾驶、酒驾等屡禁不止的恶习。


无人驾驶显然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严重挑战。在Uber的这起事故之中,尽管目前尚无最终调查结果,但据亚利桑那州坦佩警察局局长西尔维亚·莫伊尔(Sylvia Moir)对《旧金山纪事报》称,“事实非常清楚的是,根据受害人横穿马路的方式,无论是有人还是无人驾驶模式,要避免这起交通事故是极其困难的。”


 ━━━━

责任主体不明之下,无人驾驶面临伦理挑战


尽管如此,无人驾驶首例事故致死案 ,依然引发了公众对无人驾驶这项技术的担忧和质疑。而这种质疑背后,则是一种责任主体不明的担忧。


在交通事故中,人类行为导致的后果是有责任主体的,可以追责,因此,也倾向于被认为是可以控制的,而无人驾驶则面临着无法追责的难题。


无人驾驶技术作为事故的肇事者,实质上是不在场的,除了背后的技术供应方和厂商之外。


面对这样一个沉默而看不见的司机,你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彻底信任无人驾驶技术,相信技术远比人类更靠谱,要么就是对这项技术苛责到底,决不允许存在一点点的事故率。



因为对于用户来说,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风险,如果这部分风险的掌控权不在自己或者同类手中,在感性层面,这就是一种难以承受的后果。


无人驾驶技术的从业者由此面临着一项夹杂了伦理的技术挑战。尽管创业者可以拿出无数种数据来证明,如今技术的安全性已远超人类,但人类相信感性和同类的直觉,要远比数据和技术原理更强大。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无人驾驶还需要技术之外的解决方案,包括呼吁无人驾驶的专门立法和更多的普及措施,来与人类对风险的规避天性斗争。


我们发布了一个“稿事”计划!如何投稿?请戳“阅读原文”。


编辑:新吾  实习生:嘉木  范娜娜  校对:陆爱英


推荐:

李敖走了,一代奇才终可安息!| 沸腾

看一眼头像就知道他渣不渣?这个“鉴人指南”不靠谱 | 沸腾

村上春树《刺杀骑士团长》:反思南京大屠杀与寻找都市精神家园 | 沸腾

“美团打车,滴滴外卖”:互联网下半场没有楚河汉界隔空相望 | 沸腾

妇女节,我们在《三块广告牌》中看到一个平凡女性的强大与美丽 | 沸腾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