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工作日隐身,周末狂社交”:“双标式互动”戳痛上班族神经 | 沸腾

与归 沸腾 2019-08-04

“双标式互动”的潜台词是:谁都别理我,我只想自己待会儿。


▲“人生的路,怎么就这么难走啊”


文 | 与归


一、“双标式互动”咋来的?

 

“天啊,你竟然有十几条未读消息!”

 

“嗯?”

 

“你为什么不点掉!”

 

“啊?”

 

“我看着都心烦!快拿来,我帮你点掉!”

 

“哈……”

 

(我手机被抢走的声音……)

 

这是我和女友的一个小日常。起初,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她会那么在意微信左下角的红色数字,以及对话栏里的小红点。我把这归为强迫症,或是“红点密集恐惧症”。

 

直到前不久,我无意中翻看日记才发现,原来我此前的“红点焦虑”比她还严重:无论在干什么,听到微信提示音都必须要拿起手机看一眼,甚至会经常出现“幻听”(明明没有消息,总觉得有)。

 

那时我还在上班,不像现在那么自由。而她之所以要对红点赶尽杀绝,是因为她有来自导师的“论文焦虑”和来自实习单位的“工作焦虑”。而我是一个每天睡到自然醒的人。

 


最近,朋友圈又涌现了一个新词——双标式互动。意指当代上班族在工作日和周末所呈现的不同社交状态——

 

每逢周末,他们就变身社交达人,各种“晒”;一旦到了工作日,恨不得隐身,对微信小红点、群里的@提示、来电显示充满恐惧。

 

这其实挺好理解:如果一个人终日忙碌,他的生活也必将是单调而乏味的。

 

所以,上班族最好还是要有点初心,有点兴趣,有点梦想。生存在这个社会上,我们总要努力工作,但也得给自己预留一些自由空间,用来生活。

 

胡适咋说的?——“工作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

 

二、“双标式互动”不是逃避工作,而是积极生活

 

从“双标式互动”,我联想到最近的一则新闻:QQ可以注销了。

 

这简直就是一场大型的、总动员式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我好奇去看了一眼自己的QQ,发现最后一条动态停留在2016年4月9日。在如同翻一本泛黄相册般粗粗浏览后,我还是选择了不注销——虽然它对我已经没有了什么实际价值,但我还对曾经生活在QQ的日子心存向往,哪怕它回不来,向往本身便是意义。

 

QQ里有我以前相对自由的、不怎么被打扰的生活,现在忙碌起来,反倒对那种生活非常思念——基于现实,这大概也是一种“双标式互动”。

 

现代人一般都有两个节奏,一个是工作,一个是生活。有些人对此有着明确界限,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最理想的状态,莫不是把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如果工作本身就是生活,生活本身就是工作,那该多好!

 

但这显然只是理想。多数城市白领,都免不了在工作日工作,在周末喘息。经历了连续的劳累,好不容易在周末能睡个懒觉、吃顿美食或出去健健身,真的只想远离手机。

 

所以,“双标式互动”,不是什么“人格分裂”,而是一种生活状态的展示,休息日不看微信消息,不过是想给自己更自由的生活空间,它是一种短暂逃离,也可以说是对自由生活的拥抱,完全是人之常情,不必诧异,也不必多想。

 

上班族都不容易,周末应该有个美好时光供他们消遣,本质上,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与“厌恶工作”无关——短暂换一下日常生活的频道,让自己享有短暂的“离线权”,也是给生活一个交代。


编辑:新吾  实习生:邓海滢  校对: 李世辉


推荐阅读:

别把媒体报道埃航遇难女生,轻易归结为“消费热点”| 沸腾

“漂女孩”图鉴:原谅我不想过一眼望到头的生活 | 妇女节特评

谁也没有底气嘲笑为“星巴克猫爪杯”排队的人 | 沸腾

网上相互表扬小组:没有杠精的天堂是怎样一种存在?| 沸腾

画家被指“专业抄袭30年”身价过亿,薅羊毛界新奇迹?| 沸腾



更多新闻请下载新京报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