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学生戴脑环金箍:“悟空”,你怎么看? | 沸腾

毕诗成 沸腾 2020-01-25



忽略了对“悟空”身心感受的评估,可能是紧箍咒最大的问题。


紧急呼叫丨小学生戴头环监测上课走神 老师:用一年了没明显不适  视频来源:新京报 紧急呼叫


文|毕诗成


孙悟空大闹天宫那会儿,估计想不到,500年后,会被坑戴上了金箍。


N个500年过去了,教室外撒欢疯玩的“熊孩子们”估计也想不到,进了教室,就会被戴上“高科技脑环金箍”。


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环?


这两天,公号“量子位”的报道《浙江小学生戴上3500元“金箍”:实时监测上课走神,自动报送老师家长》,让学生戴脑机接口头环的争议再次浮出水面。


“取经大业”上的辅助利器


有图有真相,脑环似金箍。


这种脑环,据说可以检测脑电波,评判学生上课、写作业时是否集中了注意力,并给学生的集中注意力情况打分,分数还会实时传输到老师的电脑上。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有些人认为这件产品提升了学习的专注程度,但也有不少人质疑:被技术监控,小学生还有没有自由,教育要这样机器化育人吗?


争议本身再次说明,科技伦理离我们并不遥远;很多科研应用的脚步在加快,任由各说各话已经不行了,得有些权威的界定。


技术进步与应用,必然会发生边界问题。基因编辑婴儿,大数据与人的隐私权,大学用人脸识别监控学生上课发呆、玩手机……每一次,推动者都拿“进步”的矛来说事儿;每一次,反对者都拿“伤害”的盾来抵挡。但每每都是鸡同鸭讲,各说各话,常常陷入“说不清”的混沌状态。


关注孩子的注意力集中问题,不能说不对。有些家长为这个高科技环叫好,认为是辅助学习的“利器”。而担忧者忧虑的是,孩子有限的自由天性、或言“发呆”的权利,如果管得太死、太紧,会不会进一步机械化,从而扼杀了有限的成长空间?


这让人想起了孙悟空脑袋上的金箍。


《大话西游》剧照


从取经大业、观音菩萨与唐僧的角度,这就是有效的管理辅助工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金箍和紧箍咒,这猴头不至于自大自狂到失控。


可从天性角度看,“齐天大圣”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没有了,总感觉戴了金箍之后的孙悟空,没有了前期“狂放不羁”的灵性与可爱。


悟空的感受,别忽视


我们可能都忽视了一点,这事儿,有谁耐心聆听过当事者的感受:孩子们,你怎么看?


在关于科技伦理的界定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原则,就是“用户成为参与者”。让孩子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戴上头环,收获了什么,损失了什么,伤害了什么。


现在很多“叫好”的声音,是老师和家长做主,认为对孩子注意力(从而是学习成绩)有好处,他们觉得孩子还小,可以“被做主”“被安排”——既然孩子还小,他们对于无形伤害的一面,又有没有自我体认的能力呢?


这还真是个挺复杂的系统判断工程。是孩子自情自愿管理自己注意力的助手,还是老师填鸭式教育的帮凶?而忽略了孩子们的声音,忽略了对于孩子们身心感受的评估,可能是某些教育辅助类科技产品最大的问题。


关于科技产品的伦理问题,这些年有两种声音。一是谷歌公司在20年前提出的“不作恶”理念;二是这几年,国内说得比较多的“科技向善”——“人是技术的尺度,关键是谁来用”。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善恶常在一线之间,而这一线,正是社会治理优化需要把握的一类尺度。


今年7月份,《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组建方案》获得通过,这表明科技伦理问题,已经被放到了一个较高的高度,成为我们科技创新体系的一环。


相信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面对的会是一些重大的科研命题。而类似“小学生戴脑环”这种“小问题”,因为离人更近,且已经在进入市场,显得更为急迫,更不能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


问题虽“小”,但它会形成示范效应,把它们的边界廓清,也有助于让市场的自由之手,以及更多国人,去理解科技伦理该如何避恶、向善。


尊重、参与、有利、避害……这些科技应用伦理的原则,不仅要写在纸上,更要尽快写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中。


不扼杀探索,也不纵容伤害,才有真正的进步。


如果有伤害性,请放过孩子。


编辑:狄宣亚  实习生:孙文静   校对:吴兴发


推荐阅读:

“被埋男婴”的命运要交给合格的“父母” | 沸腾

《少年的你》被指“融梗”:高级的“抄袭”正毁灭原创 | 沸腾

67岁老太产女:高龄生育不只是“多双筷子”那么简单 | 沸腾

《少年的你》:真正的校园霸凌,悲伤不只是“逆流成河” | 沸腾

13岁少年杀害10岁女童:他还是个孩子,可他父母不是 | 沸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