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建法,用一生捍卫文学的尊严与荣光!

辽宁日报 2022-06-29

2022年5月24日凌晨1时,

中国当代著名编辑林建法

因病逝世于沈阳,享年73岁。


1982年,32岁的林建法投身文学编辑工作。这一做,便是一生。


在他担任《当代作家评论》主编期间,这本杂志密切关注当代创作和文学现象,成为考察了解中国当代作家、作品与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的重要读本。


林建法在编辑岗位上执着耕耘了一辈子,为中国当代文学、编辑行业付出了所有心血,为文学研究、文学评论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倾其所有式的不懈努力,值得更多的人了解,甚至铭记。


| 林建法


林建法1950年11月7日生于福建省连江县晓澳镇,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相继任《福建文艺》《当代文艺探索》杂志编辑。1986年调入辽宁省作家协会工作,1987年1月起先后任《当代作家评论》杂志副主编、主编至退休。


林建法曾说,批评家需要平台来发出批评的声音,而杂志要做的就是搭建多种多样的平台,“我们一直在努力做一些工作,目的就是为了文学生态趋于平衡。我想,有《当代作家评论》的存在,就会为批评环境的净化作出贡献”。


|《当代作家评论》封面。


 林建法逝世的消息传来,

 著名作家、评论家纷纷悼念


作家莫言:


雁鸣长野远,游子寂寥心。建法兄千古。


作家格非:


建法是我们最敬爱的兄长,多年来一直为中国当代文学殚精竭虑,我们将永远缅怀他的美德和智慧,永远感念他对广大写作者的关爱和帮助,永远铭记他的教诲和期望。


评论家吴义勤:


建法先生是中国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开创者,是众多批评家和作家的良师益友。他主持《当代作家评论》期间,引领文学批评潮流,在当代作家作品研究方面用力甚巨,成就无人能比。


评论家孙郁:


惊悉建法兄病逝,万分难过。遥忆当年,兄英姿勃勃,胸怀伟业,辗转南北,助力于文坛,引天下文人聚于林下,文章之风一时盛焉。弟亦得垂爱数年,侧身批评界,受益良多。兄耿介正直,心怀爱意,一生助人无数,精神之光,润泽天下。济世之功,当被世人所记。


评论家白烨:


林建法先生视文学刊物为生命,把文学编辑当成神圣的事业,一生都在为刊物编辑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他是作家、评论家的良师益友,是中国当代文学编辑的楷模与典范。


学者刘中树:


林建法从事文学编辑和文学评论工作三十余年,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历史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始终对文学葆有赤诚之爱。在他主持《当代作家评论》期间,他以刊物为阵地,为当代作家、作品、文学思潮的推广传播助力,扶植培养了一大批文学研究、文学评论人才,这些宝贵财富嘉惠后人。林建法先生以其独到、深刻的文学视角和宽广仁厚的学术胸怀为当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多所知名高校文学院系发来唁电 


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全体同仁:


林建法先生是当代中国杰出的文学家编辑家,尤其在他主政《当代作家评论》时期,为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文学评论事业殚智竭虑,呕心沥血,贡献了他全部的热情与才智。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林建法先生是我系1977级系友,是华东师大培养的优秀作家编辑群体的重要代表。他担任文学编辑三十余年来,敬业勤勉,开拓创新,为文学期刊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忱和理想。林建法先生编辑刊物眼光独到,思维活跃,为人处世诚挚恳切,襟怀坦荡,他的离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的重大损失。


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全体同仁: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多年来,林建法先生将对文学的赤爱之心全情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文学编辑和文学评论工作中来。他以《当代作家评论》为阵地,推介当代作家作品、文学思潮,组织各种文学选本编纂,培养各类文学研究人才,为当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东北师范大学新文学手稿文献研究中心:


林建法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编辑家,是新时期文坛的重要推动者和见证人,以其超凡的见识、罕有的热情和独异的风格,为文学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职业生涯本身,就是当代文学的一部传奇,一座丰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林建法先生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以文学编辑为终身志业,为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文学评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与贡献。林建法先生在担任《当代作家评论》主编期间,思维开阔、兢兢业业,他密切关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现象,通过搭建各类平台传递强有力的批评声音,以批评的方式参与当代文学与文化建设,捍卫了文学的尊严与荣光。


|林建法(右)与冰心合影。



众人眼中的林建法:

他的生活和文学几乎融为一体


评论家陈思和:








他的生命状态始终是饱满的,盛满理想,仿佛永远不知道疲倦似的。正因为他拥有这样充沛的生命素质,他在文学编辑的岗位上,就注定不会平平庸庸地混日子,也不会把刊物看作是自己饭碗而小心翼翼地经营,他注定会把刊物做成一个广阔的平台,召唤各种文学力量,来导演一场有声有色的历史壮剧。


评论家谢有顺:








他的固执与无私,他对文学的热爱,让人思之动容,难以忘怀。


评论家王尧:

建法是个永远在路上的编辑家,行走四方,介入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第一线。


作家贾平凹:

他不是作家,却一心一意要给作家们办事,锦上也能添花,雪里更能送炭。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文坛上只要提起办刊和编辑,大家首先就说到林建法。


作家范小青:

建法总是很忙……我们去看望他,想和他聊聊天,说说八卦以及风花雪月,但他只负责精心地为我们泡上好茶,然后就心满意足地坐在一边,满心欢喜地看着我们胡天海地地乱侃,然后就给我们续茶、再续茶。这就是建法。建法因文学而会友,因友人而更执着于文学。


评论家丁帆:

作家感激他,那是因为他为作家找到了合适的评论家,为其作品的阐释极尽所能,增光添彩、补偏救弊;另一方面,他又在有意无意中培养了一支有生的评论家队伍。


评论家张学昕:

我与建法老师因为文学,因为文学批评,成为精神上的莫逆”。我们之间亦师亦友亦兄弟”的情谊和亲情,成为我生命中最美好、最结实的存在。



林建法小传




1982年,《福建文学》编辑部理论组任编辑,开启了此后的编辑生涯。


1984年,调至福建省文联理论研究室,参与创办《当代文艺探索》任编辑。


1986年,调至辽宁省作家协会,在刚刚创刊两年半的《当代作家评论》任编辑。


1987年,任《当代作家评论》副主编,开创“评论专辑”的形式,以“集束式评论”的方式评论一位作家、一种文学现象,或一部作品。这一栏目形式在《当代作家评论》一直保留至今,且被多种刊物借鉴。


1991年,成为《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法人代表。


1994年,《当代作家评论》被评为辽宁省一级期刊,并被评为东北三省优秀社科期刊。


1995年,获辽宁省十佳编辑称号。


1996年,获东北三省优秀社科编辑称号。


2000年,被任命为《当代作家评论》主编。


2001年,参与组织2001长篇小说文体研讨会;与苏州大学、渤海大学合作举办“小说家讲坛”。


2003年,在《当代作家评论》开设“青年批评家专辑”,以批评家写批评家的方式推介王尧、汪政、晓华、吴俊、王彬彬、张清华、李敬泽、洪治纲、吴义勤、郜元宝、张新颖、谢有顺。


2005年,参与组织贾平凹长篇小说《秦腔》研讨会、甘肃“小说八骏”研讨会。


2006年,受聘为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参与组织散文家刘长春作品研讨会、贾平凹作品学术研讨会、艾伟长篇小说《爱人有罪》研讨会、中国首届文学传媒与文学教育学术研讨会以及首届上海大学文学周活动。


2007年,获首届“辽宁省期刊人奖”;组织王安忆作品学术研讨会 ;参与组织王手小说研讨会、刁斗作品研讨会。


2009年,在《当代作家评论》开设辽宁文学评论栏目,以推动辽宁文学创作、评论发展;组织第二届当代中国文学高峰论坛;参与组织乡土中国现代化转型与乡土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江苏作家长篇小说研讨会。


2010年,参与组织苏童作品学术研讨会、艾伟长篇新作《风和日丽》座谈研讨会、陈思和文学思想学术研讨会。


2011年,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编辑奖;参与组织王安忆、贾平凹新作长篇小说学术研讨会。


2012年,参与组织格非长篇新作《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研讨会、范小青作品学术研讨会、文学理论期刊与中国当代文学——《当代作家评论》30年学术研讨会。


2013年,参与组织“跨文化视阈中的当代华语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贾平凹长篇小说《带灯》学术研讨会;《当代作家评论》创刊30周年,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发来贺电。


2014年,组织首届中国当代文学翻译高峰论坛。


2015年,参与组织“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方法与问题”研讨会。


2018年,获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资深文学编辑奖。


2019年至2021年,病中口述完成作家、批评家回忆录50余篇,通过家人的帮助,在微信公众号“林建法工作室”发布。


回首林建法的文学人生,

让人不禁想起

作家汪曾祺赠给他的诗:

东陵复北陵,松柏何青青。

中有闽南士,意气颇峥嵘。

披文如觌面,倾盖见交情。

何时一斗酒,共我听鹂声。


他的固执与无私,对文学的热爱,

让人思之动容,难以忘怀。

深深致敬,深切缅怀!



来源:辽宁日报·北国客户端

编辑:白昊  检校:史凤斌  审核:刘爽  责编:方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