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3500多年前的青铜戈是王者权杖
1986年,锦州市出土一件像镰刀的文物,经专家鉴定,它是3500多年前的青铜戈,但它不是武器,而是生活在辽西地区一位王者使用的权杖,为国内孤品。专家研究发现,距今3500年至4000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已经掌握了青铜器冶铸技术。通过文物比对,生活在辽西的这群人正是殷商古族,他们的后代从这里进入中原,建立了商朝。
记者在锦州市博物馆参观,听着关于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连珠纹连柄青铜戈”的入藏经历,不由得对那些热心文物保护的群众产生由衷的敬意——正是他们及时地报告,那些沉寂了的历史片段才得以补缀,报告者也因此成为补缀这段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故事是这样的:1986年4月的一天,锦州市博物馆接待了一位小学老师,他从包袱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件青铜器。工作人员看后,认定这是一件远古时期的青铜戈,立即重视起来,详细询问这件青铜戈的来由。
原来,这件青铜戈是这位老师的儿子最先发现的。当年4月8日上午,锦县松山乡水手营子村(现为锦州市高新区松山街道水手营子村)村民周正席在自家猪圈取粪时,挖出一条锈迹斑斑的铜棍。
周正席后来回忆说,那是一个像镰刀的铜棍,顶端有云卷儿,上面镶着一个小绿玩意儿,摔在地上后,那个绿玩意儿就掉了。考古人员推测,这个“小绿玩意儿”可能是绿松宝石,可惜再也没有找到。
周正席的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师,有文物常识。他看出这是一件古代青铜器,随即将它包好,送到锦州市博物馆。听罢周老师的讲述,锦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立即赶到周家查看。
锦州市博物馆研究馆员刘振陆告诉记者:“据馆里老同志介绍,他们到达现场后,经过缜密的清理,发掘出一座古墓葬。古墓葬是一座单人墓葬,南北长3米,东西宽1.2米。”墓内没有发现完整人骨,青铜戈出土的位置在墓内中部左侧,这处位置还出土了1件扁体长方形磨光穿孔石钺。另外,在墓的北端左侧清理出1件夹砂灰陶绳纹折肩陶鬲、2件泥质灰陶尊。这4件器物是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典型器物。专家由此判断,这是一座夏家店下层文化晚期的墓葬。
据了解,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3500年至4000年,活跃在燕山山地和辽西、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如此说来,这件青铜戈应该是距今3500年以前的文物,考古专家们根据其造型特点,最终认定:它是一件青铜戈造型的青铜权杖,为国内孤品,是国宝级文物。
一般以为,戈作为一种“勾兵”,其使用方法与收割用的镰刀最为接近,当与原始农业中的石镰有关。但是锦州市博物馆藏的这件戈形青铜器与实战武器戈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这件青铜器铸造精良,戈头与柄一体连铸,全长80.2厘米,重1.1公斤,其样式精美别致。戈头直援直内,这里的援是指戈头平出的刃,上下两刃;内是指戈头锋刃的后尾部分。造型十分古朴,所以,这件青铜器更多地呈现戈的原始样貌。戈柄通体铸纹,两面纹饰相同,以菱形纹中填充连珠纹为一组,每面从上到下共16组,纹饰规整而清晰。戈柄底端连铸出圆顶状樽,柄首处连铸了一个耸起而向外侧弯曲的卷勾,卷勾下宽上窄,最末端起尖,边缘薄似刃,专业的名称为戈冒。
刘振陆说:“经过专家论证,我们将这件青铜器命名为‘连珠纹连柄青铜戈’,这个名称综合了青铜时代考古研究成果。”
刘振陆解释,这件青铜戈柄表面布满连续菱形纹和密集的连珠纹。在考古文化中,菱形纹象征权力和财富,连珠纹是古人想象中的太阳,是史前文化太阳崇拜的延续。另外,戈冒呈勾云状,在红山文化时期,勾云形玉佩是王权象征的典型器。“先民们将这些图案运用到一件青铜器中,表明这件青铜戈不是实战的武器,而是一件权杖,是王权的象征。拥有了它,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王者权力。”刘振陆说。
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组长、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郭大顺告诉记者:“这件青铜戈非常重要,它极为独特和珍贵之处在于有与戈身连铸的铜柄。”他曾专门就这件文物完成了论文《渤海湾北岸出土的铜柄戈》。
专家和学者考证后得出结论:这件青铜戈不仅具有夏到早商时期的基本特征,从戈头造型、戈柄纹饰和与之同墓出土的3件陶器上看,此戈的年代相当于夏或夏商之际,其文化性质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是辽西地区乃至全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戈之一。
郭大顺进一步指出,这件戈虽不同于盂、盘等铜容器,但一次熔铸用铜量已接近于一件中小型铜容器,且规整精细、通体花纹。所饰连珠纹又为商代铜器中最常见的一种典型花纹。这些进一步反映出夏家店下层文化已具有铸造青铜器的冶铸技术水平。因此,这件青铜戈的出土,无疑是我国青铜时代考古和对环渤海地区历史考古研究中的一项重大发现。
考古人员在燕山山地和辽西及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发现万余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我省的辽西地区就发现了3000多处遗址点。
考古人员对锦州市高新区松山街道水手营子村进行了调查研究,进一步确认了这里是一处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可探查的文化层0.4米。连珠纹连柄青铜戈的出土,意味着夏家店下层文化在渤海湾北岸保持着强大的势力。
虽然没有对水手营子遗址展开进一步考古发掘,但是近年来,我省对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考古发掘不断取得重要成果。考古工作者先后发现了石砌城址、数量可观的房址和墓葬遗存,出土大量珍贵的陶器、石器等文物,其中位于北票市大板镇的康家屯石城址是我省首次大规模发掘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出土大量文物。
研究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彩绘陶器上,已经使用大量纹饰,如饕餮纹、夔龙纹、云雷纹等,这些纹饰很容易在后来的商代青铜器上看到。考古发掘证明,当时的辽河流域土地肥沃,森林密布,河流湖泊水源丰沛,适宜人类繁衍生息,古代先民在这里耕种土地,到河中捕鱼,生活富足,留下了密集程度极高的居住遗迹,他们用实物为后人留下了一段古代部族兴旺史。
考古发掘成果表明,夏家店下层文化已具有最高层次的中心聚落,表明夏家店下层文化曾是一个“与夏为伍”、位于辽西地区的强大方国。
另外,安阳殷墟发现了代表商代人的中小贵族墓,墓主人的体质特征具有北方人种特征。这与其他的考古证据一起,都在证明夏家店下层文化与商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据此,历史考古学家得出结论,商文化起源于东北。
郭大顺汇总了前人的考古研究成果后,进一步提出:夏家店下层文化很可能是先商遗存,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殷商古族,他们的后代最终入主中原。由此,可以想象,当年这支在辽西地区活跃500多年的族群可能已经结束部落间冲突,达成了内部联盟,族群在王者的统帅下,即将踏上入主中原的征程。
手记
找到了戈的最初形制
由于没有进行更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对这柄连珠纹连柄青铜戈所涉及的历史进行深入解读吸引了不少研究人员的兴趣。
有学者在《逸周书》看到了“不屠何(即屠何)青熊”的记载。《逸周书》作者、西晋五经博士孔晁对之解释道:“不屠何,亦东北夷也。”另外,在《管子·小匡》中也有关于“屠何”的进一步记载,学者提出这件青铜戈属于屠何王。
这里讲的屠何古国是西周初年活跃在现在辽西地区的一支古老部族。
春秋战国时期,屠何古国发展迅猛,兵强马壮。屠何王亲率大军西征攻打燕国,侵犯燕境。燕国不能抵抗,就向齐国求援。周惠王十三年(公元前664年),齐燕联军大败屠何,擒住了屠何王。此后,屠何族人一部散于今河北省北部,融于古燕人之中。
《墨子·非攻》中记载:“古屠何亡于燕代胡貉之间。”讲的就是这段历史。
然而,考察这段历史与连珠纹连柄青铜戈所存在的时代,人们就会发现问题,两者相差了将近1000年,也就是说,在连珠纹连柄青铜戈的主人所生存的年代里,屠何古国尚未出现。
距今3500多年的连珠纹连柄青铜戈的出土不是去印证在其之后1000年的史事,而是为人们带来更多殷商古族早期时代的信息。
这柄青铜戈的古老不仅仅是依据伴随其出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典型陶器,其器形本身也表现出更为古老的特征。
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组长、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郭大顺曾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早期铜戈前锋较为尖利,上下刃基本对称,意味着下刃并不比上刃特殊,这同主要使用下刃的“勾兵”也就是后世进一步演化的戈有明显区别。古老戈的上下刃在于增强前锋啄击时的威力,与之相应,早期铜戈的援部平直,与戈柄成直角相交,从而可保证戈的前锋在战斗中能以最佳角度击中目标。连珠纹连柄青铜戈的戈柄与下援部呈直角,就是早期戈这种使用方式的实例。
郭大顺对我国出土的各个时代各种材质的戈进行了全面筛查,其中式样与连珠纹连柄青铜戈相似的仅发现两件,即河南省洛阳市二里头遗址第三期出土的两件青铜戈。
郭大顺分析,夏家店下层文化年代的上限较二里头文化早,但其跨越的时间与二里头文化相当。锦州出土的这件铜柄戈与二里头铜戈形制相同或相近,说明戈的演变在夏家店下层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中,具有同步性。这也进一步证明,锦州出土的铜柄戈确为目前所知时代最早、最完整的青铜戈,保留了早期戈的完整形制。
据介绍,铜戈是我国商周时期最主要的武器,已发现成百上千件,不仅出土数量多,而且形制的时代变化极为敏感,但所用木柄皆腐朽无存,戈的完整形制不明朗。锦州市出土的这件青铜戈十分完整,形制标准且时代更早,对研究戈的起源、形制演变以及与古代王权相关的礼制发展、夏家店下层文化在渤海湾地域活动等问题,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
来源:辽宁日报·北国客户端
记者:郭平
编辑:李晓玉 检校:冯赤 赵琢
责编:王晓领 审核:李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