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揭秘:十万古格人突然消失是否可信?

2017-11-27 评论古今

在网上或很多地方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传说,十万古格人突然消失,这个说法可信吗,有些学者还是持怀疑态度。

【传说回顾】

  1630年,拉达克人入侵并消灭了古格。然而,从记载上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但古格文明的消失和玛雅文明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发生得异常突然。

  在今天的遗址附近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十多户人家守着一座可供上千人居住的城市,而这十多户人家并不是古格后裔。那么当日十万之众的古格人如何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

  如今,浩大的古格王国遗址、神奇的“古格银眼”、无头干尸洞和无数的古物珍宝吸引着考古学家的探索。但古格文明何以突然消逝,仍是一个谜。

【背景介绍】

古格王国遗址是一座高原古城,位于阿里札达札布让区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占地约18万平方米,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为研究西藏历史和古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古格王国历史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吐蕃王朝的晚期。古格王国对内发展生产,与邻国打仗,都需要人力、财力,但随着藏传佛教势力的扩大,国王与佛教首领之间的矛盾日愈尖锐,导致战争,最终灭亡。1961年,古格王国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从1985年被考古发掘后,在古格遗址周围不断发掘出的造像、雕刻及壁画是这个神秘王朝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现古格王国旅游的非常受人欢迎。

【相关研究】

古格当然不是像传说中那样“一夜消失”的。曾在札达县史志办的老人扎西告诉我,拉达克人很快由卫星城逼近王宫,发现这里借助三重防御系统与充足 的水和食物储备,连续几个月攻克不下。入侵者就迫使古格百姓从两公里外的地方背来石头,在王宫东面山坡砌一座与山等高的石墙。如今这堵砌到两米多高的石墙 仍在原地保留着,扎西认为,这是拉达克的一种心理战术。国王一天天看着自己的百姓被奴役,石头甚至把他们的背部磨出森森白骨,于心不忍,于是一手托着金 碟,另一手托着银碟,走下宫殿投降。藏史描述中,嫔妃们被拉达克人从高耸入云的宫顶扔出。当时古格妇女衣裙有披肩,五彩缤纷地飘飘而降,像是飞翔的鸟,拉 达克人连称“好看”,“再扔一个”。更骇人的是,在古格遗址山下还发现一个干尸洞,一层层堆积的均为无头尸体,被认为是这场古格与拉达克战役的俘虏,更为 古格王国的最后时刻增加了几分惨烈。

据藏族文献记载,古格曾有“十万之众”,如今札达县只有不到8000人。次仁加布指出的一个原因是,后来拉达克人被蒙古将军甘丹才旺赶走,阿里 被纳入噶厦政府管辖。甘丹才旺的驻地“噶尔”意为“军事营地”,标志着牧业文明的渗透。这与古格原有的农业文明产生冲撞,古格人迁走,古格文明也逐渐褪 色。扎西说,经过几次战乱,当地18世纪前的藏族文献几乎找不到了,而上世纪初的老人也越来越少,一个老人带走一页历史,成千上万页的历史就这样走掉了。

真正的古格后裔去了哪儿?我们去古格遗址下的扎布让村寻访,村民鲁觉说,村里34户人家大都是上世纪70年代才搬来的,他听说在边境乡萨让有一 个小伙子,祖辈是从古格逃亡过去的。“因为他家里还有两部当时带走的经书,用金粉、银粉书写,重得很,两匹马都驮不动。经书里也有记载他是松赞干布最后一 个后裔。”

像这样未经证实的传言很多,不过,至今确有一些古格文明真正在日常生活中留下了痕迹。比如“古格十三发现”,包括淘金、冶炼、制陶、纺织等等, 最有代表性的是我们曾在古格王宫壁画中见到的“玄”舞。“玄”舞须在重大节日和重大庆典时跳,歌词内容是固定的,是有关世界形成、物种起源、风雨雷电等自 然现象的一系列解释。歌舞由13大段组成,男女二队各16人,可演唱整整一天。古老的“玄”有一套独特的保存方法,男女演员以支差形式参加,谐本,即歌 师,为世家,代代相传,除口口相传的歌词外,还负责保存古老的服装和道具。但在现实生活中,会跳的已经很少了,据说托林村一位80岁老太太大卓嘎是它的传 承人。我们去探访时,大卓嘎刚刚从250公里外的狮泉河看象雄文化旅游节回来,她的9个徒弟都去那里跳“玄”了,文化节要挑年轻漂亮的,她只能在一旁观 看。她不住摇头:“可惜呀,跳得都不正宗,不是我教她们的古格玄。”大卓嘎说起她年轻时,每到藏历年、旺果节等节日,就和其他女孩在村里空地上跳“玄”, 元月15日仪式最隆重,她们会在托林寺里跳。要跳“玄”,一个人不行,大卓嘎叫来邻居和徒弟,4个人牵手交臂,踏地起舞,正如古格壁画所绘的景象。她们唱 起在此地流传千年的一首古歌:“太阳普照全世界,托林寺的四面墙直得像剑一样,家有父母,寺有喇嘛,生活在托林寺下的人们多么幸福……”唱着唱着,大卓嘎 的声音哽咽了,浑浊的泪水从眼角涌出,她说,这歌是十几岁时唱过的,她想起了那时父母在身边,生活在托林寺旁的好日子。

韩兴刚1989年曾随阿里地区群艺馆进行民间歌舞采集,他对我说,其实大卓嘎所跳的“玄”也是经过了改编的。最传统的古格宫廷13段“玄”是他 们当时在札达边境的底雅乡发现的,那里的舞步、歌词更规范严整,服饰也不同,跳“玄”时要戴起头饰羞答答遮住眼睛,穿起竖格图案的古老古格披风。他认为, “玄”的信息表明,底雅等边境地带才是古格人的聚居地。不过风景秀美的底雅因为有些人曾做过铁匠,在藏族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中,这些人与战争中的兵器有关, 因此背上“黑骨人”名声,至今很多藏族人都不喝他们家的茶。

次仁加布认为,边境地带确实是古格人在王国灭亡时一个主要的去向,很多未解之谜还需要深入这些地方去找寻。而阿里与印度、克什米尔地区、尼泊尔 的1116公里边境线上,有着57处通外山口,这些文化纽带也不应切断。从小生长在阿里的次仁加布说,他的爷爷、父亲都曾与拉达克通商,每次一去就是大半 年,总是秋天把盐巴带到边境,经过一个冬天的大雪封山,春天再带到拉达克去。拉达克商人则会在夏天过来,去山上放羊,剪山羊毛,而阿里的羊绒就是原来被称 作“开司米”的,在欧洲是抢手货,形成一条横跨亚欧的“羊毛之路”。次仁加布耳闻目睹的经商方式非常独特,祖祖辈辈“一对一”,即一个西藏商人只和固定的 一户拉达克商人做生意,一根牛皮绳子拴在腰间象征两家的结合。若真有不可调和的冲突,就会到引起冲突的那方家中,将绳子拴在他家门上,在众目睽睽之下将绳 子剪断,意味着真正的结束。这样世代建立的信任谁都不愿意轻易切断,付款有困难的话可以延缓,贵重货物哪怕存放在对方那里几年也很放心。有件事让次仁加布 的爷爷一辈子念念不忘,他曾经从那户拉达克人家拿过来一个“苟”——这种盛放藏族人灵魂和责任象征物的首饰是极为贵重之物,一个“苟”值19头牛——后来 却再也没有机会归还了。次仁加布在想有机会去那边做研究的话,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那家人,把它还回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转发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转发,以示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