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光机所提出无线充电新方案:基于全固态激光器谐振光束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 Author 上海光机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人员合作,首次提出一种基于全固态激光器的谐振光束实现无线充电的新方案,实现2瓦电功率、2.6米无线能量传输。相关成果发表于《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设备的电量供给成为了制约物联网发展的障碍之一。物联网设备的电池容量和供电之间的矛盾也愈加显著。因此,为物联网设备提供随时随地无线能量传输的技术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现有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主要有两种:近场无线能量传输与远场无线能量传输。近场无线能量传输技术主要有磁感应和磁共振。远场无线能量传输技术主要有射频、超声波、激光等。但是由于技术限制,现有的无线传能技术均无法同时实现安全、远距离、高功率的无线能量传输。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全固态激光的腔内光作为无线能量传输媒介的谐振光束充电技术,可以安全的传输数瓦的无线功率到数米的距离。谐振光束充电技术具有本征安全性,一方面,传输通道内一旦有异物遮挡可以自动切断能量的传输;另一方面,传输通道外的生物不会受到能量泄露的影响。此外,谐振光束充电系统还可实现自动对准和同时多路输出。研究人员提出了谐振光束充电能量传输通道的解析模型,并分析了谐振光束充电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转条件以及工作距离内的能量传输效率;建立了谐振光束系统的测试平台,在输出光功率为10.18W的条件下,实现了2W的电功率传输到最远2.6m的距离;在实验和理论上对谐振光束充电系统的传输距离、传输效率、输出电功率等性能进行了评估。通过进一步提升谐振腔的可移动性,该技术有望广泛应用于手机等电子器件的远程无线充电中。


图1 谐振光束充电系统简图。


图2  (a) 最远的能量传输距离与M1曲率的关系;(b) 增益介质上的光斑尺寸与传输距离的关系。


图3 输出功率和输入电功率的关系(红色实线);传输效率(蓝色虚线)。


往期热点推荐

(点击链接阅读
☞2019年激光打标机行业市场规模与专利数据☞激光结构光的原理、设计和类型详解☞Science:光的“漏斗”☞谁将成为下一个“大族激光”?☞IPG新品:快工也能出细活☞一文看懂喷嘴对切割效果的影响☞一张图读懂华光光电2019财年报告!邦德激光为何能在疫情后快速恢复产能?调光路的几个实用技巧☞业绩低增长的金运激光如何撑起330倍市盈率?

激光行业交流群已经成立描下面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邀您进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