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快报】《唐代宾礼研究:亚洲视域中的外交信息传递》

中西书局 2020-09-30

点击上方中西即刻关注,获取更多好书资讯~

《唐代宾礼研究:亚洲视域中的外交信息传递》

王贞平 著

2017年6月,定价60元


作者简介

  王贞平  重庆江津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博士,现任职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主要研究唐代外交制度史、对外经济贸易史、中日关系史。著有《汉唐中日关系论》等。


内容简介

   本书从微观、宏观,狭义、广义,中外比较的不同角度考察唐代宾礼。微观考察旨在详细论述唐代宾礼的渊源、意识形态基础,描述其主要礼节,探讨礼仪动作背后的政治寓意,并特别论析宾礼中的口头信息沟通这一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环节。本书特别强调,中、外宾礼的形式细节虽有类同之处,但相关各方对礼节的政治解读却绝不雷同,并由此而引起了宾礼的“虚名化”,出现了礼仪外在形式与固有的政治含义脱节、分离的现象。本书将唐代宾礼的“虚名化”置于亚洲地缘政治格局“多元化”这一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加以解读,进一步说明,唐代宾礼嬗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中相关各方权力关系的演变。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宾礼的政治基础及其“去政治化”嬗变

第二章 宾礼的主要环节

 一、唐代宾礼探源

 二、“迎劳”:首都郊外的欢迎仪式

 三、“赐舍”:外国使团在京城的住宿安排

 四、食料:唐廷对外国使团的膳食供应

 五、“蕃主奉见”:朝见皇帝之礼

 六、元日(及冬至)朝贺仪式

 七、皇帝宴蕃国主、蕃国使

第三章 唐廷外交礼仪的特质

 一、严格与灵活兼而有之的宾礼

 二、“抗礼”与“争长”

 三、753年日本使“争长”事件考辨

 四、作为亚洲外交“公共产品”的唐代宾礼

第四章 宾礼中的口头信息传递

 一、口头信息传递的历史渊源

 二、隋末、唐初重大对外交涉中的口头信息沟通

 三、唐王朝外交活动中“译语”的职能

 四、日本、朝鲜三国与中国交往中的“译语”

 五、隋唐地方、朝廷官员与外国访客间的口头信息沟通

 六、唐使在外国的口头信息传递活动

 七、日本、朝鲜半岛诸国及渤海之间的口头信息沟通与情报搜集

 八、外交沟通中的“不以实对”

第五章 宾礼“去政治化”与亚洲国际政治新格局 

 一、亚洲各国“权力中心论”的形成

 二、对“同心圆文化发散论”的再思考

 三、多元时空中的亚洲国际格局

 四、外交中软、硬实力的运用与宾礼

 五、唐“实用多元主义”对外策略的形成

第六章 从宾礼“去政治化”看“册封/朝贡体制论”

 一、“册封/朝贡体制论”概要

 二、“册封”、“朝贡”的古典含义及演变

 三、“朝贡体制”中接待礼仪与交往内容的分离

结语


附录

 附录一:《大唐开元礼•蕃主来朝遣使迎劳》

 附录二:《大唐开元礼•蕃主奉见》

 附录三:《大唐开元礼•皇帝宴蕃国主》

 附录四:旄人奏散判(一)

 附录五:旄人奏散判(二)

 附录六:率木修防判

 附录七:《续日本后纪》所载纪三津“自失使旨”事件

参考文献

后记


[供稿编辑:吴志宏]


   “中国中古学术思想书系”相关信息


◎【新书快报】《秦汉魏晋南北朝经籍考》(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书系预告】中国中古学术思想书系•第一辑(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技术支持:大白、柳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