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快报】《马可•波罗与元代中国:文本与礼俗》
《马可·波罗与元代中国:文本与礼俗》
马晓林 著
2018年9月,定价:108.00元
马晓林,山东烟台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入选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元史、中外关系史、礼俗与宗教史。已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民族研究》《文史》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译有《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合译)。
《马可•波罗行纪》是中世纪欧洲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书籍之一。至今东西方学术界的马可•波罗研究皆历时长久。本书从马可•波罗出发,着眼于礼俗领域,运用文本比勘方法,重点利用新出碑刻史料,研究元代中国的一幅幅历史场景。
《马可·波罗与元代中国》分为四个部分:“导论篇”全面梳理了马可·波罗研究的范畴、方法,及19世纪至今的研究史;“研究篇”研究马可•波罗所见元朝礼俗、物质文化等,聚焦中外交流,尝试解开《马可•波罗行纪》书中未解之疑;“评介篇”评介西方学术界与本书主题相关的几部最新著作;“译文篇”则译介了部分西方重要的论文。
经过深入讨论,本书一方面证明了《马可•波罗行纪》在礼俗文化方面的史料价值,另一方面揭示了蒙元时代欧亚大陆多元文化交流的众多侧面。
目 录
前言
导论篇
马可·波罗研究的范畴与方法
马可·波罗研究史: 19世纪—20世纪中叶
马可·波罗研究史: 20世纪后期至今
研究篇
马可·波罗所记元朝洒马奶祭祀
——兼论马可·波罗在元上都的时间
马可·波罗、鄂多立克所记元朝天寿圣节
马可·波罗所记元代万岁牌
马可·波罗所见蒙古皇家旗纛
元代甘州十字寺别吉太后影堂考
——兼论马可·波罗所记河西景教
元代景教人名学初探
——以迁居济宁的阿力麻里景教家族为中心
金元汪古马氏的景教因素新探
——显灵故事与人名还原
《大朝国师南无大士重修真定府大龙兴寺功德记》与《马可·波罗行纪》
——那摩国师与13世纪克什米尔佛教小考
马可·波罗在河西所见的杀羊祭祀风俗
新出元代石刻史料中关于马可·波罗所记火浣布(salamander)的印证
元代异样局、御用织物与中外交流
——以新出石刻《高信神道碑》为中心
评介篇
解开“马可·波罗地图”之谜
评傅汉思《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货币、盐、税收方面的新证据》
马可·波罗所记杭州税收数字的可靠性
——元代江南经济史的新成果
评唐莉《蒙元时代中国的东方叙利亚基督教》
译文篇
马可·波罗《寰宇记》的成书:旧的和新的假说 ◎[意大利]安德烈欧塞(Alvise Andreose)
《马可·波罗行纪》文本系统与传播 ◎[意大利] 安德烈欧塞(Alvise Andreose)
米奥·彻佛尼所知的亚洲
——《寰宇记》版本流传札记 ◎[意大利]萨缪拉·西米恩(Samuela Simion)、尤吉尼奥·布尔吉奥(Eugenio Burgio)
马可·波罗、他的近亲与他的旅行记:一些新见 ◎[以色列]大卫·雅各比(David Jacoby)
马可·波罗的汉语—蒙古语地名
——以“州”的转写为重点 ◎[美]艾骛德(Christopher P. Atwood)
马可·波罗所记Natigay/Nacigay一词 ◎[比利时] 田清波(Antoine Mostaert)
索引
译名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精美书影
实体书
内页
内页
序
马可·波罗的游记,其正式的名称是“对于世界的描述”(The Description of the World),可以称之为“世界寰宇记”。马可·波罗所描述的世界,其中一大半是元朝时期的中国。因此,中国研究马可·波罗及其游记者,较多的是蒙元史领域内游刃有余的学者,如杨志玖、蔡美彪、黄时鉴、刘迎胜、姚大力等先生。
作为一个从遥远的威尼斯来到中国的商人,马可·波罗对眼前陌生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之心,他从自己独特的视角,来观察元朝的中国,大到都城形制、宫廷仪仗,小到民间传说、风土礼俗,各种当事人习以为常的事物,他都仔细描述,其中许多内容都是中国传统汉族士人著作,如国史、政书、地志、文集、笔记记载笼统,甚至不屑于记录的内容。这样就为我们今天的学者观察元朝中国,提供了另一个角度的原始记录,而且是不受中国史家或文人修饰的文字。虽然马可·波罗必然有所缺漏,乃至引起一些学者怀疑他是否来过中国,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马可·波罗不仅来过中国,而且他的记录许多是真实可靠的。
然而,马可·波罗《世界寰宇记》一书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以抄本流传,而且不同的抄本之间差异还相当突出,因此也有如中国典籍一样的现象,即有些“层累地造就”的成分混杂其中。多年来,中国学术界受中外隔绝的限制,对于西方学者关于马可·波罗游记不同文本的整理研究缺乏收集与研究,试看“文革”结束时中国的几大图书馆中,大多没有1938年伦敦出版的慕阿德(A. C. Moule)与伯希和(Paul Pelliot)合著的百衲本《马可·波罗寰宇记》(Marco Polo: The Description of the World),更遑论1928年佛罗伦萨出版的贝内代托(L.F. Benedetto)校勘本马可·波罗游记《百万》(Il millione)一书了。这一状况,无疑极大地阻碍了中国学者对马可·波罗行记的研究。
马君晓林,由理工入文史之学,在南开大学师从李治安教授治元史,于元代国家祭祀多所用心;其为杨志玖先生再传弟子,亦关心马可·波罗来华事迹。博士毕业后,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暨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进行博士后研究,加入我和党宝海教授主持的马可·波罗行记翻译、研究项目,成为其中的活跃分子。晓林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很快进入角色,在其丰厚的元史知识的背景下读马可·波罗行记,特别是结合与马可·波罗所见中国地方社会关系密切的碑志类资料,颇多创获。他注重国际交流,几年来走访欧洲、日本,还曾到伊朗、以色列、俄罗斯、韩国等地参加国际会议,与国外同行往复切磋,并收集域外资料,尤其关注马可·波罗行记的不同文本,得以与元朝史料相发明。这可以说是继承了杨志玖先生那一代学者的优良传统,把他们已经开始而没有机会完成的学术理想,付诸实际。
近年来我常常有机会与晓林一起从事学术活动,不论在扬州博物馆,还是在京都的书店,也不论在马可·波罗所记的杭州桥畔,还是在阿拉木特的阿萨辛城堡上,都有其仙风道骨般的身影。最近,他把有关马可·波罗及其行记的研究汇集成书,征序于我。读其书,我感到十分愉快而有收获。因就马可·波罗研究之学脉与学理,略赘数语,聊以为序。
荣新江
2018年8月23日于京都旅次
[供稿编辑:伍珺涵]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