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援沪医疗队驰援长宁,党员突击队筑起坚强堡垒
4月15日23时,贵州省援沪医疗队(中医分队)300位医护人员飞抵上海。之后的10天里,他们在长宁区绥宁路方舱医院分批投入医疗力量,有序接收病人。截至目前,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近1300人,治愈出舱600余人。
落地不足24小时就开舱收治患者;开舱不足48小时方舱就基本收满;支持长宁区完成近2万人次社区核酸采样工作,贵州省援沪医疗队(中医分队)10个临时党支部成立后,党员突击队带头首批入舱,党员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成为一面面“旗帜”。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蔡静就是首批进舱党员之一。4月17日进舱这天,也正是她39岁的生日。
生日当班那晚,有两位患者因骨折和先天残疾不能蹲下如厕,她和队员立即与舱内后勤人员联系,克服有限的条件,将板凳挖了一个洞,第一时间满足了患者的生理需求。
“方舱工作与医院工作有所不同,更多的是进行沟通和协调,安慰患者。看到患者满意的笑容,也算是为我的生日送上了一份别样的礼物。”蔡静说。
长宁区绥宁路方舱医院收治的患者多为轻症,床位周转率高。开舱仅一周,就面临大量病人需要转阴出院。医疗队临时党委决定,在医疗队和在院党员患者中抽调积极分子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守护患者特别是小朋友患者的身心健康。
除了常规医疗护理工作外,医疗队还积极与后勤保障部门协调,为患者提供生活必需品;为舱内失眠患者提供中药香囊,开展耳穴埋籽和精油按摩等治疗;舱内医务工作人员在工作间隙,陪着孩子们玩游戏,给他们分发小零食,为他们辅导功课,守护患者小朋友身心健康。
温暖的措施温暖了病人,病人用最朴素的方式,向他们致敬,“我和父亲是4月17日来到方舱医院,你们在有限的条件下,为我们创造了最大的便利,为我们提供了最大的安全和保护。根据我的观察,你们大部分队员都是‘90后’,都还是孩子。从这些队员身上,我看到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这是一位患者写给医疗队感谢信中的一部分,也表达了众多病人的心声。
前不久,绥宁路方舱医院第一批患者转阴出院。当医护人员挥手向车里的患者告别时,一位大爷一定让司机将车门打开,接着,坐在车门口的他向送别的医护人员端端正正竖起了大拇指。
“那一刻,我们一干医护人员心里涌过一阵暖流。”医疗队临时党委副书记、副队长张龙说:“所有的努力、所有的辛苦,为的就是疫情早日结束。”
来 源 | 上海长宁
编 辑 | 高学军 排 版 | 周岩
签 发 | 龙艳 审 核 | 曾韬
主 办 | 贵州卫生健康融媒体中心
编 辑 | 高学军 排 版 | 周岩
签 发 | 龙艳 审 核 | 曾韬
主 办 | 贵州卫生健康融媒体中心
往期回顾
习近平向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致贺信
觉得不错就点个“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