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wo Million Minutes》-中美印三国教育对比

2014-02-28 ----> 小花生网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纪录片  Two Million Minutes: A Global Examination,据说是一个美国风险投资家自掏腰包拍摄的,自上映以来引发无数争议。

 

美国高中是四年制,所谓“两百万分钟”,大体上是美国高中生在4年中的在校学习时间。制作组历时20个月,跟踪对比拍摄美国、中国和印度各2位、共6位高中毕业生的学习和生活,探讨三国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和教育观念上的差异,尤其看他们在学习和课余活动之间是怎样分配时间的。结果发现中国学生花在作业上的时间是美国学生的近两倍,印度学生所花时间也是美国学生的一倍半。中印孩子因为想摆脱贫穷,对学业更投入和刻苦,对理工、科技也更有热情和驱动力。纪录片的拍摄者由此为美国基础教育敲响了警钟:美国的高中教育会不会被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快速地甩在后面?

 

这6位高中生分别来自中国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印度班加罗尔市圣保罗英文学校以及美国印第安纳州卡梅尔中学。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x010206avyr&width=300&height=200&auto=0


在这部纪录片里,人们看到:17岁的印度学生乌帕拉除了正常的学习外,周末还要参加大学考前辅导班;当17岁的中国学生金在为参加国际数学比赛加班比赛加班加点忙得焦头烂额;梦想着将来成为一名医生的美国学生布里坦尼信守着“生活必须好玩才行”的信条,和一帮女朋友周四晚上集体做作业时其实是集体看一部热门电视剧;而另一名美国高中生奈尔在高中三年级时随便参加了一个考试便拿到了普渡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当然,美国高中生除了学习与娱乐外,很多人都有不少的打工或是参加大量的社区志愿者工作经历。影片中,美国女高中生表示自己不仅仅要保持优秀的成绩,还认为自己需要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服务大家,同时,她认为适当地参加的社交活动更有益于自己的成长。

 

影片的最后,结局却有些出乎意料,看似轻松的美国高中生都以非常优异的成绩从高中毕业,并受到学校嘉奖,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而中国的学生在艰苦地努力之后,虽然没有达到自己的第一志愿,但也进入了非常不错的大学,可却因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心中多少有些遗憾,但是印度的高中生在最终目标上的实现满意度上就远低于前两个国家的学生了。

 

据报道,该记录片在印度试映之后,印度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学生真比我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多那么多吗?而在美国,他被问及最多的问题则是:我们真需要像印度和中国学生学那么久吗?我们需要给孩子们那么大的压力吗?该片未在中国放映,设想一下,观看完这个影片的中国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又会是什么呢?

 

一位看过这部纪录片的中国家长说:家有学子,因此努力地看完了整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总体上,该片还比较客观,美国孩子多元化发展,印度孩子成熟竞争力更强,中国孩子学习封闭竞争心强压力大,关注自我胜过关注其他,同时中国孩子缺乏的快乐也最多。

 

一位在高校任教20年的中国教师这样概括:《两百万分钟》的制片人说:该片为美国和美国的教育敲响了警钟。在我看来,它也为中国和中国的教育敲响了警钟。在他眼里,中国的基础教育过分强调死记硬背,孩子们虽然学的很辛苦,但是除了得到一定的知识储备,并没有培养出丰富的想象力和批判性的思维能力。而这种以死记硬背为主的教育体制,恰恰扼杀了那些头脑灵活、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生。这一教育模式最为严重的后果在高等教育中暴露无遗:我们的大学生失去了想象力,创新精神丧失殆尽。近几年来,我们的高等教育也一直在提倡创新教育。只是应该为那些经受了12年死记硬背训练的学生着想一下:就其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在创新的道路上能够走多远呢?要在4年或者5年内,去扭转或是改变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即在其人格、思想成型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了的思维习惯,何其难也!

 

回复 301 查看 《BBC纪录片《56UP》-14个孩子的50年不同人生》

回复 302 查看 适合孩子看的科幻大片:安德的游戏》

 

感谢订阅 小花生网(公众号 xiaohuasheng99

每天推送国内外最优秀的教育资源(APP,图书,影视,文章 ...)

欢迎把你喜欢的内容分享到朋友圈

回复 目录 查看我们以往最受欢迎的推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