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早教和双语教育,来自一位非常懂行的家长的建议
檩子语:今天的这篇文章,是小花生网珍藏的一个帖子。作者是我们的资深网友,对教育问题有很深思考,既了解国外、又知晓中国的 xjmomo;关于英语早教、双语教育、双母语,这些绕人的问题,她写了一篇很坦率的文章分享自己的看法;真心真意的话,虽是个人之见,在这个纷繁忙碌的世界上,也实属难得,在此和大家分享。谢谢,xjmomo!!!
(一)
现在大家都喜欢英语早教,那么是不是早教就有可能让孩子变成双母语呢?有没有另外一种担心,双母语没做到,每一种语言都搞得“半吊子”呢?与其都搞成“半吊子”,还不如老老实实,扎扎实实把中文搞好。
那么英语启蒙什么时候开始,怎么早教最好呢?
语言的掌握是根据大脑发育的程度而变化的,感知语音语感的神经中枢在9-10岁之间达到活跃巅峰,也就是说过了9-10岁你再给他新的语音语感,大脑认知语音部分的已经过了成长期了,效果就不大了。这就是为什么说11岁之前你还有可能让孩子变成双母语,11岁之后最多只是流利,而不是母语,还是会有一个主一个副。
你看即使中国学校里英语优秀托福考满分的孩子出国去会遇到语言障碍就是这样的。你可以想象一个ABC的孩子,好似你中文对话很流利,你让他谈复杂点深度的topic,写段文章,他就没办法和中国同等教育程度的孩子一样用丰富的语言,连贯的文章,逻辑性的自如表达出来了,语言的运用上母语和第二语言在高度上一定有区别的,即使排除个人差异。
也就是说英语早教是有必要的,并且在0-6岁家长有意识的让孩子习惯英语的语音语感,这种认知回路一旦形成,对今后提高听力口语都是有相当大作用的。这个和绝对音感的培养一样,学音乐的人知道的,过了那个年龄绝对音感是学不出来的。
那就好办了,大家可着劲儿教英语,当然周围肯定还是中文环境的大前提,孩子就变双母语了?呵呵,也没这么容易的事儿。注意语言专家是说0-6岁之见让你去培养语音和熟悉发音。不是越多越好,不是齐头并进的。
有家长说我感觉念原版给他听怎么效果不大呢?这太正常了。或者说没出别的问题就很好了!在教育语言学里认为,幼儿期一种母语还没形成或巩固之前你再加一种语言进去,很有可能导致人格形成上分裂成两种人格。第二种语言的学习是需要小心的。
我真的亲身体会过来。满周岁为止因为想让外婆帮忙我们住在国内,他听的都是中文。1岁以后带去国外,除了我跟他说中文周围都是英文,他明显不知道怎么去适应。2岁回国度假,他就很confuse(晕),周围都是中文可是妈妈跟我说英文,你要我说什么语言呢!他会不开口,不说。我立刻注意到不是两种语言可以同时等量接受的。你要是同时给他50%,50%的两种语言,他的大脑处理就出问题了。因为他还在大脑发育期,最为人格发展最基础的母语都还没形成。你是人为在给他造成他还不能解决的大脑内冲突。
教育语言专家的说法是,20%的时间来学习第二语言对幼儿成长来说是没问题的。也就是每天1-2小时看看英语卡通,听英语歌,英语故事等等还是很合适的。你先要给他时间把第一语言的基础打下,生活的基本语言也就是一种。不要你跟老公说“你吃不吃苹果?”回过头却跟孩子说“Do you need an apple?”
世界研究 bilingualism (双语主义)方面很先进的加拿大蒙特利尔的McGill大学的双语研究报告指出,正确的双语教育对母语的发展也会有积极作用。
怎么是正确的双语教育呢?首先要保证母语的学习,然后根据每个年龄段的语言能力和特征选择英语学习的内容和量。
0-6个月的婴儿,对什么语言的兴趣都是相同的。你灌输英语进去,这个就是主语言,你想让他母语首先是英语那就这个时候开始英语教育。
6个月-1岁,你在中文外加英语进去,他的大脑就产生以英语替换中文的欲望。这个时期的大脑还不能分辨两种语言的区别,没办法共存,你灌进去也是要打架的。
2-3岁,语言认知的脑神经好不容易熟悉了中文,加进英语还是会出现混乱。这个时候的英语最好用中文夹带英语的方式,通过一种语言来理解一种语言。你不要这个时候就搞个老外这个课时全英语,对孩子接受和语言思维成长没好处的。
此处想了又想还是再把白话加进来:如果是原版图画书的,听语音带子或者你英文念给他听,反复多遍没问题。但是你最好用中文复述一遍,让他理解意思。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优美动听的中文,呵呵。
4-5岁,第一母语一定程度上已经发达了,英语学习6各月后孩子可以分辨两种语言的区别,大脑不会因为我应该更好的运用哪一种语言而产生stress了。2-3岁最好是用中文和英文一起上课,这个阶段习惯了英语以后你可切换成外教,或者自己完全用英语上课。
6岁以后,这个时候英语和中文可以夹杂着交替使用,孩子的语言控制能力大大提高。现在你给他50%,50%的时间学两种语言,他就可以起头并进,有可能成为真正的Bilingual了。
OK,有没有点帮助的?切记不要太着急,看见人家读了那么多原版书就冒汗,看见自己的孩子开不了口就气馁,是好是坏还不知道来,呵呵。
顺便一并在这里谈谈我对父母的英语发音不好教孩子这件事儿怎么看。
既然0-6岁是培养语音和语感的,大家还很认真热心对待这回事儿的,那就要么您辛苦点儿自己好好学学,要么买个带子碟片的,最好优美点正版的那种,不要在地摊上买那个翻了几万次的嗞啦嗞啦的那种。
要么就横横心找个专业老师。你想想万一孩子学出来以后都和上海老太太四,十不分,一口地方腔的普通话一样难听,多不值呀,多憋心呀。当然这是一种建议,大家别细抠,自己觉得英语马马虎虎过得去的,放心大胆地去和你的宝宝abc好了。学习之间还亲子互动,再好不过了。
(二)
既然都想到英语早教了,那肯定是有一定目标期望的。你不要硬是犹怀抱琵琶半遮面地说我们家的能把英语当个工具使就够了,能听会说就够了,恐怕没什么人信。否则南京路城隍庙的小老板要笑掉牙了,英语早教就这么点用,还不如我们的英语投资小见效快,每天就靠它宰老外呢。
这就好像你们家阿姨和你一样都说中国话,还如假包换都是母语,你说它一样吗?肯定不一样,因为在文学这个范畴上,两个人之间的语言质量完全不一样。这个时候的语言能力就反映文化背景,思想习惯,逻辑形式,性格意识等等多方面的东西。口音这个时候倒不重要了,毛泽东一口湖南腔,但是讲话内容比谁都深,一句话可以涵盖很多哲理,你不服他不行的。
所以说你看我们的语文教育,除了听说,还有阅读写作、文学表达,也是多种多样,丰富而深厚的。因为这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体现素养的一部分。所以为什么同是中国话你和阿姨说出来的不一样,就是知识训练语言积累不同的结果。
英语早教仅仅是一个英语学习的起点,不管是英语也好还是中文也好,除了表象的语言以外,他们背后都是需要一定文学基础和广泛知识。你真想孩子英语运用自如,象native那样(不是纽约的Native清扫工哦)那需要的就不仅是发音语法听力,还有文学知识,反正一兜箩一兜箩的。
我们国内的英语教育,起码我那个时候,不伦不类。作为工具的标准么,学到高中毕业也不会对话。作为第二种文学语言么,能给你居然几个世代都是“新”概念。无非多了单词宝典,学习辅导书,多少年前的课文还是那个课文,还要让孩子去参加辅导班,神马都浮云去吧,学什么英语呀。
亲戚家的孩子小2,上了一年英语外教班英语口音练得差不多了,说想换个国人主教的新概念,这样和学校考试呀外面的考级呀都有帮助。无语,上帝都要流泪了。给了那么多原版书怎么就不读呢,好几张DVD里读到高中都读不完的书呢。
希望大家不要把英语简单定位在语音,语法,单词量上,也不是单纯看多少本书的问题。而是跟我们学语文(语言文学)一样,当literature来学。所以为什么国外学校里没有English这个课,有literature或者统称Humanities(人文)。不是说English老外都会说了所以不学,而是在更高的范畴里运用English来学习Humanities。尽你所能去给孩子提供途径和帮助,鼓励吧。
(三)
网友:写的很详细也很中肯,朋友跟我说,如果孩子不学英文,她就会错过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东西,我当然不希望她的水平仅仅停留在小贩的水平上,话说那天在虹桥老外街那里真的受刺激了,那些卖东西的小贩从没正儿八经学过英语,却能自如的用日语、韩语和英语和老外交流砍价,口语说的比我流利多了,这让我们学了十几年英语却仍开不了口的人情何以堪?
而且我也发现,如果不了解外国的历史、文化、习俗,只会英语根本就没用,就算他说的每一个单词你都听得懂,但是你就是不理解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xjmomo: 是这样的,我每次看看老外同事写的文章,就是比我的有味道,而我们是生硬的。因为我们只在新概念里学过不关你的事是“none of your business”. 我们那是靠背文章背下来的。
而他们在3年级的时候就要求用“vivid words”栩栩如生的语言来表达自己,例如不许使用beautiful, good, like等等没有表现力的词汇。他们把这叫做dead words,并且曾经专门把这些dead words列出来,开了个像模像样的告别仪式追悼会,大家以后再也不用这样贫乏的词语了。有意思吧。
网友: 要做到母语化教育才能达到你说的那种程度吧。不读国际学校,做到很难的。
@xjmomo: 也不一定。我个人觉得母语化教育的前提是有好的native老师,好的语言环境,保证持续不断的一定量的听说读写的全方位训练。如果有一间学校可以做到这些,并且不会一下课小朋友们又回到中文对话,能基本保持用英语进行沟通,晚上或周末阅读原版读物,经常看国外的报刊杂志电视节目或电影。父母能用流利英语与孩子对话(仅一方也可以),或者亲戚邻居朋友中有native的可以不定期的做语言交流(后面两种都不是必须条件只是建议)。这样在国内的非国际学校也还是可以的。小的时候有好的语言基础,真正去国外的话catch up很快的。
网友:基本上孩子刚会叫爸爸妈妈的时候就有朋友提醒我要给孩子学英文了,而且还不止一个,身边有好多朋友、同事的孩子都是两三岁开始就去上英文早教课,这种全民学英文的劲儿让我有点困惑,到底是为了什么去学这个英文呢?我觉得如果我没搞明白这个问题,就算让孩子去学了也学不好!
@xjmomo:是啊,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家庭情况来理智的判断就可以,真没必要大家都一样。如果全国大多数人都觉得英语是必须掌握的语言,并且和母语同等水准的语言,其实也就等于说离开英语我们的经济,科学,生活都有巨大影响,已经成为我们保持现有经济文化水平的最主要障碍的话,恐怕国家应该考虑把英语教育上升一个层面。
但现在不是,我感觉很大多数是因为有一种英语好就有竞争力,考学找工作就有优势的共识,所以普遍想让我的孩子英语更优秀,如果可能最好和native一样。这是直接导致英语教育白炽化早龄化的原因,奥数,考级,各课竞赛的普及的背后和这都是同出一辙的。就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已经说不清是学校教育取向的问题还是父母对教育期待定位的问题。几十年前的日本韩国台湾也经历了同样教育热竞争热的年代,我相信经济成熟以后,很多东西就会理性下来,平衡过来。如果现在还有靠英语就可以找到好饭碗的市场的话,恐怕这个局面总要变的,但是谁知道这一天是10年后还是20年后呢。
小花生里转了几天,我就发现这儿每个家长都非常爱孩子,重视教育。并且有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去考虑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我想给他什么能为他做什么。大家还都是比较理智的。有些可能就是希望孩子成为global talent,有些可能希望英语能够帮助孩子接触更多快乐,优秀的东西,丰富人生。也没必要说大家都重视的我就偏拧着来,呵呵,您要真愿意拧着反正谁也没意见。
因为我自己就觉得从“人”这个角度上,英语肯定不是最根本的必不可少的技能,最低有一种能与外界沟通的语言就行了。在中国这就是汉语了,听说读写我们还是要认真学,这时代了您搞个睁眼瞎张口哑的有悖天良,国家也不允许这样。倒是有社会公德,懂得自由权利与遵纪守法的关系,对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富有同情心和奉献精神并且有奉献社会的能力,能有诚信和与人保持良好关系,协作关系,爱护地球和和平,这些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素质才是不可缺少真正重要的。(这是我的起码要求,不是全部,还有好些比方说创造力,思维判断能力,终身的学习热情,对文学艺术体育的热爱,知足感恩与忍耐勤奋等等。。。呵呵,所有的父母对孩子都比较贪)我的孩子是不是个“才”之前,我要他是个“人”。做不到这个您漫说会双语,会个八种十种语言的也不见得有好结果。
网友:看起来我们早教还不算早呢,娃现在完全是中文强势,有一阵看动画片直喊要看中文。现在好不容易被我用大量原版书和动画片把兴趣给抓过来了。。但在输出上也只是蹦几个叹词,什么hooray,ouch,oh no...和他喜欢的truck, fire engine之类。。
@xjmomo:没关系的,在他的中文巩固后,英语自然会有突破。两条语言通路会形成的。不要拔苗助长,自然而来就可以。但是不管哪一种语言,活泼生动的描述,自然丰富的词汇,优美感人的韵律都是语言本身最据感染力的地方,可以启迪开发孩子语感神经和思维想象力的东西,那是最可贵的。就像我们说语言的魔力,英语和中文都有。
不要因为拘泥于语言,而失去启发孩子另一种重要能力的机会。也就是说,你能用哪一种语言把一个故事说的绘声绘色,就用你最擅长的语言说给他听,这对孩子是最好不过的。千万别怕孩子听多了中文学不好英文,那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回复 004 查看我们以往在英语阅读方面的精华推送:
《3个著名英语学习programs,帮孩子系统、地道地学英语》 |
《学会英语中220个常用词,就能开始自主阅读了》 |
《怎样测试孩子的英文阅读水平,并帮TA找到适合的读物?》 |
《史上最牛的Phonics资源汇总》 |
《有哪些易读的英文原版书-英文原版阅读进阶指南》 |
感谢订阅 “小花生网”
每天推送国内外最优秀的教育资源
公众号: xiaohuasheng99
周一: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优秀图书
周二:有思想的好文章
周三:有新意的教育资源
周四:有实用参考价值的好文章
周五:能带来思考和启发的电影
周六:有趣的旅行、美食
周日:带来新思想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