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一件不容易把握的事儿~
檩子:因为朋友的推荐,檩子最近注意到这篇曾经流行过的文章,认真读了一遍,发现,作者批评的其实不是放养这个概念,而是人们经常片面理解“放养”的含义和范围,把放养等同于不管孩子、让孩子盲目地去玩。
放养,是让孩子自己把握人生的方向盘,在课余时间尽量自由地玩?还是追求某种平衡,在“放”和“收”之间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那个最适合的度,既让他能获得心灵的自由成长,又能用家长自己的经验帮他把握分寸?
檩子相信,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在教养理念上,也是如此,所有的难点都在如何把握好度上,而能否把握好这个度,就要看每个父母的智慧了。
放养,渐成一个浪漫的幻想和可怕的误导
来源:网络
有点小钱、有点空闲时间并且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教养孩子的父母,最容易接受的育儿理念便是“放养”孩子。
百度百科对“放养”的解释是这样的:让孩子到更大的环境里发展,给予孩子广泛的自由,将自主权、选择权最大范围地交给孩子,减少家庭、学校、社会对其的约束。
”放养”理念的备受青睐也延伸出太多蛊惑人心的文章和书籍,比较典型的如:做一个“懒妈”要如何如何~
人们似乎很乐意接受这些文章里传达出的“放手让孩子尽管玩耍”的简单观念,而他们接受的理由通常都是:我的童年就是自由玩耍过来的,或者欧美的孩子童年都在玩,这才能保有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或者我的童年过得太辛苦,不想再让我的孩子过得那么累。
放养的口号不仅仅在中国畅通无阻,在美国也一样。《Free Range Kids》这本书的作者让自己8岁的儿子独自去坐车,呼吁美国父母不要为孩子全程保驾护航,而要多给他们自己闯荡的机会。这本书引进到中国后名为《放养孩子》,同样也很畅销,正好顺应,同时又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教养界的放养大潮。
放养理念的横行是我们对自由散漫的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当下教育压力的不满情绪杂糅之后大脑自动选择的一种应对模式,究其这种情绪的根源,也不乏对社会和体制怀有的一种淡淡的怨恨。
现在的小朋友,再也无法像我们小时候一样放了学就呼朋结伴地玩耍,而必须由大人牢牢地看管起来,造成这种现象首当其冲的原因便是社会和环境都变得不安全了,人心也变得复杂了。如果再深究下去,现在的孩子为了残酷的升学压力,不得不牺牲大量玩耍的时间。那么是谁让升学变得压力重重?当然是这个有爹没爹都得拼的社会。
很多自以为执行了放养理念的父母并不能清楚地解释怎样的放养才是有益的放养,他们只知道我需要放养孩子。我可以说他们的大脑几乎完全被主观情绪控制了,凡是顺应他们情绪的东西才能得到他们认可。可是,他们认可之后又不能深入理解这个理念,而是自由发挥出一套自以为是的行动,还为此津津乐道。
你可以问问那些读过《放养孩子》这本书的父母,他们有多少人能做到书中给出的建议。我有一个朋友曾跟我说,他们夫妻俩在周末的早上睡懒觉到十点,不到三岁的孩子起床后就自己在家里玩。这就是他们家的放养。还在一些教育论坛里听父母说,初中以前孩子就该尽情玩,童年不玩以后就没机会玩了。他们都太喜欢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放养”。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我们童年时经历过的放养是在怎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30年前、40年前、50年前……所有的孩子都是放养长大的,一方面孩子多,另一方面家里穷,那时想上学读书的穷孩子最羡慕的恐怕就是被“圈养”的孩子。
曾经我们被“放养”不是由父母选择的,而是没得选择。所有人都一样的年代,这听起来很幸福,但却是一种不得不给自己找点幸福借口的幸福。就像人们常说,苦难是一笔财富,但没有人愿意为了这个所谓的财富去主动找点苦来受受。传统意义上的放养真没有现在的听起来那么轻松。
如今,城市里的富裕家庭都以为可以选择是让孩子被放养还是圈养,于是他们下意识地去比较到底是放养好还是圈养好。别说美国的孩子都在玩,那也得分阶层。
在《不平等的童年》(Unequal Childhoods)这本书里,作者认为至少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美国中产阶级普遍实行的育儿方式是协作培养,大致可以理解为我们所说的“圈养”,而贫穷家庭实行的育儿方式才是成就自然成长,即我们童年经历过的“放养”。
在美国,贫民所执行的放养还伴有大量的体罚和命令式的粗暴语言,由于父母会把主要精力用于维持正常生活的基本运转,没法顾及孩子太多,孩子只能自由散漫地长大,他们的育儿方式是传统的延伸。
而中产阶级父母对孩子的协作培养是下意识地挖掘孩子的潜力,然后找到优势着重培养。父母会用充足的经济实力大力促使孩子接受系统的教育,而社会也会为这个系统教育准备了大量的机会,除了学校教育,还有各种商业化的兴趣班和体育训练班。
和传统意义上的“放养”相比,中国的父母对放养的认识和实践肯定不包括大量的体罚和粗暴语言,而主要集中在想给予孩子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自由玩耍。为此,有的父母甚至认为孩子可以不用去幼儿园,不用在学校里取得好成绩。更多父母认为兴趣班是完全不应该上的。当然,这些也同样是相对于“圈养”而言。
那么美国中产阶级父母对孩子的“圈养”,也包括一部分中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圈养”就仅仅是用课外班把孩子束缚起来吗?当然不是。
协作培养具体执行起来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父母对孩子的天赋、见地和技能进行积极培养和评估,他们给孩子安排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几乎占据了孩子和父母们的全部业余时间;
2、父母会跟孩子讲道理,凡事与孩子平等协商;
3、他们毫不犹豫地为了孩子而干预各种事务,包括监督他们做家庭作业、向学校提意见等等。
事实上,协作培养里提到的与孩子交谈的重要性、发展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都是教育专家普遍赞同的育儿方式。按照这种方式教育的孩子,他们虽然被父母安排了各种课外活动,看似显得不自由,但他们在这些活动中不断与成年人打交道,并从中学到的技能,包括面对成人世界的自信、敏捷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系统的认知技能,都比被“放养”的孩子更适应未来的文明社会。
也就是说,是这个越来越强调效率、可预测、可管控和可计算性的社会要求孩子从小就得为这种适应打基础,已经能在这样的社会暂露头角的父母更有能力为孩子的适应提前做准备。
自然成长的孩子可能在自由玩耍中发挥更多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但是协作培养的孩子会更有潜力在未来的公共机构中受益。(我们身边很多这样的例子,与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相比,许多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在上大学和大学毕业之后需要花费更多的心力来适应城市环境。)
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里说,他看见非洲新几内亚的孩子很小就能在森林里搭建临时居住地,这令他十分吃惊和佩服,他不觉得他们的智商天生就比美国白人差,但是如果把这样的孩子放到美国,他们的机警可能很快就变成了呆滞。
对此,大致可以这样理解:所谓最好的教养方式其实不是可以随便选择的,而是由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的。适应当下生活的社会环境的育儿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在现代化社会,我们已经不可能再找回童年的自由散漫,无论我们花多少时间带孩子去北京郊区玩耍,都是一种被“圈养”的玩耍,也只有经济实力不错的家庭才能实现这种玩耍。
还抱着对童年的怀念来决定放养孩子的父母,他们恐怕在执行一种浪漫的幻想;还觉得孩子应该自由玩耍到初中的父母,他们恐怕是被放养理念误导了。
“放养”和“圈养”虽然是对立的两个词,但是它们的界限并不应该如此分明。更准确地说,“放养”的核心应是放下对孩子心灵的束缚,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在实际行动上执行“圈养”,即主动给孩子提供系统化的训练机会去完善心灵的成长。
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聪明的父母,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的方法,让孩子能在巨大的学业压力面前仍能保持自由的心灵,而不是在自由散漫,整日傻玩,随意做决定中去找到自由的心灵。
我知道这很难,即便是认真与孩子讲道理,给孩子平等对话机会的父母,他们未来面临的完全可能是孩子道理比他说得还溜让他们哑口无言,作家六六就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他的儿子偶得拿着一本小说钻进卫生间半天不出来,还理由十足。
但是,如同时代对孩子的要求与日俱增,对父母的要求也是一样。甩掉那些张牙舞爪的情绪,不轻易受流行观念的影响,不道听途说,仔细去想一想什么才叫放养,怎样才是有益有效的放养,对自家孩子的教养不是一刀切,而是认真考虑何种情况下应该松,何种情况下应该紧,这才是我们用理智控制大脑的开始。
《放养孩子》:自由放养14诫
上文中提到这本书,去查了一下,其实书中的观点还是挺“中庸的”,并不很极端。
第1诫 不该担心时不必担心
第2诫 关掉电视
第3诫 远离所谓的“亲子专家”,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养育好孩子
第4诫 保护孩子亲身体验世界的天性
第5诫 有些风险是值得冒的
第6诫 不要理会别人的指责,你比他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第7诫 把万圣节的快乐还给孩子们
第8诫 让孩子尽早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有责任心地长大
第9诫 与世界接轨,看看世界上其他国家父母的养育方式
第10诫 大胆一些,别让自己患上“控制孩子强迫症”
第11诫 放松自己,养育孩子只是我们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第12诫 坦然接受失败,允许孩子放弃既不喜欢也不擅长的事情
第13诫 允许孩子玩吧,游戏能让孩子身心更健康地成长
第14诫 听听孩子怎么说,孩子需要的是信任,而不是过度保护
美国不同阶层的教养方式差异
关于文中提到的美国低收入家庭和中产富裕家庭教养方式的区别,在
《Outliers,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这本书里也有过比较清楚的描述。我们去年推荐过这本书,贴在在今天推送的第2篇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一些对成功的科学分析,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最后,上周,我们还推送过一篇文章,《新周刊》对中国80后家长陪伴孩子的情况做了一次蛮不错的调查和分析,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的链接,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
感谢订阅 “小花生网”
公众号: xiaohuasheng99
每天推送国内外最优秀的教育资源
周一: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中文优秀图书
周二:有实用价值的好文章
周三:英文学习和英文阅读资源
周四:有思想的好文章
周五:优秀的电影、动画等
周六:有趣的旅行、美食、生活
周日:带来新思想的演讲或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