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德国带女儿学中国数学,我们总结出5个好用的学习方法

2018-03-14 九维的心情 小花生网

众所周知,想要做成一件事,最重要的两点就是方法和坚持,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然后坚持不懈的做下去,必然会有所收获,最终走向成功,当然找到方法是第一步。今天我就想谈谈在我陪伴女儿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摸索出来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学习数学的方法。

本文由花友@九维的心情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为了描述的简便易懂,全篇我都采用我们学习《数学》(人教版)中分数知识时的方法来举例。这部分知识跨越小学五年级下和六年级上,先从因数和倍数讲起,最终要求学生掌握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应用题。

我们需要了解,好的学习方法不仅在当下的学习中会起到好的作用,同时也会渗透到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所以有必要要研究它们,总结它们。要认清学习的过程是个螺旋式的渐进过程,适时地给予耐心,等待厚积薄发,等待从量变到质变的那一刻。我们还要非常强调对于基本概念的吸收、理解和消化,始终把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放在首位,透彻理解之后方可举一反三。

我将我们的学习方法总结为五点:全局快进暂停强化回顾

全局指在学习之前先对要学的内容有个概括的了解,知道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哪些知识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

快进指根据吸收情况适当地加快进度,尤其是在掌握起内容比较顺畅的时候,这样更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

暂停指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或是需要一个消化时间的时候,适当缩短每天的学习时间,进入等待期。

强化指对于不理解或总是出错的内容要进行强化,强化的过程也是对于知识重新理解和思考的过程。

回顾指定时、定期地整理和复习,总结知识点的题型和方法,达到完全掌握的目的。

我所说的这些方法,前提是基于想要主动学习的前提下,是否适用于填鸭式的被动学习就不得而知了。

全局

对内容的全面概括了解


从《数学》两个学期的目录来看,与分数有关的章节分别是五年级下的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六年级上的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这些章节之间还穿插了与分数无关的图形、统计图、位置与方向等内容。


这种设置我想是基于知识的难易程度来考虑的,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来安排内容,但其实无形中已经拆散了整块的、有关联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所疑惑。

比如在学到《因数和倍数》这单元时,很自然地就会产生疑惑,为什么要学习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它们到底是用在什么地方的呢?伴随着疑惑的就是不理解,觉得抽象。因为课本中只是对于基本概念的描述,却和其它知识没有关联起来。等到学完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又来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才明白,哦,原来约分的时候要用到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通分的时候要用到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这些概念。但是之后又会产生疑问了,学习约分和通分又是干什么用的呢?等到又跨了一个单元,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才明白原来约分和通分是为了计算分数加减法做准备的。学完加减法后,学生通常会好奇分数的乘除法该怎么做的时候,暑假来了,过了漫长的暑假之后,才能继续学习《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内容,想要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已过了最佳时期。

这种后知后觉,懵懵懂懂,雾里看花的学习方式,其实不太利于孩子掌握所学的内容,有种学却不知为什么要学的感觉。所以,有必要在学习分数这一个大知识点之前,就采用从后往前推导的方式,给孩子讲清楚这条知识链上各部分的关联关系,如分数加减法——>需要用到通分、约分——>需要用到因数、倍数;再如分数乘除法——>需要用到约分、倒数。所以所学的因数、倍数、通分、约分都是为了运算分数做准备的,并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好奇心,这样一下子,脉络就清晰了。

统观全局,将原本散落于各册书、各个章节中的内容先关联成一个整体,有个整体的认识后,再按照分解成各章节的内容进行学习,逐个击破。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串连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前瞻的归纳过程,有助于后续的学习和理解。不仅如此,不仅在同一学科内知识具有关联性,在不同学科间,知识也同样具有相关性和共同性。所以,这种学习方法对于今后跨学科的学习大有益处。

快进

根据吸收情况适当加快进度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理解得顺畅,掌握得到位的时候,就要适当地加快学习的进度,也就是我所说的快进。


快进的好处多多,比如能够保有浓厚的兴趣,在掌握了一个知识点后,紧接着学习下一个相关知识点,不仅不会让孩子感觉到困难,反而还会让他非常有成就感,觉得自己能行,这样就进一步激发了他主动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能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升学习效率。


中国目前的小学教育是面向大多数的普及式教育,对于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孩子来说,进度就显得有些慢了,所以在一边跟着老师学习提高的时候,一边也可以学有余力地加快自己的学习进度,增强主动自学能力。因为主动自学是必然,是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激发个人潜能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所以从小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知大家仔细观察没有,是不是身边的学霸的自学能力都是很强呢?

即使在目前知识还不是百分百掌握,大概掌握了十之八九的时候,适当的快进更有利于理解前后知识的关联性,学后面的知识对于前面知识的理解是个促进,即所谓真正地达到融会贯通。而不是拖得越久就越好,有时暂时略过没有理解透彻的部分,等到学完后面的内容后,会发现对于之前没有理解的部分已经又有了重新的认识,反而都能正确理解了。

等到有了一定的自学经验后,快进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用一个月的时间学完一个学期的内容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女儿就是利用不到一个月的寒假时间(每天半小时)学完了《数学》五年级下全部和六年级上的部分内容,书上的习题也都做完了,事实证明寒暑假是完成自学预习的最好时间。据我所知,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家庭教育中,一些学校教育中,老师们也在做大胆地尝试。不光是数学学科,语文学科中也有做得相当不错,取得了一定成绩的老师。

可能有的人会质疑,这不是拔苗助长,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吗?我认为其实不然,主动自我学习最本质的特点就是跟着自己的节奏走,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随时调整进度,甚至是难度,具有更强的主动性、灵活性,我觉得这种自适应的调整能力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能力,因为其自动自发的特征,而更具有正能量。

暂停

遇到问题时,适当削减学习时间


如果在自学的过程中,不仅不能够快进,反而连正常的继续下去都有困难,那么这就预示着暂停的时刻到了。从我女儿自身的经验来看,需要暂停的情况主要有两种:对某个知识点的内容不能理解,觉得很难;做某一类题目时总是会反复出错,掌握很不稳定。这两种情况都导致不能再继续学习下去了,那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呢?答案是没有理解基本的概念和知识点

女儿的自学一直都是以她自己为主,我的作用只是在她遇到了问题的时候做答疑讲解。而每每她向我求助的时候,都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基本概念的时候。所以我就要帮助她正确、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些基本概念。一边给她讲解这些基本概念,一边也在鼓励她要锻炼自己思考的能力,仔细琢磨这些基本概念的具体含义、抽象含义、生活中的应用等等。

具体到分数部分学习,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分数的含义,女儿从好像理解到不太理解,再到完全理解耗费了几天的时间。我的作用就是要引导她理解分数不仅仅只是一种数,像整数、小数那样表示物体数量的多少,所以它与整数、小数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正方形的边长是 米,也可以表示成0.25米;还要让她理解分数与除法、份数有关系,表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表示把一个整体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一个数乘以 ,也可以看成这个数除以4。

在学习了真分数、假分数后, 她不能理解部分为什么比整体还要多这一点,也就是假分数的含义。我就给她举了一个妈妈和女儿体重的例子:妈妈体重50kg,女儿体重30kg,如果把妈妈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女儿体重就占妈妈体重的3/5,如果把女儿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妈妈体重就占女儿体重的5/3,这两个分数互为倒数,又成功地与倒数关系联系起来。这里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整体和部分关系,而只是一种有点抽象的比较关系。

做分数应用题,最关键的就是要搞清楚把什么看成整体,其它部分与这个整体是什么关系,求整体要用除法,求部分用乘法,找到整体和部分的对应关系,也就是对应的分数,分数值可以是真分数,也可以是假分数,也可以是分数和,或者是分数差。女儿搞清楚了这些后,分数的应用题也迎刃而解了。

这种暂停是必要的,不真正地掌握基本概念,将会遗患无穷,会影响到以后知识的学习。即使现在没有表现出来,做单一知识点的题目都正确,到了后面综合知识题目出现的时候,也会毫无疑问的显现出来。不管这种由于基本概念理解不深刻导致的错误,在单一知识题,或者综合知识题哪种题中出现,都要给予特别的重视,及时地找出是哪个或哪几个概念出现了问题,然后做必要的暂停,需要重新理解和思考这些基本概念,直到彻底明白了为止。

暂停是学习的暂时停滞,但也是对基本概念从不同角度来深入理解的必然过程,是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接受新的思维逻辑并进行重组的过程,更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等待飞跃的过程。我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它是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做好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也才能真正地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出了问题并不可怕,而解决问题本身就是既有挑战,又有欣喜的。

我们的经验是,发现问题后,不要急于当场解决,也许讲解了一、两次以后,孩子并不能理解,要给孩子一个消化吸收的时间,一天讲40分钟的效果,不如将这个40分钟分成两份,分成两天各讲20分钟的效果好,等到第二天再讲的时候,会发现他怎么就突然理解了呢,完全不费劲了呢?这可能就是他自身的消化吸收起作用了。

再举个例子:问一个初学分数的孩子,1/5和2/5之间是否还有其它的数?他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没有了,但是经过对他的启发0.2和0.3之间还有没有其它的数?2和3之间还有没有其它的数?将1/5和2/5转换成2/10和4/10之后呢?转换成4/20和8/20之后呢?这样就巧妙地把分数和小数、整数联系了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也成功地将通分的概念进行了拓展,更有助于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些都需要在头脑中将已有知识和当前所学知识做关联地思考,才能透彻理解,最后豁然开朗。

强化

通过多练就能巩固的环节,反复锻炼


小学数学中,对于计算能力考察占的比重比较多,从一年级开始的整数计算到五年级的小数计算、分数计算,要求准确、快速地完成四则混合运算,在考试中也占有一定的篇幅。而往往孩子们在理解上不存在什么困难,就是计算的精细化上会掌握得不太好。所以,我所说的强化,就是以计算能力的强化为主,其中包括简便算法

分数计算与整数、小数计算有相同的规则,即运算顺序一致,都可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率,但分数是通过通分、约分、倒数来完成加减乘除的,最后一步计算完成后,还要约分化成最简形式。

我女儿在分数计算题中经常犯的几个错误是:约分时搞混分子、分母;约分时没有化成最简形式;忘记最后的结果要化简;不能很快地找出最大公因数;通分没用最小公倍数,计算复杂耗时;看错运算符号

我认为出现这些问题还是因为她在计算过程中,忽视了分数的特殊性质,对于分数计算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习惯做法,也就是对于分数计算过程掌握得还不够熟练。所以我会给她出一些分数混合运算题,让她在开始新的内容学习前,先做一下练习,每天不在多,几道足以,关键是要坚持,及时指出她的问题,督促她改正,慢慢地,一个星期左右,她就不怎么再犯各种计算错误了。

分数计算中的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是个难点,又与之前学过的整数、小数的简便计算有些区别,有着小数计算自己特有的特点。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小学阶段有可能用到的分数乘法简便计算方法和它们的例题,让女儿做些这方面的练习,再帮助她总结归纳一下,她就能够得心应手地应付分数的简便计算了。

强化的好处是巩固自己的薄弱环节,尤其是那些通过多练就能增强的技能,如计算能力,就特别适合采用强化的方法来锻炼。在强化的过程中,见到比较全的题型是关键,这就需要家长或老师协助孩子找到这些题型,然后再根据掌握的情况,着重练习掌握得最不好的那几种题型,那么自然就能达到强化的目的了。

回顾

定时整理,才能完全掌握


最后是要对所学的内容做必要的回顾,回顾可以分为每天学习结束前,用几分钟时间回顾当天所学的内容,总结出哪部分是重点,哪些自己还没有掌握,需要明天继续思考和理解的。这是因为人的大脑有个遗忘曲线,学习20分钟后,人的遗忘率就有42%了,所以专家建议学完后即做回忆和总结,可以有效减少遗忘的内容。

第二天开始前对前一天的内容做一下回忆,看看还能想起来多少,对已经忘记的部分要做相应的复习。从我们自身的经验看,每天坚持学习是最好的一种学习方式,每天的时间不要长,最多半小时,每天坚持更重要。复习昨天所学内容的时候,要和当天的内容进行对比,看看昨天碰到的是什么题型,今天要学习的又是什么新题型,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学完一整块内容后,要进行回顾、复习和总结,比如学习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乘法的简便算法后,要对见过的题型进行总结,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题型容易出错,接下来会用什么样的题来加强自己的能力锻炼。

学完整本书后,要做整体的复习和回顾,不一定做很多的练习,但一定要锻炼自己的总结归纳能力,复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异同,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展望下册中的学习内容,提前对自己的后面的学习有个大致的规划。

所有回顾的工作,都是对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不能是懵懵懂懂,雾里看花的,而应该是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回顾中的方法总结非常重要,它不仅能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还能为今后的学习铺平道路。

正如我经常对女儿说的:“学到某个知识很重要,但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重要。”我不太看重女儿的成绩,却更看重她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了解到了事物的本质,是否掌握了研究它们的方法,因为这些对于她将来的生活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意味着她将来能否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某个领域有所突破,或是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点击"阅读原文"可与作者直接交流 ... 


相关阅读:


感谢订阅 “小花生网”


和你分享世界上先进的教育资源

周一:英文原版书开团

周二:真实教育实践

周三:怎么阅读,怎么学英语

周四:看世界,开视野

周末:新知、观点 & 新书预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