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据说这是今年“第一美剧”:没有羁绊, 不受干扰, 一个女孩在自己擅长领域可以走多远?

檩子 小花生网 2022-11-13


檩子:今天要给大家推荐一个“爽剧” ,一个女孩子的故事,好爽!


这部剧,估计不少花友都知道了;虽然是虚构的人物,却展示了“开挂”人生一种可能的样子 ...


这就是Netflix 最新推出的迷你剧集 The Queen's Gambit ,《女王的棋局》,国内大多称《后翼弃兵》。



10月播出后,口碑相当好,“烂番茄”认可度,几乎100 % ...



创作过《肖申克的救赎》的美国惊险小说大师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称它为「年度最佳」

在这超级倒霉的一年,困在家中,我刷了无数剧,其中最最最最好(the best of the best) 就是这部《女王的棋局》 ...



国内也是好评连连,豆瓣评分9.2,被网友称为“能一口气刷完7集的年度爽剧”。


女主角让人过目不忘妆容精致、眼神凌厉,竞技紧张氛围,分分钟能感受到 ...



上个周末,我大致把这剧刷了一遍。这不是儿童剧,也不是简单的励志剧,甚至很难归类。吸引我、我相信也是吸引很多人的一点是:


假如你在某方面有一定天分

假如这项天分让你“过关斩将”,所向无敌 ...

这个过程、这种人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如此这般,你离幸福还会有多远?


好,下面就来和大家安利这部剧,推荐给喜欢下棋、竞技的朋友,也推荐给所有追求“开挂”人生的大小朋友们~(给孩子看,需要家长陪同,有些内容不适合给孩子直接看)


本文由小花生网原创编写,转载请联系授权


20 世纪 50 年代末,女主角贝丝·哈蒙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母亲,被一家孤儿院收容。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地下室遇到了校工萨贝先生在下国际象棋,于是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避免孩子不好管理,孤儿院会给孩子们服用一种镇定剂。


 


贝丝晚上睡前服下,会产生幻觉,可以在天花板上看见完整的象棋棋盘,还可以随意移动棋子。



她就靠“天花板上”的棋盘在脑中复盘棋局,和自己对弈,也成为了萨贝先生的棋友。


萨贝先生发现了贝丝的象棋天赋,找到机会让贝丝与高中生对弈。80分钟内下十二盘棋,结果全部KO了



比赛结束后,她跟萨贝说:我没想到他们技术那么差。

十三岁的时候,贝丝被人领养,离开了孤儿院,开启了她迈向棋坛制高点的开挂之旅。



先是州级比赛,一路升级赢得了州冠军,拿到100美金的奖励;



然后夺得了区冠军、全美冠军,名声大振…



之后参加墨西哥世界邀请赛面对前苏联冠军棋手,贝丝输的一败涂地,也陷入了“事业低谷期”。好在有朋友的帮忙,最终还是赢得了世界冠军



从没人看得起的小透明,到征服世界的国际象棋全民偶像,贝丝也就用了十年…


这部剧亮点颇多,最强的是女主演技,把角色的孤僻、杀气演绎得淋漓尽致,有很多精准的微表情,可以帮助你判断棋局的进展,即使你对国际象棋一窍不通,也能感受到比赛的输赢、氛围...



此外,这部剧视觉太棒。女主头脑“一骑绝尘”,时尚感还特别强。整部剧,造型非常养眼 ...感觉美国五六十年代女性的穿着很正点,不少造型今天都能借鉴。



如果这部剧只是说 “天才一路开挂所向披靡”,大多数人会觉得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也就懒得关心了。


事实绝不是这样,豆瓣上,居然有近10万人标记看过,近3万人写了长长短短的评论。看来,和普通人的“共情点”很多、很多 ...



“共情点”在哪里?在我看来,最主要的,有三点:


第一点
“对女性来说,人生中至少要有一件事、一个领域,
是她可以把控的”


其实,对男性来说,这一点也是成立的。只不过《后翼弃兵》作为大女主剧,其中的几位女性形象,互为对照,非常鲜明。


先说贝丝的生母 ...


天才的妈妈,显然智商也不低:贝丝生母是康奈尔数学系博士,出身富裕家庭。


但她似乎是未婚先孕,奉女成婚,婚后和学业、事业说了 bye-bye(故事背景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已婚女性基本都是全职主妇)。


无聊的生活、无处存放的梦想,让她常常和丈夫发生矛盾,以至于精神也出现了问题,带着女儿离家出走,四处流浪。



母女俩穷困潦倒,住在破旧的车厢里。实在走投无路,她只能带着女儿去向再婚的丈夫求助,遭到拒绝。


崩溃的她选择制造一场车祸带女儿自杀。贝丝问母亲:“刚才那个男人是谁?”(贝丝的父亲)母亲回答:“一个错误。” 然后开车撞向了迎面而来的卡车,母亲死亡、贝丝幸存…



贝丝的母亲,对人生完全失去了“把控” ...


再说贝丝的养母 ...


养母阿尔玛,是一个有艺术天分的女性,弹的一手好钢琴。她曾经的梦想是在交响乐团里当个钢琴演奏家,但她非常 “怯场”,不能承受登场演奏的压力,于是选择结婚生子 …



在自家的客厅里,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才能弹得收放自如 ... 



养母曾经怀孕,孩子意外失去后,她开始酗酒、郁郁寡欢,浑噩度日;丈夫也对她日渐冷漠,常年出差在外,最终不再回来。


养母没有工作,她的生活费需要丈夫给予,丈夫给的不规律、不勤快,当然也不多。


生活中,好像没有什么是属于她自己的。



养父离去后,养母和贝丝就陷入了困境。后来贝丝参加象棋比赛,也是为了谋生。

 

养母决心做个好母亲,但骨子里还是渴望爱情、有男性可寄托。陪贝丝去墨西哥参加比赛时,和一位“笔友”陷入恋情;对方是有妇之夫,无果无终。在酗酒与悲伤中,猝死。



贝丝这么形容她的养母:“她只是被困住了。”


贝丝的养母,对人生一直少有“把控” ...


第三位,贝丝的“校花”同学 ...


第三位是女主的高中同学,一个女性社团的领头人,光彩熠熠的校花。她希望拥有女孩子喜欢的一切:浪漫的恋人、名贵的衣物 ... 这一切,对于年轻美丽的女孩来说,似乎唾手可得 ...



然而现实是,高中毕业后,匆匆嫁为人妇,推着婴儿车,去平价超市购物,被贝丝巧遇。


曾经说过绝对不会去那种平价店铺的她,面对的是汹涌而来的人生,婴儿车底下露出的那一大袋子酒,暗示她“借酒消愁”的无奈…



贝丝的这位“校花”同学,对人生显然早早失去了“把控” ...


女主贝丝,用棋盘去“把控”人生 ...


对贝丝来说,做了孤儿、被人收养,又被养父离弃,再遭遇养母去世 ...这些,都超乎她控制。


然而,世间有一样东西,她能主宰、她能把控、她是“女王”。


“64个格子就是我的世界,

我在那个世界里,感到安全,

一切都在我的操纵和掌控之中…”



象棋就是贝丝人生的“锚点” - anchor支撑她一路凭着直觉与热爱,直冲到底!


还在孤儿院时,9岁的她同时与十几个棋手下棋,她赢了,这一刻,她彻底明白了:我人生可以把控的东西,就是象棋。



一旦发现了这点,她赋予了100%的专注


她永远在看书、钻研棋艺;以至于对手带着一大箱子书来交流棋艺的时候,她轻描淡写地说 “我都看过”。为了参加比赛,让养母帮她向学校“请假” ...



贝丝的象棋人生走得极为流畅,虽然中间不乏挫折,但到达顶点,是必然的。


生母曾经跟她说:“你过你的人生,想做什么就去做… ”



贝丝做到了,因为这个世界上,至少有一样东西,她可以把控。



第二点
在自己的职业领域内,无视性别,
保持一种中性的存在


在国际象棋的赛场上,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男性,贝丝成了格外突兀的存在,但她本人并不觉得有何不妥。



把自己看作棋手,而不是“女棋手” ...


小时候,带她启蒙的萨贝先生说:“女孩子不下棋的”。贝丝无视,自顾自的研究棋局 ...



赢了比赛,得到一件礼物,金发碧眼的洋娃娃,贝丝转身就把洋娃娃丢进了垃圾桶 ... 



被领养后,贝丝的同学们热衷聊服装、聊男友,她觉得无趣;离开,到学校图书馆找来了特级象棋大师写的书,研究棋局…



在象棋这件事上,贝丝完全没有女性化思维,你看到的完全是专注力、挑战欲 ... 



在拿下肯塔基州冠军之后,贝丝一战成名。不少记者的采访,让她大失所望:因为对方关注的不是棋,而是“女棋手”的身份标签 ...



记者“一语双关”地问贝丝:“作为孤儿,是否在下棋时候会把国王想象成父亲,王后想象成母亲?”



贝丝回答:“王就是王,后就是后,它们都是棋子” 



和男棋手相处,追求“棋逢对手”,而非感情代入  ... 


贝丝的世界里,全是男棋手。但她可不是国产剧中孙俪演的那种,一个无数男人追着捧着爱着的”大女主“。


她没有陷入庸俗的爱情剧。


贝丝与男棋手的几次恋爱,态度很淡定,完全没有深陷其中,投入有限,损耗也很少。男棋手,于她而言,更多的是当作象棋赛场上的“同伴或对手”。


比如,好伙伴亨利试图往前走一步,贝丝打断…



也可以有关系,但不影响”正事“ - 钻研棋艺…



贝丝的生活,极为纯粹,发现象棋的问题、解决象棋的难题,脑子只有一件事:怎么赢?



这里摘一段豆瓣网友的评论,有点道理:


这种行事风格让我们似曾相识,因为男性就是这样创造历史的。而贝丝的故事告诉我们,攻击性、挑战欲、排除干扰、戒掉情绪,这些特点并非男性所特有,发现问题,解决难题,战胜对手,就是她需要做的一切,她没有停下来思考要不要结婚,生个孩子,或者怀念一下爱情的味道。



在男棋手眼里,她是值得被呵护的“同伴”,而非“女伴”  ...


象棋的世界里都是男生,随着贝丝一路走来,这些热爱象棋的男生,多数时候不会把贝丝当作“恋爱对象”;


在他们眼里,贝丝是“象棋”这个世界里难得一遇的奇才,值得出手帮助、悉心关爱,以助她完成自己未能完成的大业 ... 


州冠军亨利陪她练棋,在她跌落谷底的时候,不是爱人,却不离不弃 ...



同样的,全美冠军班尼请来自己的朋友,帮贝丝陪练,一起助她战胜世界头号棋手…



在象棋世界里,贝丝不是女的,也不是男的,而是中性的。


她把自己视为中性;

她视“同事”(男棋手们)为中性;

男棋手们也视她为中性 ...


只有这样,才会有100%的专注,去到达这个领域里的极致 ... 



第三点
“一个人的成长不可以被塑造
但可以被爱所影响与改变 ... ”


“天才”与“疯狂”,这两个词往往走在一起。剧中有大段篇幅,描述贝丝的困境:对药物、酒精的依恋,自闭的倾向,象棋之外无所依附的人生 ...

而且,当她自己选择呆在这种困境中的时候,不可被任何人用言语劝说、用行为改变。

然而,贝丝是幸运的。从孤儿院开始,她从来没有缺过“爱” ...


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是孤儿院护工萨贝先生,他虽然外表冷漠,却有一颗温暖的心。他把贝丝带入了象棋的门 ...



多年后,贝丝对战排名苏联国际象棋大师博戈夫,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铁板。输棋之后,养母过世,双重打击让她深度迷失,酗酒堕落…



在这期间,她参加萨贝的葬礼,回到童年和萨贝下棋的地下室,才发现这么多年来萨贝一直默默地关注着她,墙上满是关于她的新闻报道。潸然泪下后,重新振作 ...



养母是贝丝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虽然柔弱,却给了她“母亲的爱”。两人之间的关系,是母女,更是朋友 ...



养母不懂棋,却懂得贝丝;对贝丝,有劝导,但从无命令 ...



孤儿院时期的黑人好友乔琳,掏出自己多年积攒的钱,资助贝丝去苏联一战 ...



生命中的贵人还有各位男棋手,鼎力助贝丝挑战象棋高峰 ...

此外,貌似古板的孤儿院院长实则内心善良,为了能让贝丝被领养修改了她的年龄(一般年龄小女孩更有可能被收养);

贝丝在杂货店偷了份象棋杂志,老板当作没看见 ... 

这样的“关心、包容、爱护”,在贝丝成长历程中,点点滴滴、比比皆是 ... 

所有这一切,造就了贝丝,给了她成功,也给了她平静与幸福。


这是天才的经历,也是普通人成长可以借鉴的地方:


  • 要找到人生的落脚点,比如,一个可以把控的职业
  • 想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我们不要太多考虑自己的性别特征
  • 关爱与温暖,不可或缺;遇到了,请一定珍惜 ...


愿我们自己,我们的孩子,都能像贝丝一样得到生命的眷顾;就算不是天才,也能把人生过得满足、精彩。



最后,送上福利!进入“小花生网”公众号回复“后翼弃兵”就能收到视频资源哦~

相关阅读:点个“在看”,我们就不会走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