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靠外教,我在家带娃把口语 "从零带到流利"!

贝儿妈咪说 小花生网 2024-05-03


英语启蒙不缺方法,随手一搜,各路大咖普妈齐上阵,百花齐放,所以我今天不单说方法,就说点新鲜的吧,说说我带孩子从完全零基础到现在能流利进行英文对话的这一年多时间里所冲过的关,踩过的坑,遇过的瓶颈和应对的方法。


本文由花友 @贝儿妈咪说 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我相信这也是很多普通的、想走英语启蒙路线的家庭,将会面临或者正在面临的关卡,也相信会有很多已经走过了这个时期的爹妈们和我产生强烈的共鸣。


内容有些长,但是每一句都是我想说的,希望大家耐心看完,一定会不枉此读……


这个长达7000多字的回顾,总结起来就是以下五个关卡和一个关键点:


  • 无效期
  • 哑巴期
  • 蹦词期
  • 中去英回期
  • 稀里糊涂期
  • 关键点:家长的迷茫期

针对于这五个时期,我会详细说到:

  • 每个关卡大致发生的年龄阶段…

  • 每个关卡期间需要经历的大概时长…

  • 以及如何调整做出相对应的有效措施…


看完之后你们可以对号入座,找到自己目前所处的阶段,然后再具体实施,突出重围。

先介绍一下我家的情况:

我家有两个娃,是一对龙凤胎。我是在孩子一岁两三个月时正式开始做英语启蒙,初衷很简单,没有啥宏图大志,就是想让孩子在小龄阶段掌握它,仅此而已。


因为我本身的专业就是外语,在德国长期用英语生活过,也教过好多年的小初英语,所以在语言学习这一块,我获取的信息会比很多人多,多年的经验也有了一点点自己的心得,也由此带孩子踏上了这条英语启蒙之路。

我家孩子这个月15号就满3周岁,学习了将近一年10个月的时间。现在的结果是可喜的,但是回顾这近两年的历程,真的很多话想说。

我走了相当多的弯路,遇到过很多的瓶颈,也一度怀疑过自己的方法,也有无数个想放弃的念头……

不过我还是坚持了下来。虽然离目标还很远,但至少目前是我期待的结果。

我把近两年的学习之路总结出了“五关”,这几个关卡也可以说是很多孩子学不好,然后爹妈们中途放弃的致命点,每一个关卡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关:无效期
主要是1岁半之前或者刚启蒙3个月内的孩子,这个时期通常会持续3个月到半年

先解释一点:此无效非彼无效

大家都知道小宝宝在婴幼儿时期是不会进行语言交流和互动的,大部分宝宝在一岁多是不会开口说话的,通常2岁左右才开始开口输出,也就是所谓的“语言爆发期”(我指的是常态),那在开口之前孩子在干嘛呢?

在积累,在储存从刚出生到开口说话前的所接收到的所有语言信号,这个时期也就是所谓的“沉默期”。

网上也有关于英语启蒙中“沉默期”的说法


这个“沉默期”放在母语环境中大家都是能理解的,觉得孩子太小肯定不会说话啊,到了一定年龄自然就会了,虽然有的不知其中原理,但也是能坦然接受的。


其实说开来,在不会交流的这整个期间,孩子都在积极有效地接收和处理信息,也就是在“语言的积累期”。

但是,当换成另外一种语言,爹妈们就不淡定了。有些爹妈会说:我都带孩子看了这么久书,看了这么多动画,听了这么多歌了,咋还不会呢?是不是方法有问题?是不是孩子太笨?是不是没有语言天分……

反正各种问题都有!但是唯独忽略了一点:学习任何东西都是从沉默开始,再慢慢积累,再到最后爆发的。

这就好比:桌子上有一个杯子,如果你想从杯子里往外倒水出来,前提是你必须先加水进去,杯子是空的,你怎么可能倒的出来呢?

所以,很多爹妈都还没开始往里面加水,或者才刚刚开始加水,就迫不及待希望从中倒水出来,这不是胡扯么?

我问你:你一个学了十几年英语都不会说的成年人,又何况去为难一个刚学不久的几岁的娃呢?

所以,上面所说的“无效期”指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效,也就是说:你前期所有付出的都是有效的,只是还没有到开始产出前,大部分爹妈失去了信心,自己主观地给判“无效”,然后就理所当然放弃了!

如果把英语启蒙比做长征,那这就是踏出长征的第一步,但是很多人因为害怕看不到希望就卡在这里了。这也就是很多爹妈坚持不下去的原因。

  • 不是没时间(一天只要一个小时左右没那么忙的);
  • 不是没精力(玩手机刷视频有精力的);
  • 不是没资源(只要你想要,要多少有多少);

  • 而是你看不到希望,你没有坚持下去的信念,所以,你放弃了……


应对措施:不管前期孩子是否有反馈,我们都要坚持给孩子做有效输入,不管是看书也好,听歌,动画,日常对话也罢,反正,这个水你不能断~

第二关:哑巴期

从启蒙开始算,通常会持续1年左右的时间。


很多爹妈陪孩子学习了一段时间,慢慢的杯子里有了一点点水了,自然也慢慢有些回应了。

就像爹妈们总是会分享一些孩子的小视频,最常见的就是:孩子能听懂了,会指认了,会互动了等。

然后觉得孩子学得很快,很棒,然后信心满满,觉得离看见曙光的日子不远了,摩拳擦掌地等待着那一天,可是等啊等,等啊等,都没等到,不管怎么弄,孩子好像原地踏步,会的还是那几个,不温不火……

然后又开始抱怨:怎么回事呢?别人没学多久就会开口了,我家咋还没啥动静呢?

可是你们回忆一下,我们的孩子从完全不懂到能听懂母语并作出指令的时候大概是多大?通常在10个月到一岁左右

嗯,没错,如果除去“无意识”的前三个月,我就算6个月到9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在母语的环境下,在每天耳边听到看的都是中文的环境下,都要半年以上才会有回应,又何况是一门你每天只用一点点时间的外语呢?

所以,杯子里虽然现在有水了,但是离续满杯还差远了!

我家孩子一岁三个月开始启蒙。绘本,歌曲,对话等形式多管齐下,每天纯英文输入不低于三小时,和大多数人比起来我们投入的时间不算少的了,但是从完全不懂到能做简单互动也整整经历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如果孩子会说话,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说:你们都学了十几年英语,很多人听力也不过关啊,何况是我们这种才学了一点点时间的一两三岁的小宝宝呢?

所以,多点耐心,多点关注,少点期待……

应对措施:持续输入,并且要加大各种形式的有效输入,输入时间每天最好固定至少1个小时以上~

第三关:蹦单词期
孩子2岁左右并且启蒙半年以上才会开始有这种现象,过程会持续3个月到半年。

通常走到这一关孩子基本上都学了半年左右的英语了,大部分孩子都是在2-3岁期间。

好多爹妈们好不容易走到冲到这一关,觉得胜利唾手可得,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像“尿频”一样的蹦单词,有时候心情好的时候给你来一两个。

比如我以前经常会经常指图片让孩子来认:

  • What is it? ——Tomato.

  • Where is the your book? ——Sofa

  • What's in your hand? ——Apple



反正这个时候能反馈出来的内容拼的都是爹妈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那一天两天其实还好,要命的是,这个从单词过度到句子的阶段是除了前面的“沉默期”之外最难熬也是时长最长的阶段,所以很多爹妈会沮丧。

我们不妨可以回顾下,我们的孩子在刚开始开口说中文时也是从单个的单词开始的,那为什么孩子在说中文单词的时候我们不会焦虑呢?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母语从单词到句子的这个过程只是被我们忽略掉了而已。

因为这个过程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的,润物细无声,因为我们知道只要每天都保持和孩子沟通,孩子迟早有一天会说完整句子,只是时间问题。因为我们深知这是语言的自然规律,所以,我们一点也不焦虑。

但是换成外语,我们就不释然了,因为我们花了精力,花了时间,花了金钱,所以我们自然地要求投入产出比,我们功利和迫切地希望付出的就要有所回报,自然就多了很多执念。

其实能走到这一关,我觉得大家更多的应该是感到开心,因为这至少说明,你的孩子能听懂你说的话,你之前付出的所有精力都没有白费,一切也都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这个只蹦单词的阶段也要分以下两种情况去看——

第一种是生理情况:

对于2-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大多数孩子的语言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好,口腔结构不够灵活,所以没办法转述和模仿大人的长句,对于这种情况是非常正常的自然现象,所以家长也没必要去焦虑。但是在平时的互动中也不妨可以注意点技巧。


应对措施:当我问孩子问题他们只回复单词时,我通常都是会把那句话补充完整。


比如我处于这个阶段的时候是这样做的: 

  • What is it? ——Apple. (That's right, this is an apple. )

  • Where is your book? ——Sofa. ( Yes, your book is on the sofa.)

第二个是输入量:

对于3岁以上且启蒙时间长达一年以上的孩子来说,如果依旧是只蹦单词的话,那很有可能是因为输入的量不够,简单点说就是听得还不够多,看得还不够多,读得还不够多!


应对措施:这个时候别无他法,就是加大输入量,其中的“听力”是重中之重听力先行,听说读写不能本末倒置。

语言就是这样,只有听懂了才有意义,不然又回到了我们那个时期的哑巴英语,那完全可以等孩子上学了再学,就没必要这么小让孩子学了。

所以如果年龄到了启蒙时长也够了,依然还蹦单词的话就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大火猛攻

那这个由单词转换成句子到底要多长时间,那就要看你的火力够不够大了。

当然,如果你说,没关系,不想让孩子和大人那么累。那其实也行,你就保持节奏慢慢来,但同时你也要做好孩子转变得慢的心理准备。因为语言的学习这个还真是看投入产出比的。

反正,家长要做到心中有方法有路线,遇到问题不要慌,继续加水就行……

第四关:中去音回
这个阶段发生在孩子2岁左右,启蒙时间一年以上。这个时长通常会维持1年-2年,且这个阶段通常和上面的“蹦单词期”重合。

突破前面层层障碍,孩子和爹妈都好像迎来了胜利的曙光,不管是单词还是短句、长句,孩子都能听懂区分和做出相对应指令。

很多爹妈满腔热情,好不容易准备了一个问句过去,结果孩子反手回你一句中文!

这个时候是不是特无语,特委屈,特想爆炸?

没错,毫不夸张,就在前两个月,还是在我密集加水的情况下,我的女儿也依然是这个状态。

我家是龙凤胎,一模一样的环境,一模一样的投入时间,一模一样的娘胎,但是反应真的千差万别。


我儿子两岁开始开口输出,开口就是中英文一起,几乎同步。但是我女儿整整晚了差不多三个月,就是我儿子说话挺溜了,我女儿才会磕磕巴巴蹦词儿……

好家伙,我郁闷过很久,我以前听说的是:女孩子的语言能力会比男孩子的要早要好。

在我孩子会说话之前我对此深信不疑,因为从大量的实际案例上看,女孩子的语言天分确实高于男孩。

但当自己真正经历过之后,我才发现,科学并非严谨,育儿书也不是句句箴言。

所以,哪怕是一样的环境下,每个孩子也都是有个体差异性,与性别无关。

很多爹妈难免喜欢去和其他的同龄孩子对比,其实我觉得大可不必,尊重孩子的独特性和发展脚步是我们父母必做的工作之一。

那说说我的这个期间都经历了什么,反正我现在脑海里浮现出最多的画面就是:

  • Do you like it?——妈妈你不要说这个……

  • Where is your book?——在桌子上……

  • Can you talk with me in English?——不,妈妈,我不想……

  • 诸如此类,太多太多了……


如果说前面三关是因为看不到曙光而导致的容易放弃,那这一关才是致命的。

好不容易踏出了最难的第一步,也千辛万苦地来到了第四关,感觉马上看到胜利的曙光了,结果现实是泼你一身冷水。

这个阶段是我经历的最长的也是最难的阶段。我儿子一开始的反应很喜人,我一直以为他会非常容易就会过度到流利交流的阶段,但是,在2岁半左右,也就是在启蒙了一年多时间里,他是呈“退步”趋势的。

我分析和观察了很久,也不断从其他案例中找方法,最后发现,在大母语的洗礼下,每天几个小时的外语补充真的就是渣渣,母语的影响就像洪水猛兽。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大量的把动画,绘本都转移到英语中去,把中文的量大大减少,就算是中文绘本,大多数情况下我也用全英讲解,总想着可以多争取点输入时间,可是,哪有那么容易,哪有那么简单呢?


在依然无效的情况下,挣扎了一段时间后,冷静了下来,放弃了与母语做斗争,开始与母语和睦相处。

我觉得两种甚至多种语言同时存在其实是不冲突的,只是孩子内心的母语的势头占时占了上风而已,只要持续加水,终有一天杯子会满的。

所以后面一段时间,我慢慢接受了这个状态。

日常我依然保持不变——英文提问,他们如果英文回答,那就更好,如果中文回答,我也不会像一开始一样恼羞成怒,强硬要求英文回答,但是我会把他们的中文回答重新用英文复述一遍。

比如:

  • Where is your book?——在桌子上

  • Your book is on the table? Is it right?——是的妈妈

  • Okay, can you get me the book?——好的妈妈。

  • Thank you, you are so nice!


应对措施:尽量保持自己的节奏,不要被孩子一时的现象带偏,不要心灰意冷,你继续做你的,继续往杯子里倒水,杯子总有一天会满的!对话的内容也不要求太高,简单的日常生活用句就足够了!

第五关:糊里糊涂期
3岁以后且经过一年以上学习的孩子,具体持续时长咱不确定。

这一关我把它称为:发音不准,语法混乱期,是我目前正在经历的阶段

经过以上几个月的坚持,事实证明,我之前的理念和方法都是正确的。就在前两个月,突然有一天,我的女儿可以全天用英文和我交流了,真的是突然”,真的是“全天”

问题也好回答也罢,都是全英。

我反应过来后欣喜若狂,不是因为我的女儿终于开窍了,主要是又一次证明我的坚持和方向是对的!

接下来那几天,我真的是非常期待她的每一次开口,每等她开口一次,我都会抱抱她亲亲她,说的最多的就是: 

  • Good job, my little girl.

  • That's right my sweety!

  • Wow, your idea is so great……



在我一次又一次的彩虹屁鼓励下,她越来越敢开口,说的越来越多,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很多错误的语法和发音……

比如最常见的就是几个人称代词的主谓宾用法,助动词和过去式的用法会混乱。

比如:

  • She is a boy./He is a girl.

  • That's me(my)book!

  • I don't like she/he(her/him).…


当我问他们:

  • Where did you go today?——I go(went) to the supermarket.

  • Do you like it? ——No I doesn't(don't) like it.

  • Does your daddy like it? ——No he don't(doesn't) like it…


还有一些单复数形式的转换等等,这些常见的用法经常都会用错。

还有一些发音问题,不过我儿子现在的发音因为加大了每天的动画时间投入,所以现在已经纠正了非常非常多,有时候说出一句话,我都模仿一下音调,因为很漂亮是很标准的音调。

就像我之前说的,口音不是问题,孩子听多了纯正发音都会慢慢纠正过来。

就好像,我们很多人小时候都是上了学之后才开始学普通话的,而且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训练也能在短时间内学会,所以,孩子的语言天赋和纠音能力真的是我们成人无法想象的。

如果你还是担心发音问题,那你只要做到每天的:纯正音输入量>非纯正音输入量,坚持下去,孩子不久后都会成功纠正!

以上就是我这一年多带孩子学习英语之路,总结起来就是五个不可避免的关卡以及针对的应对措施。

致命点

这期间还有大家非常容易忽视的一个致命点,也是90%以上的父母都会犯的一个这样的错误。

那就是在贯穿这个五个关卡的长时间过程中,会有很多爹妈面临一个这样的问题:

由于现在的信息便利时代给我们带来了太多资源,有时候听到这个人说这个好想试一试,看到那个说好也想试一试,这样一来二去,就把自己给搞懵了,很多爹妈貌似看也看了不少,听也听得蛮多,时间金钱精力都花了,但是效果却差强人意。

根本原因是——缺乏主心骨,没有主线

虽然说,不管是学什么,横向拓展越多,收获就会越多,但也是有章法的,不是乱出拳。

举个例子说:

分级和动画在英语启蒙中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今天听人家说Raz好就去看Raz,明天听海尼曼好就去看海尼曼,今天觉得Peppa不错看Peppa,明天觉得Maisy不错就去看Maisy……


换来换去,不但孩子懵了,你自己也会陷入无限的怪圈中,因为你会在面对这些海量的信息的时候,缺乏了甄选和辨别的能力。


那既要有主心骨,又要横向拓展,到底有该如何做呢? 

我的建议是:不管是分级还是动画,你选的内容都要固定好来。


比如说:

你想把刷分级当做英语启蒙的主线,那你就别听别人讲什么歌曲好,动画好了,一心一意选一两套分级认认真真刷就行。(选分级当主线适合2岁以上孩子)

同理,如果你想把歌曲当主线,你就规定好每天听几首歌,一周学多少,怎么学就行,就不要又想看分级又馋人家动画……(选歌曲当主线适合2岁以下孩子)

又或者,如果分级你觉得Raz好,你就把Raz当主心骨,不管每天出现啥情况,你都必须要把Raz给看完,看完之后有更多时间再去看其他的。如果想效果好点就选两套分级作为主心骨,操作也是一样的,雷打不动完成主心骨任务,其他的看精力。

动画也是一样,选一部孩子喜欢的动画就足够了,如果集数少,就反复看,不要觉得孩子会看厌。他们的点和我们大人不一样,他们理解透一集动画或者书籍是需要很多遍的,简单一两遍他们是看不懂的,不是他们傻,是他们的认知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读100本书不如把一本书读100遍读透

反复看,至少看个三五遍以上再想着换其他的,如果孩子不抗拒就一直看,看透为止。

就说我家的:

我家娃最近迷上了冰雪奇缘,这部动画总共1小时40分钟左右,我家看了至少十遍。中间那个let it go部分看了不下30遍!每看艾莎出来的时候眼里都发光兴奋到尖叫,因为那是他们最喜欢的情节。

从完全不懂,到现在已经可以跟着唱大部分主副歌,我女儿连哪里的哪个舞蹈动作就记住了,还会跟着跳,但是依然不不厌其烦地看,这个就是重复的意义


所以千万别用大人的想法去看待这个重复的事情,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No way!只要是他们喜欢的,看一百遍照样能乐出花来。

所以在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时,一定要学会筛选,认定了就不要随意更变,如果想横向拓展那也要把主线完成再说

这就好比“主食与点心”的关系,不能把点心当饭吃,也不能只吃饭,科学搭配,才能身体棒棒!

以上就是我回顾这一年多遇到的所有瓶颈和关卡。

普通资质的妈妈和宝宝现身说法,用实际情况告诉你们:坚持才是成功的基石。那些你以为的大boss回过头看都是小兵小将!到最后你会发现最大的boss是你自己,难肯定是难的,但是坚持下来真的很酷!

日常不知道带娃读什么?送你一个选书小帮手!

小花生根据千千万万家庭

真实阅读数据+国际英文分级阅读标准形成的

中英文分级阅读榜单

👇

点击“阅读原文”,与作者交流...
相关阅读:
点个“在看”,我们就不会走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