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当CEO来教,一位“精英”爸爸这样给女儿做“精英”教育
檩子:曾经,我和朋友们聊过什么叫“精英教育”?有人说“精英教育”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主义教育;不过大多数认为所谓“精英”,主要指高管、官员、律师、医生、银行家等高学历高收入人群,那么“精英教育”就是指“培养孩子成为这类人”的教育,呵呵,很世俗很实际啊!
关于精英教育,我们之前有过两篇不错的推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读(点击蓝字可查看)。
言归正传。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 “精英培养精英” 的故事。檩子看这篇文章时候有两个比较突出的感觉:
1、这个“精英爸爸”真是个好爸爸,愿意花时间为女儿的教育做很多非常细致的事情,这样的爸爸太少见了
2、这个爸爸的培养目标很有意思,比如,其中一个目标是:
在他的教育计划中,女儿在10岁以前能做到:知道过去2000年西方历史上每一个重要的艺术家,知道过去2000年西方历史上所有重要的作曲家,了解西方音乐和艺术史上所有主要任务和历史事件。“ 她将积累别人在大学毕业时才拥有的人文知识。”
为什么把这些内容当作是学习重点和培养目标呢?可惜,这篇文章没有展开讲述。
我们很多人以为国外的家长很开明,对子女教育和发展没有个人要求。可今天的这个爸爸是个外籍人士,不是华裔,他的“精英教育”观好像很猛啊,和咱们的虎爸虎妈有得一拼。
本文不代表檩子和小花生的立场。之所以分享,是觉得关心孩子教育的朋友们看看世界上各种家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有帮助。也许你不同意他的价值观,但他的一些具体方法没准可以借鉴。
把孩子当CEO来教
作者:任蕙兰,来源:《新民周刊》
外包教育行不通
像很多忙碌的商业精英一样,贺德林(France Houdard)最初把女儿的教育外包给了学校。
他从耶鲁毕业,在德勤、高纬环球工作多年,曾任高纬环球大中华区总裁,现在兼任几家咨询公司和房地产公司的总裁和执行合伙人。贺德林习惯了“空中飞人”的生活节奏,他和自己的中国太太把家安在上海,经常穿梭于各大洲为企业总裁们提供投资咨询,在全球40多个国家都有投资经验。
当然,忙碌的他没有忽视女儿。他为女儿找了一个昂贵的国际学校和一个顶级的家教团队,简而言之,就是把女儿的教育外包了出去。“我的想法是,在这种模式下,她获得的教育能确保她通过大学入学考试,进入国外顶尖大学,并且顺利毕业,找到好的工作,升职。”贺德林说。换言之,他打算用钱搭建女儿“向上发展”的基石。
但是很快,这个理想化的计划在女儿8岁的时候被打破了。
贺德林接到了女儿学校的电话,含蓄地向他表示小女孩的学习“不够理想”,让他去参加家长会。“家长会一共有6个人参加,她的两个老师,一个班主任,一个学校的心理专家,孩子的妈妈和我。他们指出,我女儿所有考试都考得不好。除此之外,她上课不专心听讲,并且她不会总结信息。相比于读书和写作业,她更喜欢玩。”
然而令贺德林十分惊讶的是,每一个大人都认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但是在场的老师中,有些甚至叫不出他女儿的名字。
贺德林最初只是想提高三年级女儿的成绩。他开始自己辅导女儿的功课,并且关注女儿在学校的课程和老师。“我终于赶上了其他中国家长的步伐。”
但他很快发现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应试教育有可能教出一个“一维”的女儿。8岁的小姑娘不知道法国在哪里,美国在哪里,甚至分不清法国和美国是不是一个国家。这样下去女儿将来能否考取海外名校?要知道,顶尖学校看重的是全面发展的学生。即便考取了顶尖学校,又能不能融入当地文化?
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贺德林的母亲是美国人,父亲是法国人,他从小在法国长大。在他10岁时,母亲厌倦了法国的生活,把他和弟弟带回了美国。两个孩子第一次面临文化冲突。
“我10岁以前,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法国:学校、教堂、朋友、爷爷奶奶、兄弟、电视、书籍,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和法国有关。我们95%的时间说法语,5%的时间和妈妈说英语,即便在说英语时也在谈论法国的生活。刚到美国时,我们英语说得很流利,但一点也不了解美国。”
刚到的第一个月,兄弟俩在尴尬中度过,他们一声不吭坐在教室里,听不懂老师和同学在说什么,下课和其他同学在操场玩时,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笑什么。贺德林曾因为和同学打架被停课一周,因为他以为对方在嘲笑自己。
“我们听不懂他们的笑话、他们的故事、他们聊的体育运动,我们在家也看不懂电视,听不懂亲戚在讲什么。”他很担心女儿会重蹈自己的覆辙,如果以后出国念书,将体会自己经历过的无助、彷徨和孤独。
“我必须为她做些什么。”贺德林决定。
孩子难道比CEO难教?
“我的很多中国朋友也希望子女将来能去海外念名校,并且适应当地的文化,有一个良好的职业前景,他们面临和我一样的问题:怎么为孩子的将来做准备?”
第一个问题是,应该在哪些方面培训孩子?贺德林从自身经验来看,只会英语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把孩子向上提升的人生分为几个阶段:进入大学前、大学阶段、应聘工作、职场开拓,哪些阶段需要考英语?只有在进入大学之前的SAT考试中。应聘工作时公司不仅要看你的成绩,还要看你参加过哪些学生社团、俱乐部,有没有领导经验。你如果要进入热门的社团并担任学生领袖,必须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意味着你善于和别人找到话题,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积累。而你在职场中要获得同事和客户认可,也需要这些文化素养。”
他回忆起自己在德勤工作时曾加入一个俱乐部,会员都是各个行业的精英,在世的历任美国总统都在俱乐部发表过演说。“在那里,你必须随时能和别人就某个艺术或历史话题聊上一个小时,如果接不上对方的话,你就会在别人印象中失分。”
摆在眼前的问题是,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尽快熟悉西方文化,对各种话题信手拈来?
第一个方法是,尽快把女儿送出国读书,让她尽早在国外文化环境下接受熏陶,但贺德林不愿意让女儿这么早离开家庭,她的自理能力还不足以独立生活。
第二个方法是,在没有国外环境的情况下,培养女儿必要的普世性文化素养。
怎么样能让一个8岁的女孩随口说出莫奈是谁、交响乐《四季》是谁的作品、全世界有多少个国家?如何能尽快帮她完成西方历史、艺术史、音乐史和全球地理的积累?
和很多中国家长一样,贺德林希望找到一颗“万灵药”,对症女儿的国际化教育。虽然他比一般家长拥有更多的资源,但也没有成功。“我和耶鲁大学的院长聊过,问他有没有什么现成的蓝图或资源可以用来引导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钱不是问题。院长笑着说,很多中国家长都问过他这个问题,但是没有现成的答案。”
他只好亲自上阵教导女儿,每周花三个下午为女儿补习,并且发动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的母亲为女儿做课件。
问题是,怎么教?“我从顶尖大学毕业,进入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一直晋升到CEO,我的工作之一就是培训企业的高管,那么辅导一个8岁的孩子应该不会更难。”贺德林在摸索中学习,将自己在职业生涯中学到的经验用在对女儿的教育上。
在回忆了大学接受的教育,以及管理咨询服务公司的经历,他发现一个事实,在过去50年里,世界上大型企业自己开发的培训工具比学校里的要先进得多。“学校里,大家在一个不透明的环境里为孩子服务,而在现实世界中,如果你的培训没有展现出价值,客户下一秒就会离开。”
事实上,培训孩子和培训CEO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他们的注意力都非常短暂,你必须在几分钟内传达信息,否则他们就会失去兴趣。
第二,他们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不是你感兴趣的东西,你必须从他们的兴趣点切入话题。
对于CEO,贺德林会花几个月时间收集信息,再把信息压缩成只有5分钟的多媒体演讲。这一招对孩子也同样奏效,他可以把一部西方艺术史压缩成5分钟的教学。
5分钟能讲什么?那就是搭建框架。比如在教西方艺术史时,贺德林向女儿介绍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立体主义等各个时期,每个时期举三个最有名的艺术家,简单描述他们的风格和作品。再多孩子就没有兴趣听了。
当然,如果女儿对某个艺术家感兴趣,他会给女儿一个“Deep Dive”(深入学习),给她一本关于艺术家的英语小书,100页左右,生词部分会有注释。
比起学校的学科化教育,贺德林的“私塾”更注重触类旁通。他在向女儿解释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画风时,会告诉她那个时代欧洲发生了些什么,对画家有什么影响,这样就把艺术和历史穿插在一起。
“她脑海中搭好框架以后,自己会去填充更多的内容。你只要引起她的兴趣,她自然会想要去了解更多。就好比她有了一个柜子,以后她学到知识,就会知道应该安放在柜子的哪个抽屉里。”
“另外,学校的标准化教育是千篇一律的,有些孩子可能喜欢音乐,有些喜欢运动,有些喜欢艺术,但一个老师对着30多个孩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我教育女儿时能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并从此入手。”
比如女儿在数学课上学到分子的概念,她总是弄不清,贺德林就为她做了一个小视频:一块好时巧克力有12格,吃到只剩下1格,那这一格就是1/12。简单而形象。比如学校教孩子计算面积,孩子对抽象的概念不感兴趣,他就向女儿提议,一起为姚明设计一件T恤。设计是女儿喜欢做的事,她很有兴趣地上网查到姚明的身高,推算上半身的长和宽,计算出衣服的面积。“她喜欢那些在生活中可以用到的知识,学得很快。”
这些快乐教学方式很快见效。在贺德林为女儿录制的视频中,一个混血小女孩在语速飞快地背诵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名字,偶尔做几个鬼脸。他自豪地说,女儿能按顺序背出世界上所有200个国家。“我不知道有没有这样一个世界纪录,但我相信她离这个纪录不远了,我确定目前在上海,没有人可以超过她这个纪录。”
在他的教育计划中,女儿在10岁以前能做到:知道过去2000年西方历史上每一个重要的艺术家,知道过去2000年西方历史上所有重要的作曲家,了解西方音乐和艺术史上所有主要任务和历史事件。“她将积累别人在大学毕业时才拥有的人文知识。”
“她在14岁或15岁的时候,我希望她已经掌握能够进入世界顶尖大学的知识技能,她了解所有伟大的创想,会深入思考,拥有创造力,以及社交能力。我希望她是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这些的,所有一切是以游戏方式传递给她,在参与这些活动时,她甚至没有意识到是在学习。”
来源:《新民周刊》
推荐阅读
感谢订阅 “小花生网”
公众号: xiaohuasheng99
每天推送国内外教育好资源和好方法
周一:小花生优选童书团购上新
周二:国内外实用有趣的教育方法
周三:英文原版趣味学习资源推荐
周四: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中文好书
周五:适合孩子看的动画片纪录片等
周六:美好生活画报
周日:引发深度思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