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校移动应用部署:一半是海水 一半是火焰

CERNET 中国教育网络 2022-11-21

疫情下,高校移动应用一展所长


进入2.0时代的教育信息化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的独特优势,必将成为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也将带来教育科学决策和综合治理能力的大幅提高。这无疑是高校移动应用的重要价值所在。


当庚子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汹汹而来,教育信息化在接受大考之际,作为其组成部分的移动应用却因普及性、便携性、易用性、高粘度等特点在疫情中一展所长。仅健康申报一项无论是到达率还是便利程度都远远高于17年前SARS期间只能依靠电子邮件互通有无的方式。



这一点,我们当前已从几乎所有高校的实践中可见。


移动应用对于“停课不停学”的意义重大。疫情期间,各所高校都通过录播、直播、慕课、研讨等方式进行在线教学,无论是老师的在线授课还是学生的在线学习,移动端都占了很大比例。更重要的是,传统PC设备与移动设备,以及移动设备之间的混用大大丰富和改变了教学的圈层、传递的信息量及互动、评价模式。比如有的大学教师一方面用直播平台授课,一方面用移动端平台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学习评价、讨论问题等,最后利用平台进行考试和学习效果评价,使学生不仅完成了学习目标,也享受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带来的全新体验,有效提高了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


移动应用还成为了学校管理、协同办公、教学管理和一站式服务的好帮手。高校的移动应用在疫情期间不仅提供了全校在线会议、在线教学、疫情打卡等相关服务,同时还支撑了网上考试监考、研究生论文答辩、研究生复试等工作。


疫情下,移动应用显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在巨大访问量下的稳定性问题、快速响应开发问题、应用安全问题。无疑,这次的大考对未来的移动建设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校园移动应用的选择和思考


近10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发展和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高校移动应用建设已成大势所趋,也是各所大学由教育信息化1.0过渡至2.0的“亮点”所在,并深深嵌入了智慧校园的构建体系当中。


与传统PC端的桌面应用相比,移动端的应用建设具有更加灵活,用途更加广泛,使用更加方便等特点。然而高校在做移动应用的同时,仍然有几个重点需要考虑。




一是建设模式。





目前流行的高校移动应用开发方式有两种:自主研发和委托厂商开发。委托企业开发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由于通用型产品本身比较成熟,经过了市场考验,稳定性比较高,只需根据高校需求进行定制即可,这样高校比较省心,后期维护升级也能得到保障。


显然,厂商定制不是万能的,由于产品开发周期等原因的束缚,它对于高校非常个性化和响应速度非常高的突发性需求无能为力。以此次疫情为例,为了及时掌握快速发展的疫情形势,大部分高校对师生健康申报系统等应用进行了自主开发。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主任于俊清告诉本刊,1月28日,他们接到师生健康填报系统这个任务后,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开发上线了该系统,这是校外企业无法代替的。更重要的是,自主开发还有通过迭代开发方式满足学校动态变化的管理服务需求,更好地统筹、协调校内各业务系统的服务集成、数据资源共享等优点,但代价是需要建立专门的技术队伍和运维团队进行持续性的开发、维护、运营。



清华大学信息系统运行室主任刘乃嘉认为,一般情况下,通用型的移动应用,比如最基础的财务系统等,都是跟着国家政策创制的,可以考虑与厂商合作;创新型的移动应用,比如高校特有或者突出前沿技术性的系统,可以考虑由高校自己建设。


当然,问题远没有这样简单,在某种程度上,高校与厂商之间处于一种博弈的状态,其焦点就是信息数据。高校向厂商开放接口后,数据尤其是核心数据在厂商手里标准化并且可分析,这让很多学校有些隐隐的担心。


事实上,在国外有些高校甚至出现了向厂商索要数据的情况,如果高校的应用总是依赖厂商来提供,长此以往就有被第三方“绑架”的可能。同时,与第三方的合作及平台建设方面也有安全隐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具备一定开发力量的学校都有移动应用自主研发的“自留地”,而大多数高校信息化部门的领导在谈到与第三方合作时特别强调安全管理或者数据加密的原因。




二是运维难题。





由于移动应用相比PC端桌面应用具有诸如便携、灵活、触达率高、位置应用等各种显性优势,使得校园应用正在从大众化需求向小众化趋势过渡,这并不是说大众化需求少了,而是相对于场馆预定、就诊挂号、校园导航等层出不穷的小众化趋势来说,大众化需求的比例相对减少。长尾理论意味着在校园中任何小众化需求都会有人去尝试将其产品化,这对于信息化部门包括高校师生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从Facebook的发展历程看,信息时代任何一个垂直的需求都有可能演化出巨量的应用人群和庞大的应用可能。


而在移动应用的普及发展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大多数高校信息化部门都处于从属和被动的状态,为什么很多做信息化的老师对此创新热情高涨却不太敢越雷池一步,各中原因很多,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运维边界在哪里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将信息化看作是大学治理的重要突破口,信息化服务既面临高校管理标准化、流程化的要求又面临科研教学工作中不断激增的个性化应用需求,如何在保障现有面向大众校园信息服务平稳、一致的同时,又能有效支撑面向小众的信息服务需求的快速研发与迭代,这对大学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乃至日常运行等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化部门的人数相对固定,保障日常的信息化工作、维护已有的应用已经有些捉襟见肘,难以有效应对校园移动应用激增的研发需求与小系统、碎片化运维的负担。


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局面:对于在技术层面高度敏感、熟悉并长期致力于校园移动应用的信息化部门工作人员来说,创新并作用和实践于新的移动应用有着巨大空间,但额外的工作却面临着无法分担沉重的运维服务包袱,多做可能多错的尴尬境地,以至于浇灭了不少人的创新热情,只能亦步亦趋,被动配合。


清华大学长期开展移动应用领域研究的李贺武教授将这种情况评论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他曾策划研发了清华大学新型的校园移动应用平台“At Tsinghua”,他认为中国高校的移动应用一直处于需求与创新日益迫切,而研发与运维日益艰难的窘境。虽然道路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接入终端类型的巨变,导致校园移动应用的诗和远方必然会到来。


有别于传统“大而全”的桌面办公系统,移动应用追求的是“小而美”,通过对流程和功能的重塑,实现高效与便捷的服务。这就要求:


第一,不是简单的应用整合,而是对业务流程重塑,应先做减法,保留核心应用,再逐渐整合重塑;


第二,数据统一、数据驱动以及支撑数据决策,学校必须掌握数据,以深耕数据引领发展,以统一底层数据为目标生成体系和标准;


第三,通过构建生态来实现自我完善,鼓励用户参与,引导师生成为信息化建设的补充力量,共同研发产品并分享成果,这可能是移动校园或者智慧化校园美好的未来。


校园移动应用的更多可能


IPv6理论上近乎无限的IP地址,5G时代带来的高速移动网络,摩尔定律下越来越强的手机芯片和处理器,快速崛起的第三方社交、办公移动平台……都在将移动应用推向更为纵深的层次,并提供了更多可能。


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主任陈文智认为,高校应该借力现有互联网的一些技术成果,比如钉钉、微信等,快速搭建属于自己的应用生态。在这些工具之上,能够快速形成自己的业务优势,让业务可以快速地发展,以服务好师生。在现有阶段,高校需要推动自己的服务商快速转型到移动互联网,让高校业务能够始终保持领先,并给高校带来更大的帮助。



李贺武教授提到两点:一是智慧驱动。从数据分析到数据推断,进而知识获取到智能决策,构建在大数据基础上的人工智能将全面应用于移动应用和服务、科研和教学当中;二是虚实融合。移动终端将进一步使得现实社会和虚拟网络两个“平行世界”进行粘合,虚实融合技术将更多的应用于我们的现实教育和科研中,带来诸多颠覆性应用。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很多高校都在未来规划中将各类有线(光纤)、无线(wifi6)、蓝牙、5G等技术融入校园信息化建设当中,各类基础设施联动共享无疑将为高校移动应用的延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持。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将有更多的应用扩展到移动端,提升用户体验,使服务变得灵活快捷,为师生提供一体化的移动、智能、精细的服务,尤其是在学习、科研和服务各方面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本文刊载于《中国教育网络》杂志2020年5月刊,作者为本刊记者 王世新。


投稿、转载或合作,请联系:eduinfo@cernet.com


相关阅读

 案例分享丨疫情下,重新审视高校业务流程

 案例分享丨“微门户”助力校园抗“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