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众议:如何推进高校数据治理?

CERNET 中国教育网络 2022-11-21

高校数据治理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的工作?机制体制、技术路线、治理理念,都值得重点关注。这也体现出,数据治理对高校而言确实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挑战。想知道高校信息中心负责人们的看法吗?一起来看↓


康慨:通过持续产出

让管理者尝到甜头

康慨

 北京理工大学

■ 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


学校在进行数据治理时,可重点关注几个问题:

一是要有完善的基础平台,如主数据库、元数据管理系统、质量监控平台、数据交换平台等,并要选择可靠的软件公司作为合作伙伴;

二是要积极对自身团队进行建设,因为数据治理与业务结合得非常紧密,学校信息化人员要以做到既要懂技术又懂业务为目标;

三是要通过持续不断的成果产出,让领导、部门、学院尝到甜头,从而获得更大、更广泛的支持。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数据治理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做好长期迭代的准备,需要分阶段去实施推进。最好要避免求全求大的目标,边实践边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最后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量体裁衣。就像开发一个信息系统,首先一定要抓住核心的需求点,而不是一味追求大而全。

在方法上,有时需要通过应用场景倒逼数据治理工作。应用场景要真正能解决师生和业务部门关注的痛点问题,让师生拥有获得感。

田航:具体治理工作中需以人为本

田航

 重庆邮电大学

■ 信息化办公室主任


在具体的工作中,一定要重视 “人”的工作,有几点需要重点关注:

一是要立制度,对数据进行统筹管理,出台校级数据管理办法,让数据采集和共享有据可依;

二是要树意识,强调并注重数据意识的重要性,数据治理工作要想很好地推动,应当是由学校一把手亲自抓、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其中,提高数据共享意识;

三是要定期对各部门的信息化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营造数据共享氛围;

四是积极开展面向全校师生的职称评定、学生评奖评优、学生画像、贫困生预警等数据应用,提升数据的服务能力,通过应用让大家广泛感受数据治理的好处,从而推动数据治理工作不断发展。

薛静:加强师生培训提升数据意识

薛静

 西北工业大学

■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处长


数据治理难在量大面广难协调,以及传统习惯难改变。所谓传统习惯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不及时更新数据,不注重录入数据的质量;二是各部门习惯直接向师生而非数据中心要数据,导致师生反复填报,数据治理难以打开局面。

对此,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建立数据管理制度,落实主体责任。治标先治本,建立数据管理制度是落实数据管理和建设主体责任的关键,具体应包括数据是学校资产、数据的管理职责、数据共享程序、数据安全管理等内容;

二是信息化部门牵头协调,解决不确定问题。面对多数据源的数据,需要通过协商方式确定源头,这项工作只能由信息化部门牵头完成,这也是信息化部门管理功能的具体表现;

三是注重成果可视化,公开展示数据状况、共享情况,接受监督,倒逼治理。由于数据治理的治理进度、治理成果很难被用户感知,导致该项工作压力较大。建议尽量将工作量化展示,以有效缓解工作压力,并督促各责任单位加速治理工作,从而起到倒逼作用;

四是加强考核,建立数据治理报告制度。考核是数据治理的抓手,制定明确的考核体系,量化考核目标,可以有效引导各单位开展数据治理工作。而定期报告(如半月简报)数据治理进度,也可有效推动此项工作;

五是建立运维规范,强化日常维护。数据治理不是一次性工作,要形成相应的工作机制和工作规范,要求各单位、各专业的人员按照统一模式开展运维,确保正常运转下的数据采集质量;

六是加强培训,改变向师生要数据的习惯,而是按照需求有计划地提前进行数据收集。体外循环涉及部门众多,是数据治理的一个难点,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逐步改进。

郝志杰:明确数据权责,

建立数据应用闭环

郝志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信息化建设处处长


高校开展数据治理需要着重关注三个方面:

一是关注业务层面,要从学校的整体视角明确数据的资产属性,明确数据的“责、权、利”,建立“产生—使用—共享—反馈”的数据应用闭环;

二是关注技术层面,明晰数据范围,形成学校全域数据地图;提升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规范性、及时性、完整性、一致性、可用性,利用各类数据治理工具,搭建起可向全校提供更快速、更灵活、更便捷、更安全的数据服务框架;

三是关注应用导向,数据治理应让数据尽可能服务于决策,实现数据的增值。

王玉平:信息化系统的治理

是数据治理的保障

王玉平

 上海海事大学

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


数据治理需要重点关注信息化系统的治理、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支撑、数据责权及数据分析模型设计。

尤其要注意的是,信息化系统的治理是数据治理的保障。如果信息化系统处于无序建设的状态,那么数据治理只能是底层数据的归集,无法进行有效的管控。因此,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必须符合学校信息化顶层设计,必须遵循学校数据管理规范,才能为数据治理做好保障。

陈伟:应结合具体

业务场景,以点带面

陈伟

 东北财经大学

■ 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


数据治理不宜以专门项目形式开展,而应该结合具体业务场景,确定重点,以点带面,分别突破。以专项业务开展进行专项重点数据治理,以平台支撑、互联网思维模式再造,润物无声地完成日常数据治理工作。

国内高校对于开展数据治理的关注度比较高,但总体突破不大,需要克服三个层面的问题。

首先,全体行业从业者、相关管理人员要深刻认识数据作为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的资源属性,既要发掘数据价值、又要守住数据安全。深刻认识到数据治理对高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数据治理的效果体现在,一方面对传统业务数据平台进行赋能,通过提高数据质量,让体系运行更加顺畅;另一方面,能再造新的业务场景,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更深入地发现数据的价值,做以前无法做到的事情,如管理决策支持等。

其次,数据治理的内涵,强调的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数据治理过程中,学校顶层设计是数据治理能否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要规划好信息部门、业务部门、师生用户、社会、企业的不同角色,构造完整的数据生态。整个治理体系要形成从数据问题的发现、反馈、整改、应用的完整业务闭环,促进数据治理长效机制的形成。

最后,企业要创新数据治理产品设计思路、定位,以互联网思维、以用户思维重构整个数据治理产品体系,发挥新技术在数据治理产品设计中从支撑到引领的作用,形成与高校的良性互动,推动整个治理体系、系统的升级与再造。好的市场环境,需要管理部门、高校、企业形成良性互动,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杂志(11月刊)

采访、整理:朴艺娜、郑艺龙  

投稿、转载或合作,请联系:eduinfo@cernet.com


往期推荐

● 高校数据治理挑战与对策

● 啃下高校数据治理这块“硬骨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