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基建助推高校数字化转型

吴小平 中国教育网络 2023-11-11


信息化不是信息技术本身,而在于“化”,“化”的直接内涵就是业务与技术融合,其外在表现是业务模式创新、是业务流程再造、是组织形式变革、是责任权利再分配,直接成效是业务能力的提升。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在2020年提出信息化发展的数字变革模式(如图1所示),明确数字化发展通常经历三个阶段:数字化转换、数字化升级,以及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换是利用数字技术将信息从模拟格式转变为数字格式的过程;数字化升级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优化组织运作流程和信息管理的过程,包括流程自动化和流程精简化;数字化转型则聚焦于应用数字技术来对组织活动、流程、模式和能力等进行重新定义,以重塑组织的价值主张,构建发展新生态。


图1 信息化成熟度模型与数字化转型


1

教育数字化转型机遇


1.国家重视教育信息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部署的十大战略任务中纳入了信息化。信息化是完成其他战略任务的路径,直接服务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2.教育部部长部署信息化。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明确提出教育信息化的地位,即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明确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决心,即推进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有基础、有能力、有优势,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明确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方法,即方法重于技术、组织制度创新重于技术创新;明确要求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思路,即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示范引领、安全运行。这些关于信息化的表述可谓句句箴言。


3.教育新基建落实信息化。教育新基建是国家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战略举措。教育新基建中提出六大重点建设方向,为教育信息化的落实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4.疫情常态化防控是信息化发展的机遇。疫情防控期间,一方面,线上教学活动激增,对信息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依赖;另一方面,线上教学活动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也为信息化指明了改进方向。


2

教育新基建的实施


华中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中师大”)的数字化转型思路是以理念创新为先导,坚持育人为本,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着重推进信息技术与学校工作的全面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创新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教育教学过程才是真正的教育信息化。华中师大从最初的教材电子化、工具辅助和建机房,从模式创新、方法变革、内容创新、工具更新和评价创新等多维度的全面创新。教学层面整体实现从“新瓶装旧酒”到“新瓶酿新酒”的转变。具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着“把方法教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的理念,提出从“四个维度”全面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以学为主、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为主;课内外结合转变,以及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学时分布上,压缩课内学时;教学方式上,全面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研究型教学。


2.实现教学空间深度融合。华中师大注重线上与线下教学空间的融合,建成一批具有良好展示能力、丰富互动能力和智能分析能力的智慧教室;升级自主研发部署的云平台,实现各空间的连接与互动。


3.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华中师大根据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教学需要,重新定义教师角色和能力要求,构建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进阶标准,对不同类型教师开展针对性培训。


4.丰富优质教学资源供给。华中师大出台A、B、C三类数字课程资源规范,采用自建、共享、购置三种方式汇聚优质资源;以自主研发云平台为基础,提供课程共享接口;开通师范生毕业后两年网上攻读教育硕士通道。


5.创新教学方法,推广混合课堂教学。华中师大广泛推行讲授与研讨结合、线上与线下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翻转式课堂等新课堂教学形态快速发展,教师依托信息化环境和资源开展教学创新的主动性显著提升。


6.改革评价方式,开展基于数据的综合评价。华中师大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开展过程化评价,从学生在课内学习行为、在线作业研讨情况及测验考试情况等多渠道采集数据,为学情诊断、综合评价和学业规划提供支撑。


7.打造教育生态,探索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华中师大先后加入和打造了系列教育资源共享生态圈,如师范教育协同提质、武汉七校联盟、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两岸四地同步课堂、湖北教师教育联盟以及与武汉理工大学的战略合作等。


信息技术与管理和服务的融合创新


华中师大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管理和服务的融合创新,促进学校业务的流程化、服务的便捷化,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基于流程平台促进学校从职能型组织向流程型组织转变。推动“一张表”工程,构建了流程平台,减少师生重复填表、缩短审核周期、提高业务办理效率,提升师生的信息化获得感。


2.基于项目管理平台,促进学校管理向过程性管理转变。学校对重点工作进行任务分解,实现责任落实、进度安排到位,设置重点工作的关键节点,对进展滞后的工作开展督办。


3.学校积极利用数据驱动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精准化和精细化。学校基于商业智能平台完成十大主题域的数据分析,为各项业务中涉及评估、监管、规划和服务的智能提供了支撑。


4.学校通过重构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以“新生报到网络一体化”建设为例,自2013年起学校便开始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报到流程进行重新梳理,新生报道之前在线上完成宿舍及床位选择、生活用品及军训服装订购、接车时间、缴费等工作,到学校后大二学生志愿者接待新生。学校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流程再造,极大提升了新生报道体验,也极大减轻了学校的迎新压力。


5.信息化助力学习疫情常态化防控“精准施策”,通过改善网络条件、提升平台服务能力、优化管理服务方式,以及提高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能力,来保障疫情期间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正常运行。


升级公共IT基础设施,完善育人环境


华中师大推进教学支撑环境建设,建成一批具有良好展示能力、丰富互动能力和智能分析能力的智慧教室共141间,有力支撑了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的教学活动;建立数据中心机房,合理布局、节能环保、稳定可靠,为学校信息化的推进提供基础条件保障;升级校园网络,构建时时、处处可学的网络环境;升级全校地下通讯光缆系统,实现了管道、光纤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校园网络结构日趋合理(如图2所示)。


图2 华中师范大学校园网络拓扑结构


健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华中师大经过最近几年的网络安全建设工作,由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网络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网络安全运营体系等组成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实现了家底清、情况明,隐患可发现、能整改,有抗攻击和应急防范能力。


3

数字化转型举措


为促进数字化转型顺利开展,华中师大在解决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内驱力、业务能力、人员信息化素养、经费保障等方面采取了系列举措。


注重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


在华中师大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学校提出的发展战略是“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推进开放化,全面推进现代化”。关于推进现代化,学校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助推现代化,抢占教育信息化制高点,打造人工智能教育高峰,牢固确立人工智能教育潮流引领地位”。党代会大会报告中,将数字化转型纳入学校发展重点任务。信息化是学校战略的重要内容,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必要的内驱力。


信息化战略规划应与高校战略发展相适应,并服务于高校战略。为实施信息化战略,开展信息化工作,学校须从信息技术体系和治理体系这两个支撑面入手建设,解决当前信息化部门关注技术架构而导致IT治理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的问题。


为支撑学校发展战略,华中师大发布教育信息化2.0规划,实施教育教学创新行动计划;编制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分目标地落实“数字华师”建设愿景。


华中师大信息化规划基本原则为:育人为本、协调发展;目标引领、问题导向;数据驱动、融合创新;统筹推进、整合共享。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信息化文化


信息化的内驱力还需要学校各部门、各学院和广大师生输送。学校在激励、约束、培训和文化建设方面下了大功夫。


首先,建立信息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将信息化工作纳入到年度目标任务、面向师生提供信息化自主科研立项、对各部门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开展信息化工作评先评优。


其次,培育信息化文化。如开创性开展每年一届的教学文化节、教授午餐会、信息化工作推进会、座谈会等系列活动。


最后,开展信息化培训。成立教师教育学院,组织多批次的、多形态的面向教师的教学培训。上好新生研讨课,让学生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活动。


建立信息化经费保障和使用机制


信息化建设由学校信息化办公室统筹,经费统一管理,每年信息化经费约占学校预算的1.5%,使信息化经费具有持续性的保障,在经费上确保信息化永远在路上。学校发布了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化项目立项的决策机制,实现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如图3所示),提升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绩效,降低了信息化项目实施风险。


图3 信息化项目管控流程


充分利用学科平台支撑数字化转型


华中师大作为部属师范院校,在教育学、教育信息技术学、心理学等学科方面有深厚沉淀。学校成立了人工教育学部、科技部批复建立的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国家发改委批准成立的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这些学科平台为学校信息化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华中师大教学平台正是由以上学科中了解教育的信息技术教师自主开发的;智慧教室的设计也由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师完成;资源制作、评价等得到了相关专业的大力支持;针对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活动的培训,更是得到学科专业的大力支持。

作者:吴小平(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办公室)

投稿或合作,请联系:eduinfo@cernet.com

往期推荐

● 高校新基建挑战与规划

● 教育数字化丨抓住教育新基建契机

点击观看↓浙江大学智慧教室建设实践


欢迎分享、点赞、在看

积极留言还会有惊喜好礼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