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叶姓探秘(连载一):“英雄故里”大朗叶氏源自...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春日阳光明媚
大井头古村落的池塘
倒影着蓝天
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
别有一番风光
这一片土地历经七百年的沧桑,承载着大朗叶氏发展的历史脉络,是溯源大朗叶氏绕不开的一个宗族发源地。
叶氏图腾
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十月,当时大井头原址还是一片黄麻种植地,被称为“黄麻园”。
大朗三叶始祖叶刚(永青)携原配李氏与二子在黄麻园筑庐隐居。永青公是抗元英雄,在强敌面前曾退守大朗养精蓄锐,后来反攻江西失败而战死疆场。
永青公的子孙扎根大朗,大井头、长塘、圣堂叶姓后人皆是他的后代。现在大朗土话中的“陈叶六围”就包括了大井头、圣堂和长塘三地。明朝时,康隆公之七世孙叶恭保从茶山水步头迁居大朗,派衍了佛子凹、松柏朗、佛新等村叶姓。
为梳理历史,为后世子孙树立光辉榜样,日前《大朗周刊》记者走进了大井头、圣堂、长塘、佛子凹等叶氏族人聚居的村落,倾听叶氏长者讲述大朗叶氏的历史渊源和脉络。
本平台也由今天起,连载“大朗叶姓探秘”,许多未曾听闻的叶姓故事,即将浮出水面,敬请垂注。
叶姓在大朗繁衍七百载,人数约为一万四千人,已经成为大朗第一大姓。大朗也成为了东莞叶姓最为集中的城镇之一。
大朗叶氏秉承先祖家风,尚武习武,修文重教,涌现了一批仁人志士,大朗叶姓的聚居地也被誉为“英雄的故里”。
(大井头叶氏宗祠)
大井头叶氏宗祠绿树成荫,群屋环绕,村中老人在此养老怡情。宗祠大门两侧,每年都固定贴着同一副大大的对联:“名留密院,威镇军门”。
这副对联格局非凡,气势甚大,“密院”、“军门”皆指治国枢要机构,敢用这样资格自称的宗祠并不多见。
这幅对联浓缩大朗叶姓的两位关键先祖,分别是叶颙和叶刚,皆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叶颙(1100—1167)
上联讲的就是叶姓入粤始祖叶颙正简公,在朝为官三十多年,官至尚书左仆射兼枢密院使,被称为“南宋左丞相”,一直深得皇上信任,名垂青史;
下联讲的是大朗三叶(大井头、圣堂、长塘)的先祖叶刚永青公,曾助名将熊飞起兵抗元,怒斩元将姚文虎于铜岭,后为宋端宗特授督府职,提督江西一方军务,助文天祥反攻元兵,威名远震。
从抗元英雄叶刚到近代的孙中山革命同盟会成员、大元帅金库长叶汝寿,大朗叶氏在中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鼎鼎大名的人物,在保家卫国的征程上前赴后继。
“叶姓最初并非姓‘叶’,而是姓‘沈’,所以后世叶姓家谱常有‘沈叶同宗’之说。”熟悉村史的大井头老人叶根祥说,民间更有“叶沈不分”、“叶皮沈骨”之说。
在叶氏族谱的封面通常放着《始祖叶公像》的画像,他实质上是春秋时楚国贵族沈诸梁,字子高,是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之子才能出众,被楚惠王任派到河南南阳叶邑作行政长官。因楚国称县尹为“公”,故称“叶公”。
其实沈诸梁就是成语“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叶公是否真的好龙的史实有待考证。不过根据历史记载,叶公治叶邑期间,励精图治,兴水利、劝农桑,组织群众修筑了东、西二陂,蓄水浇田,是有口皆碑的好官。
叶公被尊奉为全世界叶氏的姓始祖,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天下所有叶姓人的共同姓氏标记——“叶”,源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的叶县(叶邑)。
(叶氏旧宗谱)
后代叶姓人郡望为“南阳郡”,总堂号为“南阳堂”,自称为南阳叶姓,族谱之中所记是“东鲁家风远,南阳世泽长”。
自叶公之后,历史上出现了大规模的南迁大潮,叶氏族人逐渐南迁至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份。如今叶姓也主要集中在粤、闽、台、浙等地区。
(叶氏分布)
广东乃叶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叶姓总人口的23%,全国叶姓人口最多的县(龙门县)和最多的市(东莞市)都在广东,可见广东叶姓人口的密集。
据统计,东莞有9万多叶姓人。大朗是东莞叶姓较集中的两个镇之一(另一个是道滘镇),人口有一万四千多人。
为什么广东叶姓如此密集?离不开一个重要人物——广东叶姓开基始祖叶颙正简公。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叶颙原籍是福建仙游人,他25岁就考取进士,次年被委任南海县主簿,可谓年轻有为,意气风发。叶颙一生清廉忠介,不畏权贵,刚直不阿,官拜丞相一职,在朝多年,深受皇帝信任。
后来,他辞官归乡,始终念及南海故土,于是他定居南海大辅堡,所定居的村落名叫颜峰村,叶姓子孙就在南海繁衍生息。
值得一提的是,叶颙七个儿子皆中进士,所以至今流传着“一门八进士”传奇,此后几百年无人能出其右。
他的儿子主要宦游两广等地为官,逐渐开枝散叶,发展为巨姓望族。如今广东叶氏九成都是叶正简的后裔,还有一部分是梅州叶大经的后裔。
南海因此被列为广东叶姓的宗族群望。南海大沥颜峰村修有正简公大祠堂,每年接受叶姓子孙拜祭不计其数。
“叶姓探秘”下次预告
【大朗叶氏探秘·连载二】
明晚,肥编将跟大家一起探寻:叶姓如何跟大朗结缘,以及“威镇军门”的大朗叶姓始祖是如何屡建奇功,内容相当精彩,敬请垂注哦...
— 終 —
来源:《大朗周刊》叶惠涛,吴沃根
编辑:老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