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彩实录 | 《论自由》读讨会
读讨
地图
网页
应用
更多
关键词:《论自由》读讨会
导语一则
老师领读
读讨总结
2018年11月23日19时30分许,西北政法大学《西部法苑》编辑部读书讨论会于致知楼三楼305教室如期举行。本次讨论读物为《论自由》,整本书的内容都列入讨论范围内。
本期读讨,我们有幸邀请到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葛昕老师来为我们主持读讨。本次读讨分为两个环节,首先是大家对这本书各章节的总结和看法,第二部分是由葛昕老师带领大家进行重点问题的探讨。限于篇幅,我们将以第二部分为重点展示内容。
壹
🔶 前言
首先,葛昕老师以最近的热点事件为例,引出社会对以“言论自由、行为自由、思想自由”为名实施的行为的包容限度的问题。
第一,中国网信办惩处9800个自媒体公众号;第二,瑞典外交部以“瑞典国民的言论自由”回应辱华视频;第三,法国一男子声称言论自由,24小时内给总统打了200多个电话。
通过对上述热点事件的分析启迪我们关于“自由的限度”的思考。一方面言论自由是我们的追求,另一方面行为必须要受到一定的约束,那么如今“言论自由”和“规范社会秩序”的红线又应该怎样划分?我们现在的红线是否还应停留在200年前密尔所处的时代?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这条红线应该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每一代人都有读《论自由》义务和需求。
那我们应该怎样合理的追求自由呢?
想要追求自由就必须先关注政治。在伊拉克、利比亚和印度,人民可以拥有绝对充分的言论自由,但有多少人愿意去这些地方追求自由呢?扪心自问:我们在追求自由的时候究竟在追求什么呢?是自由本身吗?美国学者亨廷顿有一本著作——《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书中表明人类追求的无非两样——秩序和自由。但当秩序的和自由不可兼得时,我们爱秩序胜过爱自由。原因自不待言。
接下来,葛昕老师步步引导大家:何为政治?我们为何要关心政治?
贰
🔶 自由与政治
一、何为政治?
政治就是利益,是与我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东西。学者拉斯基曾说过:“政治就是:谁、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获得什么东西的过程”。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是利益的分配过程。
二、我们应该关心政治的原因在于:
一方面,政治高度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日本学者加滕杰的《政治与人》中说:一方面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政治化,体现为三个方面:
政治支配对象的扩大——国家征税;
政治渗入生活——国家的福利保障;
政治扩展到各个领域——奥运会中为国家争光、电影金马奖。
但另一方面,人们对政治依旧存在冷漠化。
从人们的内心想法来看:一是无暇顾及家国天下;二是人们惯性思维认为从事政治的人不是善人。
从外部坏境来看,一是政治比较复杂,但如今在快餐主义时代,人们不愿意花费时间来了解政治;二是政治比较官僚化,真正能参与到政治核心或重要部分的门槛较高,并多少伴有歧视;三是娱乐至死的舆论导向,舆论并没有将其引导到民众的切身利益。
叁
三、为何人们需要政治?
首先,政治是关于人与人的问题。人通过社会分工和互相帮助包容才能生存下来。政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多样性和矛盾性,确保我们能活在一起也能活出自己!
其次,政治是关于人与权利的问题。当我们需要活出自己时,就需要规则来确保实施。而这种规则恰好又是权利的源泉。
但加滕杰说,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政治,政治才能变好。“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所以希望大家能多关心政治,这也是关心我们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切身利益的基本表现。
四、我们需要政治,也需要了解政治的边界应该划在哪里?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将问题转化为——政府的边界应该划在哪里?以下有三种划分的观点:
(1)政府政治观划分出公域与私域。
(2)非政府政治观认为,政党和利益集团也应划入公域范围。
(3)广义政治观则认为,除了家庭生活外,其余的都是公域范围。
五、自由和政治的关系是什么?
政治是自由的核心问题。在西方,基督徒认为:政治是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私有财产和个人主义这三项自由不受侵犯。如此,他们才有资格向上帝赎罪。如果政府侵犯了公民的这三项自由,与信仰的上帝作对,那这个政府就应该被推翻——合理推翻。
肆
🔶 自由离不开权利和民主
首先,当我们在谈论人和人之间关系、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时,其实都是在谈论一个问题——追求自由和权利的关系,这里的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权利。美国学者的马歇尔《公民身份和社会阶层》,将公民权利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早期的公民权利——言论自由,迁徙自由,它来自资产阶级与贵族斗争的胜利;
二是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成果,代表了大众权利;
三是公民的社会权利——社会福利保障,人们在政治权利的基础上,还要求优美的生存环境。
其次,当我们谈论自由时,也必定也离不开民主。民主最原始的含义是统治归于人民。台湾学者周保松曾说:民主就是一人一票和主权在民。但美国既不是多党制不是普选制,它的每人一票也不等值,那为何美国还是被称为民主灯塔国家?这就要讨论到民主需要的标准。
(一)民主需要的条件:
美国学者李普赛特的《政治人》一书中曾说:
一是民主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合法性和良治;合法性是指人民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给政府多次授权统治,并且民主要求政府进行良性统治。
二是民主政府的基础应当是人民代表制,并且能对经济及行政机构作有效地控制。
通过对比古代民主——雅典的直接民主和现代民主——代议制间接民主,我们可以发现:
雅典直接民主制——对“民”的身份有限制,且私人生活从属于公共事务和公共的善,公域和私域没有界限。而代议制间接民主——人民通过对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进行重复多次授权来实现对国家的最终控制权。
(二)怎样做到现代民主呢?
杨光斌在《让民主归位》一书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是要法治民主。民主的前提要有法制,坚持依法治国;
二是要坚持分权民主。政府要简政放权,向社会放权,向人民放权;
三是要坚持选举民主。杨光斌说,按照这样的步骤来讲,可以自豪的说,中国就是在走民主道路。
伍
🔶 《论自由》思维导图及框架分析
关于读书方法,葛昕老师认为,思维导图是一种十分实用的读书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本书的结构框架,还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思维,并迅速地、较为准确地梳理出文章主线。 本次,葛老师从不同的角度为本书做了两个思维导图,现重点讲述其中一个,架构如下:
本书大致分为——立场的定调、思想自由、行动自由、可能的限制和实际的应用这五个方面。
(一)密尔对于本书的立场的定调是:对自由的限制和对自由的坚持。
第一点:对自由的限制有哪些呢?——从中世纪的专制主义,后来变成多数人的暴政,再到结构暴力(社会机制)即人性——人总是倾向于压制与自己不同的意见。
这些因素往往通过法律、舆论和宗教来阻挡我们去追求自由,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舆论成为了最大的阻碍。
(1)法律在逐步保障自由——出版自由的事实最早出现在英国。
一是因为英国的法律成熟,13世纪就出现了大宪章;二是因为经过先辈哲人对自由的充分论证,英国稳定的政治架构已经对出版自由有足够的共识。但是今天,干涉自由的最大阻碍来自于公众舆论。
(2)宗教改革后,宗教的宽容精神逐步提高。
最大的阻碍变成了结构暴力即舆论,这种结构暴力无时无刻不约束着人们,像是套在我们身上的枷锁。
而舆论往往由强势群体进行主导,密尔认为,只有当自由损害了他人和社会利益,舆论才有正当的理由出面约束,并且这种约束有一种例外——种族自身尚可被视为未成年的落后的可以忽略不计。而自由具体包括了:意识自由、品味和志趣自由和个人联合的自由。
第二点:但在这些情况下,人民没有放弃对自由的坚守,依旧坚持了自己的民主价值。
陆
(二)坚持思想自由 。在限制自由的前提下,人民首先选择了坚持思想自由。我觉得本节最出彩的地方就在于——思考为什么要坚持思想自由。
密尔认为坚持言论自由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由于理论和时代的局限性,现在这些被压迫的思想可能是真理;
二是主流思想是真的也不能成为停止辩论的理由。因为真理是相对的,必须要可证伪才能持续存在发展,否则这种思想就会丧失感染力,趋于萎缩死亡,而只有在辩论中真理才能存在。
所以绝不能轻易压制某一种思想,即便为假也要发表,即便为真也要辩论。
密尔还强调了公共讨论的道德——言论自由的技巧性。非主流的观点要以低调的姿态进入言论市场,声势浩大的往往容易夭折。但主流意见也应该有容忍度。只有言论自由,才能独立思考,即有德性。规范表达让反对者有听取的可能也是一种技巧,不可以强词夺理。
坚持言论自由的意义
通过保持言论开放,让各种观点进行竞争,把敌人变成竞争者——我们实现获得真理和自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如果本末倒置,把言论开放作为目的和真理,而把追求自由固化成为手段,那么自由主义也就变得腐败。
柒
(三)坚持行动自由。密尔认为,人的思想和行动是统一的,思想上自由了,那行动上也要自由。那行动自由的价值和意义怎样体现?——只有让人们在行动上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才会开心愉悦,由此他们为社会做善事,贡献自己的价值的可能性才会更大。
(四)自由可能出现的限制——处理好自私与兼爱的关系。在现代社会我们一直面临着一个老大难的问题——精致的利己主义和公共精神的缺失。首先,精致的利己主义并没有错,但是麻烦的是公共精神没有了。所以我们应该去平衡精致的利己主义与公共精神之间的关系,确保两者平衡发展。
(五)最后密尔给出了几个实际应用的案例:
关于如何保障自由和如何限制自由。他提出两个原则:一是只要不干涉他人,就应该受到保障;二是只要干涉到他人,侵害到他人,就应该受到惩罚。
并列举了几种政府和社会可以干涉情况:预防犯罪与意外、有害风化的行为、有背最佳利益的行为、不良契约和教育问题。
密尔还尤其反对政府“热心肠”——反对政府以人民的名义包揽一切。密尔认为有三点警惕:
(1)做某件事有没有好处,取决于个人,个人才是其最佳利益的批判者;
(2)并且,通过对事情的判断选择,可以训练个人的心智德性;
(3)不必要地增加和扩大政府权力是一种祸患。
捌
🔶 读书笔记的制作&书籍推荐
讲座结束,葛昕老师还给大家分享了他自己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笔记的右半部分,我一般习惯用来做书籍的思维导图,在左边的绿色部分就是我摘抄的该书比较精彩的段落句子;蓝色的就是我的发散观点,就是我在读别的书时,跟它有联系的观点,不论是意见相左还是相同,我都会把它补充上去进行对比参考。”
按这样的步骤来做一次笔记,那大家以后就可以快速定位到本书的观点,对以后大家快速回忆和写论文等等,都是十分有好处的。
看了这么精彩的讲座,小编还为大家整理了本次讲座中葛昕老师所讲述到的和老师精心推荐的书籍目录:
书名
作者
《政治与人》
加藤节
《政治人》
(美)马丁·李普塞特
《东方专制主义》
魏特夫
《中国的自由传统》
狄百瑞
《中国的自由传统》
吴钩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邦雅曼•贡斯当
《代议制政府》
约翰·密尔
《社会契约论》
卢梭
《理想国》
柏拉图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熊彼特
《民主四讲》
王绍光
《从古代雅典到今天的宪政史 》
斯科特
《让民主归位》
杨光斌
《民主:危机与新生》
保罗·金斯伯格
《自由·平等·博爱》
詹姆斯·斯蒂芬
《反对自由主义》
约翰·凯克斯
《政治的概念》
卡尔·施米特
✴黑色字体加粗的书籍为老师重点推荐阅读的书籍
最后,主持人对葛昕老师的莅临领读表示了感谢。葛昕老师还劝勉各位同学要珍惜现在的读书时光,并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为自己充电,坚持提高并完善自我。感谢葛昕老师,期待我们下一次读书讨论会能够更加精彩!
以思想之自由
求学术之创新
我们期待听见您的声音
如有不同意见
欢迎您来稿、写留言
或直接参加我们的读书讨论会
往期精彩回顾
编辑 | 沈诗慧
审核 | 谭雪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