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高法:醉驾入刑有望松动 情节轻微或可免刑责

2017-05-15 四川日报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的共识。


从2013年开始,在“醉驾一律入刑”的高压态势下,酒后开车的司机少了很多,醉驾数量逐年大幅度减少,醉驾造成的伤害也大大减少。


但近日,最高法新出台的指导意见引起人们的关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公布,《意见》对醉驾情节轻微的情况提出如下表述: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予定罪处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这个“情节显著轻微”如何解释?


省社科院司法研究所所长、刑法教授韩旭说,情节显著轻微应包括酒精含量没有过分高于醉驾标准、没有发生交通事故、没有阻碍检查、认罪态度好等情形。


据了解,该指导意见自5月1日起开始试行。




这个消息在网上引起了较大的关注,大部分网友认为“醉驾一律入刑”听起来虽然残酷了点,但有利于交通安全。



@海蓝不见鹿:我爸因为开车,自觉不喝酒,有人劝酒说一句开车,对方就不劝了,这都是好事。真松动,以后人劝酒说一句哎呀只要不出事就没关系,劝酒“文化”不就又开始肆虐了?


@般若者V:这样只会让存在侥幸心理的人越来越多!对于酒驾这种事,只能中从重处罚!!


@汝小湖:高压之下还屡禁不止呢,为什么要松动??


@薛老板隔壁仙女:不同意!!喝了酒还开车就是明显的不去设想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或者是明知可能发生的后果下故意而为之!!!一个成年人必须有预判行为可能造成后果的能力!!酒驾醉驾必须严惩!!


@伟博618:又来个“概念模糊”,危害多大叫事大?怎么叫事小?喝酒了就判!!!



那么,我们来详细看一下关于最高法《量刑指导意见(二)》的专家解读,“情节显著轻微”到底包括哪些情况?



变化 情节轻微可免于刑事处罚


最高法近日出台的《量刑指导意见(二)》明确: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应当综合考虑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机动车类型、车辆行驶道路、行车速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以及认罪悔罪等情况,准确定罪量刑。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予定罪处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指导意见还规定,各高级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而试点时间为今年5月至10月,为期半年。根据试点情况,将适时在全国法院推行。


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以前关于“醉酒驾驶”的处罚标准。



2011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提出,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2013年12月,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在联合发布的司法解释中明确了醉驾标准,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达到醉驾的,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也就是说,按照此次司法解释,“醉驾,将一律入刑”



对比来看,此次最高法出台的《量刑指导意见(二)》对于“醉驾一律入刑”有所松动,某些情况下可免刑事处罚,甚至有不处罚的情况。



解读 挪车应酌情不作犯罪处理


14日,四川省社科院刑法教授韩旭说,他最近也注意到了最高法的这一新规,但尚未正式对外公布。


在学界,关于“醉驾是否一律要入刑”就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打击面过广,一种则坚持认为醉驾应该入刑。据韩教授了解,在很多地方检察院,醉驾案件的数量已经排名前三,有些检察院的案件量已经是第一


韩旭说,今年1月,浙江、上海、江苏先后出台关于醉驾案件办理的最新规定,之后,重庆也有跟进。新规中明确,惩治“醉驾”犯罪,要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部分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如:对于醉酒在广场、公共停车场等公众通行的场所挪动车位的,或者由他人驾驶至居民小区门口后接替驾驶进入居民小区的,或者驾驶出公共停车场、居民小区后即交由他人驾驶的,可以不作为犯罪处理。


“我们也正在着手对四川省的醉驾进行专题研究。”韩旭说,他个人认为,醉驾一律入刑确实打击面过广,像醉酒轻微然后挪车的情况,就不应该等同于其他严重的醉驾行为。另外,酒精浓度也存在着一定个体差异。比如,在国外一些国家,就不单是用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作为处罚依据,还会让驾驶员写字、走路等,综合判断该驾驶员的醉驾程度。


“下一步,我们将把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提交到四川省高院。”韩旭说,通过这种方式建议四川也跟进最高法出台的这一新规。



观点 标准认定还需要出台细则


韩旭认为,针对这一新规,从司法实践来说,最难的就是这个“情节轻微”和“显著轻微”的认定,一旦把握不好,可能就会在醉驾一律入刑上打开缺口,从而导致人情案的出现。因此,下一步,应该结合司法实践明确这两种情况的具体标准。


四川律盾律师事务所李平也认为,从现有的司法实践来看,“醉驾一律入刑”确实存在打击面过广的情况,这一规定的出台并非否定了醉驾入刑,而是在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坚持了宽严相济的形势政策,细化了醉驾的各种具体情形,反倒让法律更有威严。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易胜华则显得更为乐观。《量刑指导意见(二)》并没有让醉驾从《刑法》条文中删除,醉驾仍然是违法犯罪行为,不会有人去以身试法,所以震慑作用仍然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法律出现松动,正是司法机关结合司法实践和案例得出的结论。


“醉驾一律入刑”能不能松动?


有人认为完全不能松,避免有人产生侥幸心理,从而引发更大的危害;但也有人认为像挪车这样的事儿,完全没有产生事故,应该减轻或者避免处罚。


你怎么看?欢迎“写留言”说出你的观点!


猜你还想看

紧急扩散!勒索病毒出现变种,周一上班先拔网线再开电脑!

与北京同频!“一带一路”与四川,你想知道的都在这了!

段子成真!真有四川人去丹麦挖生蚝,一天300斤!还现场烧烤!


综合:封面新闻、贵阳晚报等

本文编辑:文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