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造假!107篇中国论文被国外杂志撤稿,调查结果公布!
7月27日下午,科技部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了《肿瘤生物学》集中撤稿调查处理情况:
这次107篇遭撤稿论文共涉及作者521人,其中11人无过错,486人不同程度存在过错,相关单位正在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昨天下午,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代表联合工作组,向各新闻媒体记者通报了《肿瘤生物学》集中撤稿事件彻查处理总体情况和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1
事件回顾今年4月,世界著名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在发表了一篇撤稿声明,宣布撤回107篇发表在期刊《肿瘤生物学》(该期刊曾是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旗下期刊)上的医学论文,而这些论文的主要作者都来自中国。
全名单请戳:
事情发生后,引发各界对学术公信力与科学精神的讨论。
2
调查结果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表示:撤稿事件发生以来,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打出了系列“组合拳”。
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按照工作部署、彻查规范、核查程序、处理尺度和工作进度的“五统一”,对撤稿论文逐一彻查、甄别责任、严肃处理。
1、共涉及521名作者 486人存在过错
这107篇论文共涉及作者521人,其中11人无过错,486人不同程度存在过错(这486人中,102人为主要责任人,70人为次要责任人,314人没有参与造假),其他尚待查实的24人将按程序先纳入科研诚信“观察名单”。
2、107篇被撤稿论文中101篇存在虚假同行评审造假问题
经核查,107篇论文中,有2篇论文系《肿瘤生物学》重复发表;1篇系《肿瘤生物学》期刊自身错误撤稿,作者没有过错,《肿瘤生物学》已公开澄清。
101篇存在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的问题,其中95篇由第三方机构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6篇由作者自行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
这101篇论文中,有12篇系向第三方机构购买;其余的89篇由作者完成,经学术评议认定,其中的9篇存在内容造假,其他80篇系作者完成、内容未造假。
知识链接:同行评审
同行评审也就是评审人评审,是国际论文录用的重要环节。按照施普林格的论文接受规则,作者投稿之后,编辑会安排评审人就论文的科学严谨性,做评审和评价,这些评审人,也是各个领域的专家,专家以报告形式提供给期刊,之后编辑决定是不是发表。
3
处理结果
1、对376人形成明确处理意见
据悉,已完成事实材料和处理意见与各责任人“两见面”程序、形成明确处理意见的76篇论文的有关情况。
各涉事作者所在单位正在按照统一的处理规则,区分涉事作者参与论文造假的事实情况和具体情节,依据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对涉事作者进行处理。
监督司司长贺德方介绍:
这76篇论文涉及376人,各涉事作者所在单位已经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意见,正在抓紧履行相关程序,对各责任人作出:
取消一定期限承担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
晋升职务职称等资格,
追回所承担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经费,
撤销获得的科技奖励、学术奖励、荣誉称号等处理决定。
还将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和其他相应处理。
有关具体处理情况将在本单位网站予以公布。对其他被撤稿论文的涉事作者,所在单位也要抓紧完成处理意见与责任人见面程序,尽快作出处理决定。
2、科技部、工程院暂停涉事人员相应资格
依据有关单位对撤稿论文的调查情况,科技部已暂停了21名涉事作者参加的20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的立项程序,待责任确定后,对无过错作者的项目将恢复立项程序。
自然科学基金会对将撤稿论文作为研究工作基础列入2017年度科学基金申请书中的51个项目采取了终止项目评审的措施。工程院暂停了1名涉事作者的院士候选人资格。
4
把治理学术造假纳入法治轨道
针对后续如何防范类似行为重演,需要将治理学术造假纳入法治轨道。
贺德方表示:
要立足标本兼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学术生态。
有关部门正抓紧制定更加严厉的处理规则,开展对学术造假的法律惩戒研究,把治理学术造假纳入法治轨道。
组织开展学术期刊预警制度研究,年内将发布预警监测相关期刊名单。
推动大学、科研机构等建立完善的学术管理制度,对科研人员学术成长轨迹和学术水平进行跟踪评价,对重要学术成果发表加强审核和学术把关。
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职称改革,启动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临床医生职称评价改革试点相关工作。
学术公信与科学精神,需要坚守的,需要维护,望此类事件不要再发生!
猜你还想看
不再扰民!四川规定居民楼学校200米内跳广场舞,最高罚2000!
综合新华社、中国青年报
实习编辑: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