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揪心!只用了13年,它们就被中国食客吃到濒临灭绝……

2017-12-08 四川日报


12月5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官网宣布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黄胸鹀[wú](俗称“禾花雀”)的评级从“濒危”升为“极危”。


13年前,黄胸鹀还属于“无危”状态。“极危”,意味着其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灭绝的机率非常高。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官网公开的信息称,在中国,为食用而对黄胸鹀进行的非法诱捕是主要威胁。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13年从“无危”到“极危”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编制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是一项将物种受威胁程度依次分为6个等级的名录,分别为:无危、近危、易危、濒危、极危、野外灭绝。


13年前,黄胸鹀的评级还是“无危”。根据红色名录官网公布的信息,2004年,黄胸鹀由“无危”改为“近危”,2008年“易危”,2013年“濒危”,到本月5日变为“极危”。


“极危”,距离下一级“野外灭绝”只剩一步之遥。

(图片作者:@SONGJY2010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称,此次黄胸鹀的升级是因为“观测显示,黄胸鹀的全球物种减少速度大大高于此前的预期,这一点在过去11年间尤甚。”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坦言,除了农业活动和栖息地受影响等因素外,黄胸鹀物种数量大幅减少的主因是人类为了食用黄胸鹀而进行的过度捕猎:大量黄胸鹀被用鸟网捕捉后,煮熟并以“麻雀”或“稻鸟”的形式出售。


这种做法以前只限于中国南方的一小部分地区,但现在变得更加普遍和流行,捕鸟者现在必须广泛活动才能获得足够的黄胸鹀。尽管1997年中国政府禁止了黄胸鹀买卖,但仍有数额巨大的交易在私下里进行。


疯狂的捕杀


被渔网捕捉到的黄胸鹀(来源:北青报)


黄胸鹀属小型鸣禽。每年8月开始,它和它的同胞会从西伯利亚到中国东北的漫长地带起飞,一路南下迁徙到中国的南方乃至东南亚地区,行程可达4000公里以上。


漫长迁徙并不顺利。很多追逐暴利的人会在山里田间架设鸟网,部分鸟网长达数公里,一旦黄胸鹀被鸟网挂住就难以逃脱。这些被抓住的黄胸鹀往往会以另一种方式抵达预定的终点:鸟贩将其催肥闷死后,装箱运往南方,在那里,它们会出现在餐桌上,成为人们口中的大补的“天上人参”。


一位曾经参与捕猎黄胸鹀的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黄胸鹀从10年前一天能抓50多只,下降到如今两三天只能抓到一两只,捕鸟成风的背后是暴利作祟,为了出售的品相,贩鸟者会将捕获的黄胸鹀活活闷死。


资料显示,过去几年中破获的非法贩卖、运输、饲养黄胸鹀案件中,不乏涉及数千乃至数万只黄胸鹀的案例。


几元就能买它们的生命?


今年8月31日,被查获的一处黄胸鹀催肥窝点(来源:北青报)


据了解,黄胸鹀最贵的时候,收鸟的人要花21元才能收到一只,“一张鸟网的价格也就是15元钱,捕到一只黄胸鹀几乎就回本了。从收购到卖去南方,一只黄胸鹀的价格要翻3倍。”


随着黄胸鹀保护级别的上升,一盘黄胸鹀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在广东一些餐厅,只有熟客才能吃到。


一位广州护鸟志愿者告诉北青报记者,黄胸鹀在广州市场上的价格近几年不断攀升,此前一些餐厅甚至会公然叫卖黄胸鹀,后来经过几次打击行动,很少有餐厅会把黄胸鹀写在菜单上公开卖了,而是改头换面。


“黄胸鹀又被叫作禾花雀,一些餐厅就在菜单上用‘荷叶’指代禾花雀,一般一只禾花雀可以卖到60多元钱,一盘子上12只。所以你看到有的餐厅一道以‘荷叶’为主题的菜要价700多元钱,就可以判断卖的是黄胸鹀了。这种菜也只有有钱的人才吃得起。”


民间流传的“天上人参”


资料图:黄胸鹀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民间流传着黄胸鹀是“天上人参”,能壮筋骨、通经络,壮阳补肾,冬季进食有大补功能,这也使它面临着灭种的危险。


多名熟悉黄胸鹀的鸟类专家表示,“从清代开始,广东的文献中就有将禾花雀作为食物的记录。但以前人们捕食的数量不大,直到上世纪90年代,食用禾花雀一度成风,很快广东本地的禾花雀就供不应求了。”


据公开资料显示,2000到2013年,仅媒体报道的查获捕杀禾花雀的案例就有28宗,最多时,广州和韶关查获的被捕杀禾花雀数量达到10万多只。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告诉北青报记者:


所谓的“天上人参”,只是传说而已,没有任何科学依据,黄胸鹀的营养价值与鹌鹑、鸽子差不多。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黄胸鹀属于候鸟,可能和不同地域的鸟类接触,捕捉、宰杀、食用这类飞鸟,增加了感染不明病毒的风险。


此外,黄胸鹀体内的一些寄生虫在烹煮不彻底的情况下可能进入人类体内。最后,这类野鸟都是通过非法手段捕获的,其捕获手段不排除使用毒饵,此前曾有人类食用用毒饵捕获的野鸟后中毒的案例。“食用来历不明的野鸟,徒增食品安全风险,不可取。”


■网友声音


@华美极乐鸟: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小女子25:好好看看这美丽的小鸟吧,或许以后只能在博物馆里见了。
@自种天然:若干年前还成群结队飞舞于田野间的禾花雀,转瞬间就只能在图片中去认识了…野生动物们的厄运,何时是尽头?
@美丽_爱_成功:这么小一只鸟 能有多少肉能让他们吃吃吃!!
@涛葛哥:别等到极危才知道保护…………


被人们迫害到“濒临灭绝”的动物


穿山甲。资料图/中新网


▲穿山甲


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广西等地,由于穿山甲鳞片具有药用价值,一直以来遭到大肆捕杀,现已濒临灭绝。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官方微博


▲海南长臂猿


仅生存在海南霸王岭原始热带雨林中,由于捕杀和生态破坏等因素,一度濒临灭绝。


资料图。普氏野马群。来源/中新网


▲普氏野马


是世界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马,目前全世界仅存一千多匹。由于过度猎捕、畜牧业迅速发展等人类经济活动对栖息地的破坏,普氏野马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并濒临灭绝。


(资料图片)


▲苏眉鱼


中文学名为波纹唇鱼,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海诸岛及台湾附近海域。由于其肉质鲜美,遭到过度捕捞,短短几年时间,野生苏眉鱼已成濒临绝种,世界自然基金会将其列为10种濒临灭绝的生物。




“千斤腊子(中华鲟)万斤象(白鲟),黄排(胭脂鱼)大了不像样”,这句话曾用来形容长江物种资源的丰饶。


可是现如今,白鲟已经多年难觅踪迹,白鱀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以中华鲟、江豚为代表的长江旗舰物种,受环境污染、水利工程建设、滥捕滥捞、误捕误捞、航运发展等因素影响,种群数量正逐年大幅度减少,濒临灭绝。


而这些,还仅仅是冰山一角……


据法新社报道,据2016年出炉的世界第一份野生动物评估报告,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大约300种野生哺乳动物,因为人类对“野味”的喜爱,正逐渐濒临灭绝。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中国是美食大国,随便一种食材,便可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每当哪个国家出现物种入侵危机,诸如美国的亚洲鲤鱼、丹麦的太平洋生蚝等泛滥成灾,网上就会掀起中国人组团去吃的段子,甚至扬言要将其吃到濒危、灭绝。虽然只是不靠谱的段子,但还是彰显出中国“吃货”的战斗力。


但是,会吃并不意味着任何物种都是可以食用的。就如一段公益广告中所说:


作为一名父亲,我希望我们的孩子不只是从图片中看到犀牛;


我希望我们的孩子有机会与鲨鱼游泳,而不是食用鱼翅羹;


我希望我的孩子有机会在野外看到大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1482m57j9&width=500&height=375&auto=0


保护野生动物,已成为全人类的使命和责任,这不仅仅需要法律的支持,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拒绝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让它们回归于自然,便是我们对它们最好的保护。




仅仅13年前

黄胸鹀还被评定为“无危”

如今已被人们大肆捕食

吃成“极危”……


如果你不希望

以后只能在图片中

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

请转发周知

从自己做起

并告诉身边的朋友:

拒绝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猜你还想看

2017四川企业100强榜单出炉,快看你所在的企业排第几?

四川最美高校图书馆大PK!快来为你的学校疯狂打call吧!

可怕!倒卖个人信息的内鬼,就在你的身边!



综合北青报、新华社、中新网、新浪微博

编辑:陈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