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读 | 年轻人,真的“佛系”了吗 ?

2017-12-13 四川日报


这两天,翻开朋友圈,被“佛系”的90后刷了屏。


网友总结出佛系粉丝、佛系员工、佛系甲方甚至佛性前任。甚至考试、恋爱、健身、网购等行为也找到了“佛系”的方式。

 

什么是“佛系”?举个两个简单例子,大家感受一下。


“佛系员工”:被描绘成“交代下来的任务从不推辞,但是也绝对不会给自己揽工作;工作质量永远保证合格,但从来不会有惊喜”。


“佛系恋爱”:是“不温不火,不会夺命追魂call,主要相处方式就是一周一两次见面”。


 

怎么看这样的“佛系”?


这当然跟大乘佛教所言“众生皆有佛性”不同,更多是网友的“夫子自道”而已。像很多事情一样,我们还是可以分两面来看“佛系”的状态。


还原到生活场景,一方面,这可以是不争不抢、不钻营不吹捧的随性、豁达;


另一方面,这也可能是面对竞争、面对压力时候的怠惰、消极。好与不好,存乎一心。

 

应该说,年轻人天性是热烈的、向上的,对生活充满热忱、对世界充满好奇。不过, “佛系”一词能让很多人觉得深有同感,也让人感受到一些共同的状态。业绩只能“更快更好”,成绩总要“再创新高”,房价高、物价贵、好工作也难找,经常要使出浑身解数,往往要委曲求全,神经总是紧绷、压力总是“山大”……


有拼搏、有奋斗,有成功的热望、有向前的激情,不过,也难免会有缓下来、松下来的念头——毕竟弦不能绷得太紧,容易断。


所以,即便不是生活的常态,“佛系”一说,也承载了一种对于生活中快与慢、进与退的思考,乃至追求。

 

本质上,这样的“佛系”人生,跟“我们是谁”的咆哮体,跟“葛优躺”、“感觉身体被掏空”的吐槽,跟“第一批90后脱发了”,也都有些相似。


不过,“佛系”之说,在无奈之外,更多了一些“不焦躁、不执著、不强求”的态度,也未尝没有“不愿给人添麻烦”的心情


这难免让人联想到日本的“低欲望社会”:物质极大丰富,吃饱穿暖不是问题;“随缘”的人生,没有大的野心和抱负;城市生活便捷,连跟人的交往都能降到最低……


人们从中,也会看到“世代转换”之后人生观、价值观的悄然转型。

 

在“佛系”之前,还有个年轻人喜欢用的词——“丧”


“丧”已经是消极了,更消极的是,连“丧”都懒得“丧”。或许,不管想要怎样、能够怎样,年轻人终究还是要“嗨起来”。


毕竟,消极不是放纵,沉稳不是慵懒。有所节制不是无欲无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非无喜无悲。


不“尽人事”,怎能徒“听天命”?


Deadline迫在眉睫,佛系员工可以视若罔闻吗?


希望不作、不矫情,佛系男子可以坐等爱情从天而降吗?


 

“佛系”与90后相遇的背后,潜藏着保温杯泡枸杞的中年隐忧


曾经拒斥“90后”这一标签的90后,或是困惑于现实,或是迷茫于选择,于是给自己贴上了“佛系”的标签


积极也好消极也罢,“佛系”跟不久前流行的“油腻”一样,也不过是个标签,并不足以指代丰富多彩到无所不有的人生。


我们还能看到理工男、萌大叔、女汉子、社交宅、铲屎官,青年既惧怕被归类,又希望得到认同;既要彰显个性,又要互相取暖。


说到底,这或许只是年轻人在探索自己的人生定位、社会定位,在追寻人格层面、精神层面的成长。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我们可能也只是看到了标签,而没有看到“佛系”心中那不屈不挠的“斗战胜佛”吧。


所以,不妨也“佛系”一下:不必太当真,也不能不当真

 

这正是:事事随缘有“佛性”,不可遇事心如冰。


相关新闻

国家公祭日!今天,请为30万死难同胞默哀!

“要用生命给你的孩子辅导吗?”老师这句话惹毛家长!网友反应却是…

太可怕了!这个东西20分钟就能溶化孩子眼珠!你家一定有!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