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东大学“学伴”风波始末!外国人的“超国民待遇”何时休?

四川日报 2020-01-31

综合:澎湃新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半月谈

四川日报评论员 王付永


这一周,

多起涉及外国留学生的“优待”事件

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

其中,山东大学给留学生配“学伴”的项目,

更是引起公众强烈质疑。

昨天,山东大学就此事致歉:

学校将对“学伴”项目进行全面评估。


然而,从福州外籍学生违反交规推搡交警,

再到山东大学的“学伴”事件,

开始让公众越来越质疑,

外国人是否在中国有“超国民待遇”?

针对这几起事件,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参考消息、@半月谈等

均发表评论!


山东大学留学生“学伴”事件始末


引争议的“学伴”项目


山东大学“学伴”项目,7月6日被微博网友曝出后,引发争议。


该博文称,山东大学一个留学生配三个学伴,从2017年的一对一配对,改革为2018年的每个留学生配三个健康学伴,形成三人学伴小组,落选学伴则列入学伴库。


▲2017年山东大学“学伴”活动现场合影留念


学伴报名表以及学伴管理规定中,并不规避异性学伴问题。在报名表中,还特别强调学伴的性别,将“结交外国异性友人”列为选项之一,在表头用红字注明:“请同学们尽可能详细认真的填写,以便为你匹配心仪的学伴”。




“学伴”项目2016年开始施行


据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山东大学留学生“学伴”计划于2016年首批开始施行。


2016年10月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就曾发表《山东大学“学伴项目”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中表明,“学伴项目”是为增加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的理解与交流,促进山东大学学生国际化的一项活动。


2016年10月29日,山东大学研究生会官网上公开发布关于招募留学生“学伴”的通知,通知显示,学伴的学生须具备“有较高的英语或日语、韩语、俄语等外语水平”。


澎湃新闻在其官网上下载的一份山东大学交换留学生“学伴”报名表上看到,报名参加的学生除填写姓名、性别、民族等基本信息之外,还需填写饮食禁忌、兴趣爱好及特长,学伴的学生可以自由填写“希望学伴的性别”。


该校的齐鲁医院学院于2016年12月1日,在官网上公布了首批“学院”匹配结果及第一次“学伴”活动见面会的通知。《公布2018“学伴”成组结果及第一次“学伴”活动见面Party的通知》显示,截至2018年11月15日,活动接收共计270份报名信息。在报名的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中,现已成功选拔出141名中国学生与47名留学生组成47个友好“学伴”小组。




2018年山大“学伴”参与现场  图片来自山大研究生会微信公众号


2018年山大“学伴”参与现场  图片来自山大研究生会微信公众号


山东大学道歉:出现审核把关不严情况,不存在“1名男留学生对应3名女生学伴”情况


昨日(7月12日),@山东大学 发布情况说明回应“学伴”事件:参与学生以小组制方式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不存在1名男留学生对应3名女生学伴的情况。


情况说明全文如下:

近日,网络中关于我校举办中外学生“学伴”项目的评论,引发社会关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审核把关不严,在相关报名表格中出现“结交外国异性友人”不当选项等问题,引发不良影响,对此我们深表歉意。我们向关心山东大学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对广大网友的批评建议诚恳对待。


学校实施中外学生“学伴”项目,旨在通过中外学生互相学习,促进学业进步及文化交流。该项目对自愿报名的中外学生进行选拔,要求参与项目的学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参与学生以小组制方式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不存在1名男留学生对应3名女生学伴的情况。项目开展以来,受到中外学生欢迎。


下一步,学校将对“学伴”项目进行全面评估,认真总结反思,不断改进工作,不负社会各界对山东大学的期望。



不止山东大学的“学伴”风波,
本周还有另一起引起争议的
“外国留学生”推搡交警事件。

7月9日,福州一名外国男子骑电动车违规被纠正时推搡警察的视频,推搡警察的男子也是一名外籍留学生。



对抗拒执法的行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了罚款、拘留等相应惩处办法。只要是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都应为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在校学生没有豁免权。


福州警方通报:经批评教育,该男子认识到自身错误,并书面悔过,目前,警方已对该男子的交通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其所在学院已将该人带回加强教育。




这件事最终的结果,福建农大给予该生留校察看处分。



针对这两起事件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半月谈等
均发表评论!

人民日报:不卑不亢才是最好的尊重


@人民日报 今天凌晨发表评论:


山东大学致歉,并将对“学伴”项目全面评估。公众情绪的内核,无非对办学姿态的追问。改革开放走过四十多年,中国已习惯平视世界,许多“特别待遇”不见了,更多“一视同仁”在诞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卑不亢才是最好的尊重。争创双一流之路,终究由文化自信铺就。



针对福州留学生推搡交警事件,@人民日报 发布微博评论:在中国境内,必须守中国法律。违反交规,推搡交警,哪一条都于法不容。中国人热情好客,但法律不会也不应看人下菜碟。涉外案件无小案,处理外国人案件应审慎,但不等于外国人可享受超国民待遇。不仇外、不媚外,不俯视、不仰视,以法律为准绳,既能服众,更能彰显法律威严。


光明日报:在一些涉外国人的事件上,要内外如一,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针对福州留学生留学生推搡交警事件,@光明日报微博发布时评:


9日,福州一外国男子骑电动车载一名中国女子被交警拦下。交警表示载人违规,男子却推搡交警暴力抗法。今日,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学院发布通报,对2018级埃及籍留学生YOUNES留校察看处分。此前,警方认定其违反省非机动车管理办法并处以罚款。


涉外国人的事件,中国公众更希望看到的,是公平公正、内外如一。在一些涉外国人的事件上,相关部门要对舆论的反应有所认知,应对机制上也不应掺杂其他因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即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会来到中国,也可能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纠纷。因此,我们该调整成一种怎样的姿态,也该借由这些个案做一番系统的梳理了。



参考消息:外国人的“超国民待遇”何时休?


参考消息官方微信昨日发布推文:



对于“学伴”制度引发的争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学伴”制度的意义不用赘述,但质疑者,也并不是质疑“学伴”制度,而是质疑给留学生当“学伴”。


熊丙奇表示,我国大学重视留学生招生,从办一流大学角度,这并没有错。评价一流大学有一项基本指标,是攻读学位的国际生所占比例,世界一流大学这个比例大多超过20%,而在我国大学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比例还很低。


客观而言,我国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越来越高,可是,这并没有真正转化为对国外一流生源的吸引力。虽然我国已经成为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但从留学生的来源国,和攻读学位的情况来看,留学生质量还有待提高。


我国高校一定程度上存在对留学生特殊对待的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大学应该平等对待所有学生,包括执行一样的培养标准。


半月谈:让留学生成为中国大学校园中的普通一员,是时候了!


同样,半月谈官方微信昨天也发布评论:



“一个留学生配三个学伴”的安排着实过火了,很难摆脱对留学生“特殊优待”的嫌疑。暴力抗法却只是批评教育,并由其所在学院将该人带回加强教育的做法,被公众质疑“处罚太轻”也不为过。


高校特殊优待留学生造就的“国际化”成效如何?作为一项使用了大量公共财政资金的项目,各高校能否向社会提供一份评估报告?


在社会舆论看来,高校的留学生数量明显增加,对高校的科研、学术、资金、发展等方面的贡献却并不明显。相反,一些留学生骗补贴、素质低、扰乱社会秩序等负面新闻却不断曝出。过于优惠的留学生政策,还成了国内一些人钻政策空子、改换身份入学的特殊管道。既伤害了教育公平又收效甚微,人们有理由质疑,对留学生的特殊优待意义何在?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持续了40多年,中国的发展日益和世界同频共振,来自国外的各种事物在中国大地上已是司空见惯,人们早已习惯用平等、自信的眼光来看待来自国外的人和事,相关政策也开始经历转型。


以外资企业为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外企的“超国民待遇”正在消失,外企以“本地化”形象融入中国经济生活、和中国企业平等竞争已是新的常态。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针对留学生的特殊优待显得格外刺眼,更何况只重数量、不重质量也不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


让留学生成为中国大学校园中的普通一员,是时候了!


蜀叔辣评:外籍不是特权,规则面前没有例外

四川日报评论员 王付永


规则面前没有例外。无论是官员,还是群众;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挑战了规则,必须要受到处罚。


福州街头,一外籍男子骑电动车载女生,被拦下后,外籍男连续5次推搡交警。福州公安通报称,男子被教育后书面悔过。网友质疑处罚太轻。如此五次推搡警察不服管教,这不仅是对警察权威的挑战,更是对交通规则的蔑视。对外籍男子仅仅批评教育一下,而不是按照相关的规则进行处罚,还是有点欠妥。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在规则面前,任何人都没有权利破坏,也没有任何人可以享受网开一面的特权,任何规则的判例,都将会在社会上形成所谓的“源头效应”。判例引发的“源头效应”往往有着极大的影响,好的引发好的效应,坏的也一定带来坏的效应。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无权搞特殊化。很多规则时间一长就执行不下去了,往往都是因为在特殊化的理由下,刚性的规则一次次“失身”,到头来,所谓的规则往往也就成了一纸不让人敬畏,甚至让人见笑的空文。


中国是个文明礼仪之邦,对外籍人士友好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但这种友好也一定是在对方不违反法律和规则的前提下的友好,否则就是纵容。


针对这一系列事件

你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留言,不吐不快!


猜你还想看

祝贺!四川30县获2018年县域经济发展表彰,快看你的家乡上榜没?
一图看懂  | 四川出台重磅意见,7个方面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要!成都中心城区2019小升初划片公布,家长必看!



编辑:庞琪

责编:张运骄

审核:范英


不卑不亢才是最好的尊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