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 川报记者对话专家:汶川灾情为何“来势汹汹”?

四川日报 四川日报 2020-01-31

四川日报记者:王成栋、徐中成、杨树


8月20日,遭强降雨袭击,

阿坝州境内不同程度发生泥石流灾害,

部分道路、房屋受浸。




最新灾情汇总

↓↓↓


经初步统计,截至8月21日4时,“8•20”强降雨洪涝灾害已造成19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8人遇难、23人失联、6人受伤。汶川县已疏散转移游客34000余人,剩余13200余人待转移;卧龙特区滞留12000余名游客在持续疏散向外转移。 




统计显示,

本月20日0时至7时,

汶川全县累计降雨量最大只有65毫米,

并没有达到气象学的大暴雨级别。

那么,汶川为何还会出现较重灾情?

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相关专家。


//

原因一:

入汛以来,汶川强降雨始终偏多

//


四川省水利厅总工程师梁军认为,这是累计效应的结果,“一次强降雨不会受灾这么重。”


四川省防指专家库相关专家也认为,考虑到汶川森林覆盖率56.9%、岷江出境流量超过2300立方米/秒,“山洪泥石流要爆发,只能说明土壤饱和度较高,前期降雨量较大。”


四川省防指统计, 今年入汛以来,川西北一带降雨始终偏多。7月主汛期以来,盆地西部和川西高原普遍偏多5成以上。而地处川西北高原与川西盆地交界处的汶川,境内分布着漩口——映秀的“映漩暴雨区”,降雨也超过多年同期。


据汶川县气象部门统计,今年入汛来,汶川县水磨镇白石村 764.7毫米,超出汶川多年平均降雨量。


“累计降雨量这么大,导致当地的山体、土壤被反复浸泡,反复曝晒,很容易出现灾害。前述专家提醒,就在本轮强降雨之前的几天,今年入夏以来最强热浪刚刚袭击过四川,汶川也不例外,最高气温超过30℃。


//

原因二:

相距不到10年内,

两次地震让汶川的山体“没有过去刚强”了

//


“说到地质灾害,我们第一时间反应,往往是查这个区域过往的地震记录。”中国地质大学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来看,汶川包括周边的茂县、理县都在本轮强降雨过程中出现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还是和不到十年间先后发生的“5·12”汶川特大地震、“8·8”九寨沟地震有关。


因为,从监测来看,无论是“5·12”汶川特大地震、“8·8”九寨沟地震,汶川都是受影响最大的区域之一。”


“地震对于山体所造成的破坏与影响,或者说重塑是长时间的。”前述专家介绍,根据全球各地经验来看,一旦发生高烈度地震,山体表面破碎和“内伤”的“治疗”都需要持续十年甚至数十年乃至更久。而在彻底“痊愈”之前,破碎的地表、有潜在的“内伤”山体,一遇到强降雨或者相对较大的地表径流,就容易导致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换言之,迭遭强烈度地震影响后,汶川当地的山体明显没有过去那么“刚强”了。


//

原因三:

境内水系河床被地质灾害抬升,

行洪能力下降

//


记者注意到,本次汶川多出涉河建筑物受损严重。不完全统计,泥石流和山洪导致汶川境内的国道213、国道317、国道350及漩三公路中断,7个乡镇通信中断、8个乡镇电力中断。


这背后的“黑手”之一,则是汶川境内河道行洪能力减弱。


梁军介绍,“5·12”汶川特大地震、“8·8”九寨沟地震,都让汶川及以上的岷江流域受损,特别是上游山体破碎带来的江水泥沙含量剧增,导致汶川境内河床不同程度抬升。例如,20日晨,岷江干流上的华能太平驿电站下游出现河道壅塞和短时堰塞湖,就导致岷江附近河段水位抬高了15米左右。


而在河床垫高后,河道下泄速度、过水容量都不同程度打折。“我们的监测和分析都表明,河道行洪能力的减弱,在这几年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梁军说,本轮强降雨中,无论是华能太平驿电站下游被壅塞、还是卧龙特区的龙潭电站出现险情,均不同程度与河床抬升有关。



由于一夜持续降雨,

汶川县气象台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更新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预计汶川还有强降水持续,

希望所有人注意安全!



相关新闻

暴雨已致汶川4人遇难,上万游客滞留!雅安芦山防洪堤被冲毁!
暴雨!滑坡!泥石流!阿坝、雅安境内多处道路中断,都汶高速全线关闭
有点猛!连发74条高温橙色预警后,今晚大暴雨要来了



编辑:周帆

责编:张运骄

审核:姜明


点这里让更多人看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