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镜头,太牛了吧!

四川日报 2024-04-29

川观新闻记者 谭曦 图片 何海洋 海报设计 何涛

NEWS

JOURNALIST'S DAY

2023/11/8

TIME

今日,第二十四个

中国记者节




中国新闻奖是我国优秀新闻作品的最高奖。


11月6日,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此前报道: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公布,四川日报报业集团6件作品获奖


四川日报全媒体视觉中心摄影记者何海洋连续四次入围了中国新闻奖,在今年凭借《拉索·新发现 全球首次打开十万亿电子伏波段的伽马线暴观测窗口》斩获第33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三等奖。


“很幸运,我在这个时代依然能用热爱的相机去记录当下,去定格这个不平凡的时代。”


在我们迎来第24个记者节的日子里

翻开何海洋的新闻相册

去重温镜头里的不凡瞬间


镜头里,16岁的“震生”王震茂向阳而生。


王震茂出生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12分钟后,故取小名“震生”。何海洋每年都会在5月12日前夕为“震生”拍摄一张照片记录他的成长,至今从未间断。从牙牙学语到青春少年,影像定格一个孩子的前行,浓缩着地震灾区的蜕变。北川,曾经的破碎山河已经重披绿装,脱贫后的村庄踏上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镜头里,一只新生的大熊猫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神树坪基地工作人员的怀里撒娇。


从1999年至今,何海洋每年都会前往卧龙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神树坪基地拍摄,20多年来行程上万公里,拍摄的照片超过10万张。他的影像真实记录了我国在大熊猫保护和人工繁育方面作出的努力和付出,充分展现了我国在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上取得的重大进展。“长期坚守是值得的,截至2021年7月,中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我拍摄的影像背后是中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的大量生态保护工作。”

镜头里,拉索内部的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的厚重大门打开了,黑暗中,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明君的头灯光束直射深度超过4.5米的水底,水下硕大的探测器单元核心设备——光电倍增管,被照得清晰可见。


科研人员在阵列内部检查发现伽马射线暴重器的作业画面,通过川观平台首次向全球发布,这组图文并茂、光影构图俱佳的新闻摄影作品,见证了我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巨大进步,讲好了一个四川故事、中国故事。但它的背后,是何海洋在3年里,往返成都至稻城6次,行程超过8千公里,追寻新闻的川报人凭借执着、敬业、热爱打动了拉索的建设者们,也获得了建设者们给予他的最高礼遇——允许深入拉索内部的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进行拍摄。


今天

是第24个记者节

有无数记者正奔走在采访的路上

愿我们脚下有泥

心中有光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四川日报官方微信

猜你还想看


四川人:咋就立冬了?莫慌,降雨降温马上就到
吃记者这碗饭,30句话一定听过,句句清醒!
我不管,数字记者也要过节!
近期热门视频更多精彩视频,欢迎关注四川日报视频号

编辑:安云柯
校对:曾沧海
责编:张运骄
审核:钟岚


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