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法战“疫”|战“疫”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一线战例
李志捷法官,是华龙区法院执行局年纪最大的同志。但他办案时一天能跑七八个地方开展现场调查,对同事请教的问题也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症结所在,他对待工作的精神头一般的小伙子都赶不上。
疫情期间,执行干警充分运用“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等办理财产线索的核查、查封、冻结、续封、续冻、解封、解冻等措施,尽可能减少线下查控,通过微信、电话、短信等“隔空”联系、接待当事人,同时做好全程留痕工作,既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又让执行工作不打烊,成为打赢新冠肺炎阻击战的致胜“吴钩”。
在执行信息化的道路上,老李仍旧满怀热情。这不,当执行遇上了疫情,本就擅长谈心谈话的他,灵活运用微信这一媒介,开拓出老法官的执行新领域。
“喂!是孟某红么?我是华龙区法院执行局的法官!李法官啊!喂!听得到吗……” 挂断语音聊天,老李松了一口气。这是一起普通的民间借贷纠纷引发的执行案件,案件的被执行人孟某峰的父母提出愿为其担保,且名下有一套位于范县某街道的门面房,法院已经对该房产予以查封并最终以40.48万元的价格予以网络挂拍,但因当前疫情等其他因素,该房产无人购买予以流拍。
老李以微信语音交流的方式将案件情况予以反馈,及时解答申请人对相关法律问题的咨询,使案件不会因为外出执行受限而耽搁。微信聊天能显示时间与时长,更便于执行工作的留痕。最终,申请人通过微信向法院提交申请,以房产拍卖价格40.48万元抵偿债务。
从原来只靠五笔打字,笔画输入聊天,到现在得心应手的使用语音聊天,形势严峻的疫情给老李开启了工作方式和生活沟通的新天地。
“李局,发照片要点发送原图,不然对方看不清字的。就是点进去预览。点原图。”书记员朵庆帅拿过手机,打开相册进行演示。
因当事人需要纸质裁定书办理相关手续,为了减少当事人出行,又能满足工作要求,老李结合办公区域特点,巧妙采取错时交付办法,让申请人在门岗取走以物抵债裁定书和协助执行裁定书,在完成送达的同时做到了对双方有效防护。老李把裁定书用微信拍给对方,并告知裁定书将以邮寄方式送达。
在严格管控的疫情条件下,一件执行案件得到了解决。老李盯着自己亮亮的手机屏幕上大大的字体,感慨道,“发发微信,打打电话,解决一起执行案件,还全程留痕工作,挺好!”收到申请人孟某红通过微信表达的谢意后,李法官不由的感叹到。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疫情无法阻却审限的流逝,但激起了执行干警无限的司法智慧。华龙区法院还有许多这样的同志,还有更多这样的干警,正是他们构筑成华法这只战队的中坚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无论性别、身份、年龄,华龙区法院每一个人都在为疫情防控尽自己的一份力,在共同抗疫的日子里,心怀阳光,静侯花开。
濮阳市华龙区人民法院
发布法院信息
沟通社情民意
普及法律知识
传播法治声音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
右边给我一朵小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