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酿啤酒行业发展现状调查》
2012 年被精酿啤酒行业内部一些活跃人士定义为精酿啤酒元年,从那时候开始到现在的5年间,除了家酿啤酒的发展以外,本地精酿品牌的发展速度更为惊人。我们的一线城市中不断涌现出大量精酿啤酒的先锋品牌,北京、上海、成都、武汉、重庆、南京等地,精酿啤酒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南京高大师;北京的牛啤堂、熊猫精酿、京A、大跃、悠航;上海的拳击猫、莱宝、The Brew;武汉的 18 号酒馆;成都丰收等,都成为了非常受欢迎的精酿品牌。即使在二三线城市里,精酿啤酒的发展同样具有前景,甚至在西藏和宁夏都出现了自己的精酿品牌。
同期,各地的家酿啤酒协会发展也是如火如荼,爱好者数量已经从初创的个位数增长到上万人,目前有超过 20 个城市拥有自己的地方协会,虽然几乎都以民间组织的形态存在着,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用热情推动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某些城市甚至还出现了不同意向的爱好者分别组建协会的情况,足以说明家酿啤酒在群众中的基础已经足够深入。
不到十年的时间,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进入了高速车道,整个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行业蒸蒸日上的同时面临着越来越多实际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面对生存的考验、竞争的压力、资本的侵蚀。市场各方面的驱动力都在不断推着精酿啤酒走向大众消费领域的大舞台,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壤足够丰厚了吗?
我们寻访了十余位精酿啤酒行业内大家都比较熟知的创始人、酿酒师、企业管理人员,他们对精酿啤酒发展现状的看法以及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期望,我认为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同时,我们完成了这样一份《中国精酿啤酒行业发展现状调查》
1、“什么是精酿啤酒”这道题,依然还没给大众消费者讲清楚
精酿啤酒在中国是个彻头彻尾的舶来品,绝大多数人最初都是通过国外的啤酒品牌认识到精酿的概念。从最早的德国啤酒甲天下,到后来的比利时修道院传统,再到美国等新世界,逐步打开了精酿啤酒的大门。
所以在许多中国啤酒爱好者之中,选择进口啤酒是一种保险的、政治正确的选择。很多人觉得进口啤酒的品质更高,但更多的是因为选购进口货能够突显他们的品味,作为一种精神富有和口袋富有的双倍象征。
高岩,高大师品牌创始人,从 2008 年开始就在中国生产精酿啤酒。作为中国精酿行业的先行者,他的看法足以代表大批行业早期从业者:“在我看来,精酿啤酒在中国的发展速度过快,产生了很多问题,最主要的就是文化传播力度不够。中国人对于精酿文化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入,有“捧洋脚”的嫌疑,很多人以喝外国酒为荣,而外国人一般只会以喝本地酒为荣,这种思想认知上的差异造成了精酿文化在中国传播的困难。”
同样作为中国精酿早期先行者的银海,在 2012 年创办了北京自酿啤酒协会,推广自酿、精酿啤酒文化,并在 2013 年和金鑫共同创办了牛啤堂品牌。谈到精酿文化的传播他很无奈:“我们其实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做精酿文化的普及和消费者教育,谁都希望喝到好喝的啤酒,但作为一个成熟的消费者,我认为关注更多的应该是产品背后的东西。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喝到更多、更好、更多样的啤酒,并且更明确的体会到啤酒文化本身的美好。”
上海莱宝的总酿酒师林林也持有相同观点:“精酿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炒作这个热点会让这个行业出现虚假繁荣的一种状态,虽然这个事本身在啤酒上,但文化性的东西也不能少,啤酒和文化要两手抓。”
熊猫的联合创始人夏语林表示:“我们应该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对精酿事业,以开放的态度去面对消费者,先包容,再引导,不能瞧不起消费者。”
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国人对精酿啤酒概念的认知模糊,至少在现阶段,到底什么是精酿啤酒,在市场中依然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
2、精酿啤酒概念被越来越多的拿来创造价值,而非创造文化
精酿啤酒的零售价通常在 30 元左右一杯,属于中国市场的高端消费。根据某研究报告显示,精酿啤酒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分别为 50% 和 30%,这远远超过了传统啤酒生产商的收益。那么百威和青岛这样的大型啤酒集团,开始利用打入“精酿”概念的方式来弥补传统瓶啤酒的销售下降所带来的损失,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青岛啤酒在 2015 年底就推出了自己的 IPA 产品,啤酒供应给 16 个城市的酒吧。珠江啤酒,隶属于百威英博,在湖南,湛江,广西等地投资 250 万元建设多条“精酿啤酒”新生产线,2015 年 5 月,推出了“雪堡”系列的高端产品。燕京啤酒也在“精酿啤酒”开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前不久,还出现了百威英博旗下的 ZX Ventures 公司收购拳击猫酒厂的新闻。这些都是来自于大型啤酒集团对于“精酿啤酒”概念的使用。
传统啤酒品牌,为了让他们的“精酿”品牌快速占领市场,采用各种手段进行推广,宣传,增加知名度和曝光机会。同时利用现有丰富的渠道优势,买断超市的货架和酒吧的销售权等。这是很多小型精酿品牌无法做到的事情。
青岛是中国的啤酒之都,随着精酿啤酒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青岛人开始了对精酿啤酒的追逐,李彦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和美国人江河在这里创办了精酿啤酒品牌“滋”。
在发展的过程中,他发现打着“精酿啤酒”赚钱的人越来越多,而真正生产好酒的则凤毛麟角。“青岛人对啤酒的认识都是停留在青岛啤酒上,更多的啤酒文化是青岛的市井文化。很多乱七八糟的啤酒都印上了“精酿”的字样,这些厂商只是为了赚钱,根本不是为了做出好喝的啤酒。这对于认真做啤酒的人是一种很大的伤害,也很难让人们感受到精酿啤酒的真正魅力。”
在美国,根据美国酿酒协会的定义,如果一家小型啤酒厂被大型酿造公司收购 25% 以上的股份,将失去精酿啤酒厂的资格。中国目前则没有这样的规定,所以任何人或者集团,都可以将自己的产品标榜为“精酿啤酒”进行宣传售卖。
3、技术才是这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我们目前做的还不够
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这个行业,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一些粗制滥造的啤酒会让人们对“精酿啤酒”这个概念感到失望,甚至会带来摧毁性的打击。
京 A 的创始人 Alex 认为:“随着精酿啤酒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多的人会来做这件事,不过他们不是因为喜欢精酿啤酒,而是因为他们想赚钱,打着精酿啤酒的招牌去欺骗消费者,也许也是小厂生产的,但品质和风味都很坏,如果工艺有问题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另外,还有很多人不愿意进行创新,仿制现有的品牌或啤酒,这会严重的损害到精酿文化的发展,如果精酿啤酒没有创新就不能称之为精酿啤酒,我觉得爱啤酒的人要互相帮忙来抵制这件事。
这似乎会成为一个矛盾,一方面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把市场做大。另一方面又怕过多不可控的成分涌入,拉低啤酒质量的整体水平,对行业造成冲击。对此我们只能报以道德上的鞭策,只要你的初衷是为了生产好喝的啤酒,技术的问题一定能够解决。
悠航鲜啤的创始人 Chandler 说:“我们都希望看到精酿啤酒市场的壮大,发展和被大众认知。随着市场的迅速扩大,肯定会有很多人为了赚快钱进入市场,但这些人最终肯定会被孤立,而那些对品质和精酿啤酒有要求的人,技术的获取将不是问题。”
技术的发展重在交流,但在这点上,我们目前做的更差。夏语林说:“我觉得跑在前面的一帮人缺了点谦虚和脚踏实地,甚至有时候缺了点友好。大家不要闭门造车,聚在一起把技术多多交流下去,团结起来一起把舞台做大,才对大家都好。”
4、发展多年,行业内徒有交流互助的意识,但大家的行动越来越少
可以说,交流分享的理念是精酿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分享,精酿行业就根本走不到今天。
拳击猫的总酿酒师 Michael Jordan 认为:“精酿啤酒酿造一开始就该是“开源”的,它是艺术和科学的巧妙平衡,国内的精酿团体应该更多地分享好的啤酒,好的创意。”
缺乏分享是一个表象,根源是缺乏分享的精力和平台。就像丰收酒厂的创始人王睿所说:“目前国内的经验和技术封闭主要是因为缺乏组织和平台, 我接触的很多国内酿造师都是有‘共享’的理念的,但私下里共享很难做到,毕竟大家都很忙。”
分享一方面需要平台,另一方面则需要平台上面的人。但在目前,精酿啤酒酿造人才匮乏,各个大、专院校的酿造教育课程设置仍然是以工业啤酒酿造为主,毕业后也纷纷进入各个工业酒厂任职,精酿方面的人才短缺。
写了《喝自己酿的啤酒》一书的高岩说:“国内本身的酿酒技术性人才很少,而想要成长和学习的爱好者又没有学习的途径。如果想打破壁垒,需要花钱聘请国外专家,翻译国外相关书籍,让国外成熟的酿酒技术快速进入中国。”
“走出去,请进来”是目前提升酿酒师整体水平的主要办法,之后通过各个专业平台的交流,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从好的一面来看,精酿啤酒行业内在分享意识上还都做的不错,大多数都提到愿意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分享给他人,银海在这件事上就非常乐观:“站在我们国家所有行业中来讲,我们精酿圈的行业交流算是不错的了。”而李彦打了一个特别形象的比方:“我给你个配方,咱俩都炒个土豆丝味还不一样呢,更何况是做酒了,所以没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的东西。”
5、政策依然是阻碍发展的最大因素,但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中国精酿啤酒的发展很大程度局限于政策的限制,至今政府在啤酒方面制定的标准还停留在对工业啤酒下的定义,小型精酿酒厂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地阻碍,政策问题一天不解决,精酿啤酒就没法迎来行业的春天。
在市场中奋斗多年的精酿品牌对政策限制感触颇多,银海说:“国内的政策首先对小型企业就不友好,其次对小型食品类企业,尤其是对小型酒精类饮料食品企业就更加不友好,最恶劣的是,对小型啤酒厂可以用极其不友好来形容!在这种大环境下,每一位中国的酿酒师都需要花比国外同行多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能勉强支撑自己的品牌运作下去。所以,如果中国的大众消费群体弄不明白本土独立小品牌对精酿文化发展的意义,那中国恐怕永远不会象美国等地一样,出现一个百花齐放,遍地好酒的局面。”
林林也谈道:“从国家层面来说政策还是空白,各个方面的管制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如果产业落地的话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未知的,法律法规到底是限制更多,还是鼓励更多,还是个未知数。”
而刚刚才创立“过山车”精酿品牌不久董弋平,对政策所带来的困扰也深有体会,“精酿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受政策的导向作用巨大,国家的对精酿这个新生事物的政策导向目前不清晰,这就造成了未来精酿行业的发展的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在目前的“游戏规则”中,很多精酿品牌无法通过小型设备生产自己的瓶装啤酒,造成文化和产品的传播困难。
由于发改委现行政策,绝大多数的精酿啤酒厂无法生产瓶装啤酒。而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甚至是一些欠发达的地区,对生产啤酒产量和设备的要求并不苛刻。
Alex 说:“越南也好,香港也好,都很容易开一个小酒厂来卖你的瓶装啤酒,但在这里就特别难,特别贵,你需要投资很多钱,可能是香港投资的十倍还要多。我之前与香港的一家酒厂合酿,他们只有一个一百升的发酵罐,然而他们是合法的,在内地这是不可能的事。”
瓶装的限制可以通过代工厂解决,但现行的啤酒国家标准却无法绕过。这份国标诞生于 2008 年,那时的中国还没有明确的精酿啤酒概念,所有的标准都按照现有工业啤酒生产进行规定。
这就导致了很多精酿啤酒风格无法在中国酿造,武汉 18 号创始人王帆对此深有体会,“很多啤酒风格在我国根本没法做,比如世界最流行的浑浊 IPA,以我们国家的标准来看,酵母菌数量超标。”
但是这些在我们国家不允许生产的啤酒风格,却允许从国外进口销售,这无疑是一件非常诡异的事。高岩说:“进口啤酒门槛比自己酿酒做品牌的门槛还要低,这让进口啤酒更有市场。”如果这些政策限制不取消,我国的精酿啤酒就没法正真达到繁荣。
政策的问题还有很多,但站在中国目前的发展角度来看,国家政策放不开也有它的考虑。精酿的迅速膨胀导致行业从业者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各方面的监管和法规还没有跟上,如果单单开放了政策,也许会出现更可怕的问题。
对于我国来说,除了经济的发展,食品安全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政策一定会滞后。对于目前并不成熟精酿市场来说,缺乏政策的支持,也同样是缺乏政策的保护。
虽然有种种限制,对于精酿行业未来的发展,从业者还都非常看好。优布劳的销售总监闫俊胜说:“我对精酿的发展还是比较乐观的,中间可能会走弯路,但最终还是会迎来大繁荣。未来的发展有两条路可以走,一种是自有品牌的实体店,然后通过发展加盟连锁,扩大经营范围。还有一种是有自己的品牌产品,通过与其他行业的有机合作,来扩大产品销量,比如和那些有电商基因的或是有物流基因的厂商合作,他们可利用的导流资源比较多。”
而大家非常关注的政策层面,也有望松动。在最近中国酒业协会组织的最新国标修订研讨会上,我们看到了高岩的身影。这无疑是精酿啤酒发展的一个利好消息。如果能够撬动政策的杠杆,精酿啤酒的未来注定是蓬勃的。
结语
从一瓶瓶货架上的德国啤酒作为启蒙,到今天这么多酒厂在按照自己的理念酿造啤酒,中国的精酿啤酒所走过的路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认同精酿啤酒文化,寻找并支持中国精酿啤酒品牌;我们看到了大厂的“试水”与“试探”,通过自己的手段和方式影响精酿啤酒运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精酿品牌出现在啤酒展、啤酒节,越来越多的人努力提升酿酒水平,积极交流。
一个人的力量是极其有限的,所有人团结在一起,坚持下去,才有可能创造奇迹。也只有大家团结,才能更快的让市场接受精酿啤酒的概念,才能得到政策重视和扶持,从而根本性的解决问题。事实上,这一群人的力量,正在一点点的改变着政策天平的朝向。
美国精酿行业的大发展离不开一群有着共同理想、团结所有力量一同前进的行业先行者,国内也如是。当我们看着国内最早的一批行业先行者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一步步面临问题、解决问题,一步步打怪练级,一步步赚钱赔钱,我们感慨良多——这个带有着强烈草根色彩的行业正在向艺术品一般散发出内在经久不衰的魅力,它迸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没有任何外部支援,甚至随处都是阻力,但这群人让我们相信现在的难题都必将得到解决,精酿啤酒之花也终将绽放。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