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崩溃、任志强不敢再预测、卖地收入创新高、地产商钱紧…..房价到底怎么走?2018能买房吗?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大猫财经。
最近收到很多关于房价的提问,感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不再买房后,发现炒股亏,买基金亏,p2p不敢买,私募看不懂,股权没门路,海外投资限制多,只好现金为王,买买货基或者银行理财,但是跑不过6%的实际通胀率,资产只能负增长,兜兜转转,很多人又回到了房地产的老路上,要不要买房?去哪儿买房?啥时候买房?
最近有很多的信号,让这个市场非常杂乱,猫哥来跟大家一一梳理:
01
地王在崩溃
地王是土地招拍挂政策下的极端产物,以前意味着实力,现在比较纠结。
2016年堪称“地王年”,全年产生了超340宗单、总价地王,据CRIC近期统计,目前50宗地块中有43宗尚未入市,其中包含15宗未开工,27宗已开工未开售的项目。
地王项目的开发速度非常缓慢原因有三:
看看上表会发现,很多项目价格已经倒挂了,以前预期的高收益项目现在让大家纠结,怎么办?挥泪甩卖、转让都是可能的,现在大家都在硬挺着,其实都在赌!赌政策会变宽松,但结果难言乐观。
02
卖地收入4万亿,要创新高!
2017年的地王少了,但政府卖地的收入要创新高。
今年前11个月,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1390亿元,同比增长35.3%。如不出意11月北京土地住宅溢价率跌到了8%外,2017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将超过2014年的4.29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这其中有两个特点值得关注:
猫哥认为这种变化体现了地产商对政策走势的判断发生了很大转变,上半年猫哥跟很多地产商交流,主流观点认为这次调控不过是延续以往历次调控,只是力度更大、时间更长而已,准备好过冬的粮食,不耽误以后赚大钱。所以都在使劲买地,增加生产资料。但最近随着“房住不炒”这个理念在各个主流渠道的传播,最近他们都觉得“房地产行业真要变天了”。
有两个显著的标志性事件:
03
地产商钱紧,很多人是过不了冬的
很多公司是不太理解这些转变的,有些2017年不断买地的公司,在今年冬天到来的时候感觉到了寒冷。
近期各种金融渠道中找钱的地产商不少,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买地、建投成本不低,而销售没有想象中乐观,而且,这个局面还不知道要多久,所以做好资金准备是当务之急,但是银监会、上交所、深交所、发改委等部门陆续发出新的政策,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信贷环境持续紧缩,包括严禁违规发放或挪用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竞买土地需使用自有资金、控制房企公司债发行审核等等。
所以融资成本骤升。
2017年前11月108家房企融资总额为10014亿元,同比下降4%,占2016年融资总量的90%,预计全年融资总额相较于2016年持平或有小幅下滑。但如果去掉中国恒大和阳光城,其余超半数企业融资总量较2016年大幅下降31%。
在以前的融资方式逐步收紧断流之后,海外融资、证券化等方式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但未来三年,中小房企面临的压力更加明显,一旦融资不畅,为了生存,可能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04
任志强不敢预测房价
第四个信号就是一直唱多的任大炮,不敢再预测房价了。
他原话是这么说的:
结合他早几天的发言更能体会他的意思:
房地产领域是非市场化的,决定房屋价格的是政策。政府计划着土地的供给,政府审批着房价,政府决定着交易的权利,政府控制着网签的数据,政府决定着房价的涨幅,政府决定着收入的增长,同时政府也决定着利率和税收。
所以再拿交易数据做市场预测就显得太天真了。
行业把这一次的大调整命名为“二次房改”,跟二十年前启动的房改政策做对应,二十年前没有人预计到几天的局面,今天也预测不了今后的房价到底怎么走。
05
一个城市同年买房,为什么一个赚20%,一个亏20%?
猫哥有两个朋友,都在今年买了北京的房子,结果很不同,一个挣了20%,一个亏了20%。
差别在于,一个是找关系买了新房,房价不是小区房屋的单一价格,它还锚定周边有同类公用资源的小区价格,很多限价的城市新房二手房价格倒挂,买到即赚,之前南京上万个富豪连夜排队买房原因也是同样的;
而另一个朋友因为买的是二手房,高位接盘,所以看起来现在的售价比他买房时便宜了不少,显然他的房子买贵了。
这个对比展示出目前市场的复杂性。
▌2018年适合房屋买卖吗?
不适合。
看完以上的文字,你是不是会想起转投恒大的任泽平的判断:2019年、2020年买房。
猫哥还没他这么乐观,因为对这个市场有决定性作用的若干政策还在酝酿中,比如租赁市场到底会怎样?长效机制到底是啥?限购限贷限价政策接下来怎么走?房产税怎么收?……
还是等等看吧。
▌闲钱干什么?
刘士余还在央行任上的时候,猫哥就和他很熟悉了,他的话你要仔细听,这几天,久不现身的他首提“资本市场强国说”,具体怎么整?不知道,应该会渐次推开吧。
你是不是又想起了任泽平的建议:2018年炒股。
同花顺财经公众号
让投资变得更简单!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