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A股十大关键词 漂亮50与MSCI齐入选
编者按
2018年近在眼前,回眸2017年,过往发生的重磅事件在脑海中回放:漂亮50、A股被纳入MSCI、减持新规出台、再融资新规出台、IPO趋严、退市常态化、从严监管、养老金入市、并购重组遇冷、兜底式增持。这十大关键词,浓缩了2017年A股风云。
NO1.漂亮50
今年股市风格分化明显,以贵州茅台、格力电器为代表的优质大盘股,股价屡创新高,上证50指数年内涨幅25.89%,被市场称为“漂亮50”。
“漂亮50”的核心是价值投资。本轮“漂亮50”行情可以追溯到2016年中期,经过2015年夏天市场巨震之后,风险偏好下降,外加监管政策挤压市场泡沫,长期资金入场,价值股迎来春天,家电、白酒、中药、汽车等低估值、高分红、业绩稳健的蓝筹股进入连续上涨的通道。此后,蓝筹股涨速令市场惊异。《投资快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格力电器上涨97.85%,福耀玻璃上涨55.70%,美的集团上涨105.37%,五粮液上涨140.68%,贵州茅台上涨108.38%,中国神华上涨72.90%,伊利股份上涨95.29%。
海通证券表示,A股掀起“漂亮50”行情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经济转型期,消费升级正在进行;二是震荡市,投资者追求更好的估值和业绩匹配度;三是监管层加强管理,引导市场向价值投资回归。
NO2.MSCI
经过连续四年评估之后,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2017年6月20日宣布,从2018年6月开始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全球基准指数。MSCI计划初始纳入222只大盘A股,这些A股约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0.73%的权重。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A股纳入MSCI指数,证监会一直是乐见其成,也是欢迎的。中国股票市场包括整个资本市场沿着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前进是不会改变的。业界认为,不妨将此次A股纳入MSCI视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与演进,以及国际投资者与中国市场相互适应、更好互动、互利共赢的重要契机和推进器。中国资本市场体量和发展红利无法令人忽视,A股纳入MSCI将利于中国进一步推动金融改革,也会让全球更好分享中国红利。
中金公司发表报告指出,未来五至十年外资在A股市场的持股比例有望上升至10%,平均每年从海外流入A股市场的资金规模有望达到2000亿至4000亿元。
NO3.减持新规
2017年5月27日,证监会发布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同时深沪交易所出台细则,完善减持规定。新规针对之前市场中出现的“过桥式减持”、“忽悠式减持”和“辞职式减持”等规避动作加强监管,从信息披露、减持规模等方面作出更严格的限定,并新增特殊股东和“大宗接盘方锁定6个月”等规定。
相关数据显示,减持新规对于规范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行为效果初步显现,上市公司减持预披露数量创新高,股东减持家数、股数、金额均出现大幅下降。当然仍有不少公司顶风违规减持,挑战监管红线。
上交所消息显示,今年5月证监会和交易所推出的减持新规实施半年来,在规范股东减持、封堵制度漏洞等方面,达到了预期效果。截至10月底,沪市大股东减持金额为77.58亿元,仅占大股东、董监高及特定股东总减持金额的10.17%,且日均减持金额下降明显,较2015年峰值下降超过70%。
NO4.再融资新规
2月17日的再融资新规严格限制了融资规模,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而今年5月份的减持新规,堵住了大宗交易、过桥减持、清仓式减持、辞职减持等诸多漏洞,意味着A股市场从PreIPO至IPO定向增发再至减持退出的全过程都经历了重大规则调整和完善,在趋势上符合当前金融监管格局的整体走向。
监管层发布再融资新规,沪深两市一度“火热”的定向增发募资就开始出现“寒意”。从数据看,去年底之前,月均定增发行的上市公司有70余家,而到了今年,沪深两市月均定增发行的公司数量逐月递减,如2017年1月发行54家,2月发行减至43家,4月进一步减至29家,到7月时更是骤减至5家。定增遇冷,但却“火了”可转债市场。同期对比来看,已发行可转债募资规模增幅超过了120%,与此同时,可转债在上市公司的融资占比也显著提升,这一工具正成为A股上市公司的融资新选择。
NO5.IPO趋严
自今年10月份新一届发审委成立以来,IPO审核呈现出越来越严的趋势。12月19日,4家企业首发上会,仅二次上会的万兴科技获得通过,其余3家企业IPO申请均未获通过。至此,今年已经有75家公司的IPO申请被否。
截止到12月10日,新一届发审委已审核73家企业(包括二次上会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44家获得通过,24家被否,5家暂缓表决,通过率仅为六成。期间还出现了“上6否5”,甚至是“全军覆没”的情况,而今年前10个月IPO审核的通过率为80%。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新一届发审委就职仪式的讲话中表示,必须严把质量关。要坚决落实依法全面从严的监管理念,严格专业履职、依法审核,防止问题企业带病申报、蒙混过关。
资深市场人士向《投资快报》记者表示,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已成为监管重点,IPO通过率降低有可能成常态,从而夯实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
NO6.退市常态化
2017年5月17日,深交所公告对*ST新都作出股票终止上市决定,*ST新都成为2017年“退市第一股”。新都退5月24日进入退市整理期,7月6日是该股在A股市场最后一个交易日。*ST新都的退市给一些投机资金盲目豪赌ST股恢复上市以及A股壳资源敲响了警钟。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在去年欣泰电气因涉嫌欺诈发行被责令退市后,A股不断“有进有出”,显示出我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
2014年,证监会出台《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这被业界称为“最强退市制度”。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今年证券市场退市和暂停上市的力度明显加大。
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在IPO常态化、退市常态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A股市场将形成“有进有出”活水,壳股价值或将大大降低,资本市场配置资源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将大幅提升。
NO7.从严监管
今年以来,证监会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06件,罚没款金额73.24亿元,是去年全年的1.7倍;市场禁入36人,预计全年市场禁入人数将再创历史新高。证监会查办的大案要案增多,其中包括鲜言系列违法违规案、“方正系”系列违法违规案、九好集团“忽悠式”重组案等。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日前在介绍证监会部署专项执法行动第四批案件情况时强调,下一步,证监会将进一步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依法全面从严打击影响市场稳定运行、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对于今年的监管态势,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当前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严厉程度比肩国际成熟资本市场,这说明当前证监会对于各类市场主体规范的重视,其目的是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三公”原则,促使市场有序健康运行。
NO8.养老金入市
今年6月,养老金正式亮相A股市场,现身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两份上市公司中报业绩率先透露了养老金在A股的最新动向,养老金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八零二组合”的账户,出现在两只中小盘个股的十大股东中。尽管目前入市资金尚且不多,但可以预期的是,未来它们的身影会出现在更多的上市公司中。此外,长期来看,养老金入市有助于完善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其低风险偏好属性叠加资产保值增值的诉求。
值得关注的是,人社部此前就2017年第三季度人社工作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副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卢爱红指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稳步开展,北京、安徽等9个省(区、市)政府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署委托投资合同,合同总金额4300亿元,其中1800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下一步将加强基金投资和监督管理。研究制定城乡居民养老基金投资运营和职业年金基金管理相关政策。
NO9.并购重组遇冷
2017年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上市公司资本运作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今年A股并购重组的整体形势基本勾勒完成,市场遇冷成为主基调。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会率超过九成的情况下,并购重组交易额却大幅下滑。
今年前三季度,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共审核了131起重组申请;相较去年同期的190起,下降了31%。上会数大幅下滑,并购重组市场热度的回落的趋势显现出来。
清科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近期A股并购重组项目终止的数量较前几月明显增多,且其中大部分项目来自企业主动终止,这与加强监管的政策调控不无关系。2017年至今的重组案例中,来自设备制造、机械等制造产业的案例,远超过去平均水平,特别是钢铁、煤炭、水泥、化工等行业都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越来越多的高端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通过并购重组进入上市公司。
NO10.兜底式增持
今年,“兜底式”增持倡议潮在低迷的A股市场悄然兴起。兜底式增持是指A股在持续下跌后,为了表明对自家股票的看好和护盘的决心,上市公司董事长或实控人发出的“赚了是你的,亏了算我的”声音。
各大公司虽然喊话增持套路高度雷同,但结果“花样百出”,比如员工不买账、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提前埋伏等,更有甚者,公告里错写了别的公司名字。兜底增持倡议背后的真实动机也值得思考。“喊买”的背后,是看好公司的发展?还是欲借助“市场的力量”通过承诺兜底来提振股价?
针对这一现象,深交所下发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向公司员工发出增持倡议书的信息披露的通知》,从严规范“兜底增持”的信批要求。根据通知,公司发布倡议人为员工兜底增持的公告后,应当提交内幕知情人名单,相关主体不得利用兜底增持承诺进行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证券欺诈行为等。
同花顺财经公众号
让投资变得更简单!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