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勇者》,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陈奕迅唱得好,歌词尤其好,特有感觉。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堵命运的枪爱你和我那么像缺口都一样去吗?配吗?这褴褛的披风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对峙过绝望,以呜咽与怒吼,上海有个爸爸。他的孩子摔了一跤,磕到了后脑勺,然后开始呕吐。联系不上120,决定自己开车去医院。最近上海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他的车被保安和警察拦住了。这位爸爸最后急了,怒吼:“我现在送孩子去医院,谁阻拦,我就撞过去。如果你们觉得我违法了,就朝我KQ吧。”没人再阻拦。所幸,孩子只是轻微脑震荡。我不知道这位爸爸后来的情况,希望他没有受到处罚。不过就算被处罚,也值。这件事未见诸报端,我也没搜到原始出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因为可信。换做任何一个父亲,应该都会这么做。连自己的孩子都保护不了,还对得起那声“爸爸”吗?对家人的守护,大概算是我们最后的孤勇了。孤勇者,多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们既要护佑一家老小平安,又要祈祷自己不要中招。常常照顾得了小的,就顾不了老的。有时,只能孤身走暗巷,去堵命运的枪。有个朋友,人在南京,老母亲在上海看病。前几天,他不停发微博发朋友圈,无助地吐槽。“我躺在家里温暖的被窝里,我妈却在医院冰冷的房间里挨了一夜,我姐姐和她女儿被关在另外一个未完工的毛坯房里。”辗转难眠,痛彻心扉。作为一个普通人,只能将微弱的希望寄托于社交媒体了。放在以前兵荒马乱的时代,如果碰上这种情况,他都会毫不犹豫想方设法去上海。但是今天这个时代,让你足不出户,你真的就寸步难行。3月30日,上海浦东某小区,一个老人哮喘发作。在楼下,有一辆邻居叫的救护车,邻居愿意将救护车让给老人,但车上的救援人员不肯,连AED都不肯出借。最终,老人遗憾离世。3月31日,老人的女儿写了一个情况说明,表示了难过与无奈。她说:“我父亲的悲剧已经无可逆转,我希望他的离开能让整个体系得到优化,更加完善,让每个病人都可以得到妥善的救助。我们376弄经历了一场生命救助的接力,虽然结果并不完美,但是也体现了人间有真情,疫情期间的守望相助。感谢所有救助过我父亲的人,谢谢大家!”在这个说明里,这个女儿显得理智又开明。她化悲痛为大爱,希望父亲的离去能让当局反思,优化整个体系,妥善救助病人。这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孤勇者。但是在另一条微博下面的留言中,她难忍悲恸,一句话就让人破防:“从今天起我没有爸爸了。”年初西安那个也因类似原因去世的老人,她的女儿也说过同样的话。同样的原因,同样的悲剧,同样的难过。3月27日,77岁的老军医沈瑞根,因为管控,四天未做过血透,最后于当晚亡故。他的两个儿子想到老父亲走得这么孤独与凄凉,情难自已,悲痛欲绝。而他们被单独封控在家的老母亲,还不知道老伴已经走了。老军医的大儿子,只好拿起社交媒体这个武器,为父亲鸣冤。他的微博,先是神秘消失,后又悄然恢复。他在微博上的讲述,引起无数同情,也让当局更加重视绿色通道。这也是一个孤勇者。上面三个例子中,遭罪遇难的,都是普普通通的人,跟你我一样。他们遇到的事,就是我们正在遇到,或者即将遇到的。穷尽我们一生,都不会有站在光里的机会。但是遇到了事,我们能退缩吗?起码为了我们的亲人,我们要去做一个孤勇者。要去,要战,哪怕身着褴褛的披风,哪怕只有最卑微的梦。这几天发生的事,在上海开埠一百八十多年历史上,前所未见。成千上万上海人,足不出户。无数悲欢离合,在上海滩上千回百转。悲剧可能每天都会发生,惟愿明天比今天少一点,一天好过一天。希望我们能够战胜恐惧,以科学态度和精神对待病毒,不盲从,不唯上,从实际出发,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希望我曾经一赞再赞的沪上主政者祭金刚手段同时,再多点菩萨低眉,把工作做实做细,不负上海之托,不负中国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