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讲座|Manet, Manebit!: 阿比·瓦尔堡笔下作为自我心智画像的《马奈与意大利古代艺术》

2018-03-08 CMAA 现代艺术档案CMAA


讲座信息


时间:2018年3月8日(周四)19:00

地点:北京大学二体地下报告厅B101


主讲人

傅无为(Uwe Fleckner) 

德国汉堡大学艺术史教授、瓦尔堡档案馆(Warburg-Haus)馆长


主持人

朱青生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北京大学文研院学术委员)


讲座语言:

英语(配有中文字幕)


主办方: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艺术史研究室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协办方:

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


讲座内容


此次讲座是傅无为教授在北大主持的第一期博士课程“瓦尔堡图像学”工作坊/研讨班计划中的两次公开讲座之一。 


瓦尔堡“记忆女神图集”(Atlas Mnemosyne)图板55号


阿比·瓦尔堡被看作图像学的创始人,虽然其在世时主要以德语写作并受精神疾病困扰,学术理论备受冷遇,但后来通过贡布里希、潘诺夫斯基等人推广到英语世界,迅速对20世纪艺术史研究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艺术史界更是重新发现瓦尔堡在思想与学术方法上打破传统艺术史窠臼、引入图像谱系、建立艺术与文化的人类学框架的跨时代重大成就,由此再度掀起研究热潮,使之成为当下的艺术史学科领域的焦点问题。


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布面油画,1863年,现藏于巴黎奥赛美术馆


此次傅无为教授的讲座集中于瓦尔堡对马奈的研究。1928 年,瓦尔堡有机会深度了解和研究法国印象派艺术大师马奈的创作,从而激发了他贯通古代与现代艺术图像模式的研究方法,探索图像背后人性的显现与文化历史的流传。傅无为对此研究最为重要和最具颠覆性的一点是,瓦尔堡对马奈作品进行的图像学分析和研究,也是对自我精神状态、心理与智性的投射,犹如勾画一幅情性的自画像。对于这位饱受精神疾病折磨、一生都在与狂躁抑郁抗争的艺术史、文化史学家而言,历史与当代图像的研究在其身上发挥着治疗作用。因此,他也借用马奈名字(Manet)的拉丁语源构成的座右铭鼓舞着自己:“Manet,Manebit!”(坚持,坚持下去!)





主讲人简介


傅无为(Uwe Fleckner)教授是德国著名艺术史家、汉堡大学教授,现任德国图像学核心机构瓦尔堡档案馆 (Warburg Haus)馆长。早年分别于波鸿大学与汉堡大学攻读艺术史、哲学、德国研究,1991年取得博士学位。1997-2002年驻巴黎任德国艺术史中心副主席。2002-2004年任教于柏林自由大学,获教授资格。2004年至今任教于汉堡大学,并担任瓦尔堡档案馆馆长。2006年于瓦尔堡档案馆创立并主持“国际瓦尔堡学院”。 2008年成为美国盖蒂基金会访问学者,2011年成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文学艺术语言学部客座教授。


傅无为教授的学术专长是18世纪至今的艺术史和图像学研究,撰写和编纂了大量学术巨著。他不但对欧洲艺术史了如指掌,更将研究范围和合作项目向其他文化和当代问题延伸。德国是世界公认的艺术史发源地和学术最高峰,傅无为教授代表着德国艺术史界最活跃和最具有国际眼光的中生代力量。他所领导的瓦尔堡档案馆是图像学理论的诞生地,近年再度成为全世界艺术史、图像学最关键的研究基地。


2018年3月,傅无为教授到访北大,主持第一期博士课程“瓦尔堡图像学”工作坊/研讨班,从图像学总论开始,分别以意大利、德国、法国、美国四个个案组成五个方面的专题授课,与北大历史系,以及北大德国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德文、英文原本,初步翻译一部分中文文本,展开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学习和讨论。此次讲座即是这个工作坊计划中的两次公开讲座之一。




关注我们


①点击正文标题下的蓝色字现代艺术档案CMAA

②复制“MODERN-ART-CMAA”在添加朋友中搜索号码关注

③打开微信手机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与“中国现代艺术档案”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作为研究中国传统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和世界艺术的国家基地,承担着艺术与视觉研究、教学和发展的学术任务,其成员为北京大学特聘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该中心由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负责。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是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的一个学术项目,其渊源是198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后迁至北京大学的现代艺术资料汇集工作。“档案”自成立之初,即把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现代艺术文献的收集、整理、编辑工作纳入其学术范围,保存积累了大量文献。“档案”的目的是搜集和记录与中国现代艺术相关的信息和资料,编制《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研究和发表艺术调查报告,介绍和总结中国当代艺术的状况,向国内外学者和机构提供中国当代艺术活动、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详尽资料。“档案”已初步建成网络数据库,以达到资源共享;同时计划将所有资料存放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专门阅览室,供研究者使用。


Center for Visual Studies, Peking University and Chinese Modern Art Archive

Center for Visual Studies Peking University is a national bas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t,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nd world art history. It has a group of scholars who, though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all specialize in the cultural and visual studies. The center is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Prof. Dr. LaoZhu of Peking University.

Chinese Modern Art Archive (CMAA), one of the research projects of the Center, was founded in 1986 at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then moved to Peking University) and has been devoted to collecting and archiving document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work created after the mid-1970s. With the mission of documenting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ic events, CMAA does its research through conducting surveys and publishing the Annual of Contemporary Art of China. The Annual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art events, art works and artists in China for the researchers and institutions both domestic and abroad. CMAA also has an online database, which has been developed into an open resource for researchers.  A special room will also be created for the archives at Peking University's library for public research.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