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士庭是谁?
无论在他的教学还是生活中,侯士庭博士的一项主要成就一直是深化人们对于友谊何为的意识,这友谊包括在基督里彼此的友谊,以及透过基督与父神上帝的友谊。许多人听到侯士庭的名字,马上就会想到上帝多赐给他友谊的恩赐,无论他是作为同侪还是作为辅导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是一位朋友。常言说,以友知人,先不说别的,这本论文集中的作者都是侯士庭博士的朋友,这一点足以说明一些问题。
我们希望这些论文不仅能表达对我们的朋友侯士庭的纪念,而且多少能勾画出他的形象。我们希望,这些文章从深度和广度上都能做到这一点。
首先,它们跨越许多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历史、神学、心理学、文学、教育和伦理学。我们相信,这样的广度才能与侯士庭匹配,他曾经是牛津大学地理学讲师,后来先是称为跨学科研究教授,然后又称为灵修神学教授。在过去几十年中,他从一个专家变成一个涉猎广泛的通才,尽管这种转变在权势等级上是个下降,但对于他来说,确是一步迈进——意识到丰富的基督教人文主义,这也是我们这些朋友在此所庆贺的。侯士庭对于任何人的关切都不陌生,任何领域他都关注,而且从维真学院的生涯开始之时,他就一直是维真集成品格的主要泉源和榜样。
从深度来说,所有文章的共同关切是展现每一个一般学科与在基督里的生命的深层联系。维真人意识到,基督徒被呼召过整全的生活,以三一上帝为我们职业和灵性的核心,一切真理因为都是基督的真理而受到欢迎,一切思想都臣服于基督。成年后,侯士庭一直都在与肢解的生活作战,他关心的是,基督徒在思想和行动的每一个领域都应该向上帝而活。因此,我们以“向上帝而活”为本书的题目。本书是25位作者欢喜合作的成果,我们每一位都会肯定地说,因着侯士庭的友谊和异象,我们都更加向上帝而活。
侯士庭其人
詹姆斯•侯士庭1922年生于爱丁堡,七岁之前生活于西班牙,他父母是“封闭式弟兄会”宣教士,在那里宣教。(“封闭式”这里指的是他们只与同类交通、掰饼。)侯士庭在维真的同事听他说起过,他父亲是个勤于祷告、很有原则的人,但无法进入他儿子广博的思想兴趣之中,会抱怨侯士庭似乎除了圣经什么书都读。其实,侯士庭深得家庭的敬虔传统,十分注重祷告、圣经的根基,且以基督为中心。他深深钦佩自己的父亲,可是却得不到父亲的认可,这一点给他的内心留下了伤害和软弱之处,他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从中得到恢复。
从爱丁堡大学毕业之后,他找了份城镇规划的工作。后来,他获得了一份牛津大学的奖学金。1945年,他进入布拉森诺斯学院(Brasenose College),学的是地理学,在西班牙做了一阵研究后获得博士学位,然后成为牛津赫特福德学院(Hertford College)的教员,有望成为系主任,在英国意味着成为一名教授。
侯士庭到牛津的时候,詹姆斯•巴刻上二年级。在巴刻的记忆中,那时的侯士庭已经是一直以来的侯士庭,骨子里没有变,他直觉敏锐,绝顶聪明,热情洋溢,精力充沛,长于交友,满怀牧者心肠,真诚,善于表达,措辞能以奇怪、可记的方式让语言合他的目的,为领人归主在个人传福音上不遗余力。一如既往,他视人生为一整体,在他所做的一切事上寻求上帝的荣耀,总是兴致勃勃、满有喜乐地主动与周围的人建立关系。一如既往,他思想飘逸,常怀开创性的异象,对悲伤和失望比多数人更敏感,但因信靠上帝而免于自怜。学术书在随后的几版中随着论据不断的补入会变得更厚,今日的侯士庭比47年前牛津时候的他也更丰富。然而,正如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中从第一版到第五版经过几次的扩充,核心内容都没有变,至少在他的一个朋友看来,侯士庭这些年成长的身量引人注目,但其实质并没有太大变化。
在牛津那段岁月里,各种力量在他身上工作,将他塑造成后来上帝计划的样子。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与芮塔(Rita)结婚。芮塔也是一个典型的苏格兰人,身上将务实的洞见、温柔的关爱,以及敏锐的机智独特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机智是如此锐利,若没有充分的善意规范,会成为伤人的利器。芮塔拿她曾经见过的热气球展来描述她与侯士庭的关系。气球从燃烧者的手中点燃后升到天上,似乎属于天空,但是一根不显眼的绳子把它牢牢地拴在地上一辆大丰田汽车上。芮塔对威尔金森说:“我就像那丰田车,我是吉姆的丰田车。”认识他们俩的人都知道,她敬虔、尖锐的智慧对于侯士庭所成就的一切贡献何等之大。
牛津另一影响侯士庭的因素是在基督教群体中的广泛经历。他成长于“封闭式弟兄会”的背景,透过爱丁堡的神学课程,他开始超越背景中的狭隘,最后通过牛津校际基督教协会(包括委员会工作)的跨宗派团契,以及与牛津“开放式弟兄会”的教会联系(包括一次植堂的尝试),那种狭隘被祛除了。芮塔提到吉姆早期在牛津骑着摩托车去几英里外最近的“封闭式弟兄会”小组参加崇拜。中途摩托车坏了,他无法赴约,这次经历使他明白,牛津还有其他的信徒,近在身边,他可以与他们一起敬拜,这同样蒙神悦纳。超越宗派差异,看到圣经的本质真理,这一点一直以来都是吉姆的观点;他是最具普世性的福音派人士,后来他坚持将他“超宗派”的立场传递给维真,而当时其他人还在构想一个纯弟兄会的学习。
很清楚,吉姆及其培育的所有基督徒的目标,是整全的基督教本身:这种信仰植根于启示的绝对真理,能够带着超越派别之争的异象、同情和洞见,处理思想的争鸣、文化的万花筒和意识形态冲突的问题。他在牛津任教期间与C.S. 路易斯的接触很可能加强了这一点,路易斯是《返璞归真》的作者,他在很多其他著作中阐述了基督教的基要真理。路易斯擅长以理性和想象力向教外人士陈明基督信仰;将信仰作为真理和智慧投射进世俗性的黑暗丛林,这样对于信仰才最有益处,这一事实在路易斯笔下成了一个模型。今日的侯士庭无疑是一个崇尚纯粹的基督教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一直以福音的基要真理为故乡;是装备平信徒在当代世俗城市中传讲并活出福音的激情最终把他和芮塔带到温哥华来创建维真学院。
维真学院
1970年租了两间房子,这个小小的学校开门了。在大学校园里开办研究生院,信仰建立在圣经的坚实基础上,教师队伍持守坚定的福音派信仰,对于各门学科以及在开发和维护真正的基督教心智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都能表现出尊重和兴趣。维真开始是新型神学教育的先锋,重视信仰认信而非职业性,在结构上重视思想与心灵的结合、神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这段历史之前讲过,维真在前二十年的快速成长和成功很多人都熟悉。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上帝透过许多有恩赐的弟兄姊妹在工作。然而,其中不可或缺的,是吉姆将以下这一切独特地结合在一起:向上帝敞开、学识的广度与深度、从新的(常常也是搅动人的)角度看老问题的能力、以容易记住的语言体现新异象的能力,以及把自己完全摆上、愿意让人们随时找他。最后一点或许是他最宝贵、最令人珍惜的恩赐。没有他,维真绝不会成为今天的维真。
侯士庭是一个有异象的人,他的专长是开风气,而不是行政管理。难怪,他的妻子芮塔坦言:“吉姆是上帝选召来开创维真的人,但不适合继续领导维真。”当维真给他校长的头衔,将日常的领导权从他手中拿去时,他发现这个过渡很艰难;然而,在这个新角色中,他更深经历了上帝,并投入到对整个基督教灵修生活与教学传统的研究中,结出了丰硕的果子。灵修神学成了他在维真及其他地方教学的中心课题。对于新教徒来说,灵修神学基本上一直是空白;侯士庭向新教徒开启了灵修传统,或许这将被证明是侯士庭对于教会生活的最大贡献。他编辑了“信仰与灵修经典”(Classics of Faith and Devotion)系列,撰写了如何与上帝建立关系的三部曲,《转化生命的友谊》、《幸福真谛》与《心灵的渴望》,在灵修神学领域不断教导,这一切已然形成了一个极具价值的传统。为了继承和扩展这一传统,维真的董事会于1991年设立了侯士庭教席,他退休之后,这个席位被称为詹姆斯•侯士庭灵修神学教席。
但是,吉姆,我们不期望您退休。我们不想看到你的事业现在就因退休而告终!对于我们来说,您无与伦比的恩赐,一直是将上帝的好消息,带进我们和其他许许多多人的生命,我们希望上帝赐给您健康和力量,可以继续如此服侍更多人。同时,我们请求您,我们这许多人的导师和朋友,接受这些论文作为您70岁生日的礼物。我们很荣幸如此来纪念我们尊重的学者和老师。请您继续做我们的榜样,让我们知道“向上帝而活”意味着什么;我们需要这样的榜样。我们也希望您悦纳我们25位的文章。
原文标题为“纪念侯士庭70岁生日”。灵修导师侯士庭首部中文简体字版图书《幸福真谛》2014年6月由橡树文字工作室推出,橡树书屋淘宝店(http://oaktreebooks.taobao.com)有预售。团购橡树图书请联系闫弟兄,电话:13864889623,橡树工作QQ:2720176660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平台账号:“橡树文字工作室”
方法1:点击右上角的按纽,选择“查看官方账号”,点击关注;
方法2:在“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共账号”中搜索“oaktreepubli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