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旗向前进》:受难周圣诗

2015-03-30 麦格拉思 橡树文字工作室

请点上方蓝字“橡树文字工作室”关注我们


王旗向前进
王者之旗所向披靡,十字架闪烁着神秘的光芒;造我们的主为我们流血牺牲,

代我们受刑,为我们代付赎金。


他被钉在十字架上,肋旁被兵丁之矛刺穿,他的宝血和水而下,

洗净我们的罪孽。


大卫王古老的预言,如今得以应验,主已成为外邦人的君王,

因为他在十字架上作王。


哦,荣美的十字架,你披挂着救世主的身躯,飘扬着鲜艳的紫袍,

沾染着救主的鲜血。


十字架上的双臂如真理的天平,称量着众人的罪孽,如此罪债惟有他能抵偿,

掳掠了掳掠者的猎物。


愿万民将荣誉归于你,永恒的三一真神;靠着十字架你已败坏死亡,统领我们直到永远。


(译文采用《基督教文学经典选读》(上),139-14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个别地方略有改动。)


诗歌来历


“感谢上帝,使我们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林前15: 57)早期教会欢喜歌颂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得胜——胜过了罪、死亡和撒旦。因着加略山上的征服,天堂大门大大敞开。得胜者基督从死里复活并且被立为 “万有之主宰”(pantokrator),这一宏伟的画面激发了东方基督徒的想象力。十字架被看作一场著名战役的发生地,可与伟大的荷马史诗相媲美。在这场战役中,善恶两方面的力量在争战,而善的一方最终获胜。


早期教会更加关心和强调基督制伏了人类的仇敌这一事实,而不是猜想他具体是如何得胜。基督的复活以及他以得胜的姿态为信徒打开天堂之门,配得宣扬和称颂,我们不应以枯燥的神学来分析。


因受罗马文化背景的影响,基督得胜的主题被刻画为一场胜利大游行,可与古罗马的胜利游行相比。按其经典场面的状况,得胜者的胜利游行从战神广场(Campus Martius)开始,贯穿罗马城的街道,最后在位于卡皮托林山(Capitoline Hill)的朱庇特神庙结束。该游行是由将军的士兵们率领的,他们通常高举标语牌,标语描述的是将领和他的丰功伟绩(例如:裘力斯·凯撒军队高举的标语是:我来,看见,我征服(Veni, Vidi, Vici),或者高举一张大大的地图,上面是将军所征服的疆域。其他士兵推着装满了战利品的马车,它们将被收入罗马的宝库。其中一部分游行队伍由战俘组成,通常是被征服之城市或国家的领袖们,他们被锁链捆绑着。


基督徒作家向前稍微迈进一步,他们将上述胜利的画面转化成宣扬“得胜者基督”(Christus Triumphator)的礼仪。这种鲜明的象征主义牢固地建立在新约圣经的基础上。新约圣经提到,得胜的基督“掳掠了仇敌”(弗4: 8)。尽管该主题在这一早期阶段的基督教艺术作品中出现过,但其最深刻的影响力体现在当时的赞美诗中。出现于这一时期的一首赞美诗堪称基督教会最伟大的赞美诗之一,它描绘了基督的得胜游行并且颂赞他击败了仇敌。


福图那图(Venantius Honorius Clementianus Fortunatus,约530—约610)出生于意大利北部特雷维索(Treviso)附近的肯尼大(Ceneda)。他在年轻时就成为基督徒,后来在拉文那(Ravenna)和米兰学习。他在诗歌和修辞方面都因高超造诣而名声远扬,后来在599年前后,他被选举为普瓦蒂埃(Poitiers)的主教。他主要因其诗歌“王旗向前进”(Vexilla regis prodeunt)而为人所记。根据一个证据确凿的传统,在569年,拉德贡德(Radegunde)在南高卢的普瓦蒂埃市向人展现了据说是来自钉耶稣所用之十字架的一大块碎木头。拉德贡德是从国王查士丁二世(Justin II)那里得到这块木头的。当该神圣遗物抵达普瓦蒂埃时,福图那图被选为前去迎接该遗物的人。在运送神圣碎木的人员距离小镇约有2英里时,在一大群信徒和热心群众的簇拥下(其中一些人拿着旌旗、十字架和其他圣物),福图那图斯前去迎接。前行时,他们唱起这首福图那图专门为这一场合而作的赞美诗。这首诗很快便被西方教会的耶稣受难节(复活节前的两星期)所采纳,而且至今仍然被西方教会用以纪念圣周。英语翻译取自伟大的维多利亚赞美诗作家和中世纪研究家尼尔(John Mason Neale,1818-1866)所编辑整理的《中世纪圣诗及续篇》(Mediaeval Hymns and Sequences,1851)。


摘自麦格拉思《基督教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


橡树文字工作室
微信号:oaktreepublishing
定期发送橡树图书书评、书摘、橡友会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