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所栽种的一颗树——橡树成立的故事

2016-04-08 游冠辉 橡树文字工作室

橡树出版之【冠辉专栏】

编者按
 
oaktreepublishing

九年,从一粒小小的橡子,到如今经风沐雨,初结橡果,似乎是弹指一挥间,又真的不是那么简单。六十种图书,好像不算多,但是每一本的出版都不那么容易。其间的故事,惟有亲手种下那粒种子的人才体会更真实和深刻。今天,橡树文字工作室发起人游冠辉给橡果们带来了这个成长的故事,愿神藉着此文给每一枚橡果带去祝福!文后也附上了近日橡果们的温暖祝福!相信不少橡果都在酝酿给橡树的九周年文字,不要犹豫,写下来发给我们吧!下一个九年,我们继续在主里相伴成长!或留言,或发送邮箱:oaktree_amos@qq.com,我们都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你的温度!


2016年,橡树9岁。新年伊始,橡树遭遇了一场折枝的风暴。还没等到橡树九周年生日,在橡树服侍近九年的国永弟兄,突然离我们而去。这两年,外部出版环境日趋艰难。今年,国永离去之后,橡树内部又面临各种新的挑战。以色列人在患难之际,常常追想神在古时的作为,以此来坚立他们对神的信心。每当遇到艰难,我会不由自主去回想神起初带领我们成立橡树的过程。这个过程让我看到,橡树是神所栽种的,也是属祂的。这时,我的心中便不再忧虑。


2001~2005:预备橡子

主啊,这套书如能做成,所有给编辑的利润,都是你的。


2001年7月,我从北大哲学系博士毕业。找工作时,我只联系了一个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当时,我在带领我们教会的北大学生团契。我想,在出版社做编辑应该比较轻松,有时间在教会多服侍。


我应聘的时候,一开始被北大出版社拒了。但过了一个星期,出版社又叫我去,说文史哲编辑室已没有名额,问我愿不愿意去外语编辑室,做英语编辑。我问当时面试我的副总编辑,在外语编辑室是否可以做学术书。他说可以。于是,8月份,我便入职北大出版社,开始了我的编辑生涯。那时候,我对文字事工一无所知,从未想过能出版基督教图书。


2002年,北大团契来了一位慕道友,是个文化人,后来在我们中间信主了。2002年6月,因为我博士学的是基督教研究专业,他请我为一家民营图书公司策划一套基督教译丛。我非常兴奋,慨然答应,马上着手构思选题。这就是“基督教文化译丛”的起头。


那时,我信主时间还不到三年,但对学术界和教会都有一些了解。策划这套书时,我心里有两个关注点:一是向知识分子介绍福音派基督信仰,因为很多知识分子更多把基督教当作西方文化而不是信仰来看待;二是帮助基督徒认识基督教的历史、神学以及基督教对文化的影响,因为很多基督徒信了主,但对信仰的认识缺乏基本的框架。


我用了两三个月时间,在网络上搜索图书信息,最后选出了十几本书。这两三个月,我一直为这套书祷告,求神让它能顺利出版。但是,等到具体要落实这套书的运作时,我发现,图书公司并不能提供什么帮助,版权联系、图书翻译及编辑,都必须由我来负责。我在第一步就卡住了,根本不知道如何联系这些书的版权。而且,我的身份是北大出版社的编辑,怎么可能为别的公司实际运作这套书?


2002年10月,北大出版社当时面试我的副总编辑带我去参加法兰克福书展。我非常感恩,满心希望此行能帮助解决基督教文化译丛的版权问题。在书展上,我真是打开眼界,看到那么多的基督教出版社和琳琅满目的基督教图书。我心里激动不已。在Kregel的展位上,有两本精美的彩色插图版名著,一本是优西比乌的《教会史》,一本是《约瑟夫著作精选》。


带我去参加书展的副总编辑看我在翻的那两本书做得十分精致,问我,这些书我们能做吗?我说,这两本是历代的经典,非常值得做,如果我们愿意做,我可以来做。在此之前,我曾经试探性地问过他,我们能否做基督教图书。当时,他给我的答复是,宗教类的图书碰都不要碰。北大曾经出过一本基督教的书,结果惹了麻烦。这次,他只是因为书的形式精致,对它们显出了兴趣,并不清楚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然而,他的一句话,却给了我在北大出版社出版基督教图书的一丝希望。我开始认真为“基督教文化译丛”能否在北大出版社出版祷告。


出版社的编辑都有指标和考核任务,编辑的奖金与编辑所做图书的效益直接挂钩。我当时对基督教文化译丛这套书的市场有一定的信心。我在心中盘算了一下,觉得这套书应该能挣钱。我在祷告里跟主说:“主啊,如果这套书能在北大出版社出,我愿意把这套书给编辑利润的50%奉献给你。”我这么祷告完,心里却没有平安。圣灵仿佛在提醒我,我做这套书还有私心。于是,我便在主的面前祷告说:“主啊,这套书如能做成,所有给编辑的利润,都是你的。”我这么祷告完之后,心里便平安了。


2002年11月,我斗胆将“基督教文化译丛”整套书的计划和盘托出,问副总编辑,我们是否可以做。没想到,他看了选题,非常爽快地回答:“可以。你去做吧!”2002年11月下旬,这套书的选题在北大出版社正式通过。哈利路亚!神听了我的祷告,在北大出版社开了基督教图书出版的大门。


这套书所产生的影响是我始料未及的。当时我信主时间不长,也未受过什么神学装备。对于我来说,策划这些选题,更多是凭着一种嗅觉,而不是扎实的研读和把握。神真是在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能力。这套书从策划的动议,到选题的过程和书最终的出版,整个过程充满了神奇妙的安排和保守。


从2002年到2006年这四年的时间里,上帝透过不同的途径,为我预备了几次机会,参加国际书展、美国宗教学会(AAR)年会、福音派神学协会(ETS)年会。在美国宗教学会和福音派神学协会的年会上,各基督教出版社都会展出它们的图书。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我对英语世界基督教出版界和神学界有了大致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认识了一些主要的基督教出版社和几位基督教学者。神打开北大出版社的门之后,我的心思逐渐从带领团契转向基督教图书出版。在这三四年时间里,除了“基督教文化译丛”之外,我陆续策划了“缤纷人文译丛”、“哲学与宗教系列”、“思想与人生系列”等丛书,共出版了三十种左右基督教图书。


这些书的出版,离不开很多人的参与和帮助。在这条路上,一直支持和陪伴我的是我的好友孙毅兄。遇到各样的问题,我都会找他沟通和商量。编辑这些图书比做外语教材难度更大,费时更多。为了能加快出版的进度,我考虑找外编。神为我预备了王老师和刘峣姊妹作为外编与我同工,又预备了力今姊妹,帮助我筹措请外编所需的费用。有一对香港的夫妇看到神在北大兴起的文字事工,也开始关注和支持。这些在北大时帮助我的弟兄姊妹,正是神为我预备的橡树同工。


这三四年,神不仅为我预备了文字事工的同工和资源,更重要的是,神赐下了文字事工的异象。到2005年,我逐渐清楚了自己一生的呼召和使命:通过文字出版,阐明圣经的启示真理、继承教会的大公传统、回应时代的文化挑战、彰显基督的荣美生命。

 

2006~2007:播下橡子

我们是否愿意放下所拥有的一切?……如果你现在正面临是否要放下的问题,请做出决定向前迈进,穿越危机,把你的所有和所是都放下,交给神。神必装备你去做祂所要你做的一切。


2005年底,北大出版社因出版“国是文丛”而被整顿,结果殃及池鱼。之后一年时间里,基督教类的新书一本都出不来。


2006年8月,章雪富主编的“古代基督教经典译丛”,《论道成肉身》、《道德论集》、《神学讲演录》三本书虽通过审批,已下印厂,最后还是被社里叫停。我手里还有十几本基督教图书正在运作。想做的书不能做,每天只能编辑外语教材。我心里十分痛苦,开始考虑在北大出版社之外建立一个工作室,来运作基督教图书。我一直祷告,等候神的工作,希望出版社的情况能有好转。没想到等了一年多,情况更加恶化。


2007年1月22日,我被社里明确告知,宗教类的书全停。24日,我又被告知,动销中的图书也要再做一次排查。面对北大日益紧缩的出版环境,我一边考虑成立工作室,一边考虑是否要辞职。我为此祷告,也请熟悉的朋友为我代祷。1月28日,我收到登兴弟兄的短信:“基立溪的水已经干了。在祷告中为弟兄不住祷告。”我回复道:“那就去撒拉法。求主显明祂的旨意。”登兴说:“阿们!”之后,我越发恳切地祷告,寻求神的带领。离开与否,兹事体大,我不敢贸然决定。


3月6日起,我开始三天的禁食祷告。我心里挣扎,放不下的有三样东西。一是稳定的收入,它可以使我专心工作,无后顾之忧;二是北大的招牌,它是我自由出入学术界和出版界的通行证;三是北大的出版阵地,它是有影响力的平台,有人甚至说它是个“制高点”。那段时间,我每天除了默想圣经的话语,还会读一篇365灵修短文。第三天,神借《竭诚为主》当天的信息向我说话:“我们是否愿意放下所拥有的一切?……如果你现在正面临是否要放下的问题,请做出决定向前迈进,穿越危机,把你的所有和所是都放下,交给神。神必装备你去做祂所要你做的一切。”


神的旨意很清楚了。当天下午,我去找领导,告诉他们我决定辞职。领导感到很惊讶,问我辞职的原因。我告诉他们,基督教图书在北大已经不能做了,我想自己成立一个工作室来运作这些图书。总编辑挽留我说,可以换部门,同时在工作室兼职。副总编辑更是极力挽留,让我去北大出版社属下的培文公司做学术书,并且说不给我经济指标的压力,这样既能保住北大的职位,又能在工作室兼职。


我把这个念头带到神面前。神又透过《竭诚为主》当天的信息向我说话:“当神对你的旨意已经清楚显明时,你极力要通过某种特殊的方法去维持那种关系完全是多余的。你所需要的,是顺其自然,完全信靠耶稣基督而生活。信仰的生活,除了信靠神之外,别无他途。这条路要求我们对神绝对委身。面对前面的不确定性而一无挂虑,这是与耶稣同行的秘诀。”读到这段话,我知道,去培文是一种试探,于是决绝地递了辞呈。


原本我们就在筹备工作室。因着我的辞职,工作室的成立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我们直接用力今姊妹名下的恩盈公司,不用再去注册。3月份,我们在大钟寺的华杰大厦租了办公室,配置了电脑和办公座椅。我带着北大出版社放弃的选题,包括一些已经做好的图书,与力今姊妹、刘峣姊妹和王老师,还有为了加入我们而离开商务的国永弟兄,以及作我们编外译者的瑞萍姊妹,开始了新的旅程。当时,全职的员工就我、刘峣和国永三人。4月2日,我们开始上班,橡树文字工作室正式成立。


我之所以给工作室起名橡树,是因为橡树的意象让我看到了几个交织在一起的图景:在橡树下敬拜;在橡树下传讲福音;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参天大树;品质坚韧,经风雨依然挺立。橡树是信心之父亚伯拉罕设立祭坛的地方(创12:7,18),也是神向他亚伯拉罕显现的地方(12:7;18:1)。我们成立橡树的目的,就是为了敬拜神。在英格兰,许多古老的橡树被称为福音橡树,因为人们常在橡树的树荫下聚会,传讲福音真理。


我们期待,橡树出版的图书也能为人们提供一片树荫,让人们在其下传讲福音真理。高大的橡树始于一颗小小的橡子。我们相信这颗橡子是神播下的种子,盼望它有一天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结满累累硕果。橡树的品质坚韧,我们盼望橡树出版的图书能具有经典厚重、持久耐读的品质;橡树的成长要经历风霜雪雨,但我们相信,它既是神所栽种的,神也必保守它在风雨中挺立。


2007~2016:初结橡果

橡树这九年,共出版了六十种的图书,照着世上一般的标准,真的少得可怜。但这其中倾注了许多人的心血。


橡树这九年,共出版了六十种的图书,照着世上一般的标准,真的少得可怜。但这其中倾注了许多人的心血。

 

神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在北大出版社预备了一颗橡子。九年前,祂播下了这颗橡子。随后,祂以恩典为雨露,浇灌这株破土而出的幼苗。经过九年的时间,在橡树同工及橡树伙伴共同的培育下,在众多读者的呵护下,长成了一棵小树,结出了不多的橡果。这些年,橡树得到了不少的称赞,很多人把这荣誉归给了我。然而,我深知,这一切是出于神的恩典,也是许多人共同付出的结果。


橡树这九年,共出版了六十种的图书,照着世上一般的标准,真的少得可怜。但这其中倾注了许多人的心血。橡树成长到今天,付出的决不只是橡树的同工。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在支持着橡树,爱护着橡树。没有这些橡树之友,也不会有橡树的今天。他们的名字虽然在这里没有被提及,然而主都知道。求主记念!


 ♥橡果温度

@静水深流星星点灯:信主三年有余,关注橡树文字一年未到。不知不觉,竟走过风雨九年,谢谢你们,信徒们需要更好的文字。愿主的恩惠一直同在。  

@Patricius:橡树生日了,我怎么如此开心,有些轻飘飘,是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盼望有春雨滋润,哈哈。 我们的灯,需要油啊,恳求主賜下,恳求主賜下,恳求主賜下!
@约美爸:昨日还在思考自己这几年来都受哪些作家的影响与塑造,其中好几位都是橡树推举的,比如侯士庭,比如范浩沙,比如麦格拉斯。我想出版社的重大责任也系于此吧!供应一个世代上帝儿女的胃口,解答旷日持久的心灵对决,往往都显示出神的慷慨与信任,谢谢橡树!



橡树九周年特别约稿

亲爱的橡果们!橡树九周岁生日啦!我们邀你一道和我们庆生,方式就是动笔写下“我和橡树的故事”,然后发给我们,字数不限、内容自定、题材自由。可以是购买或者阅读一本书的经历和感受,也可以是你所认识的橡树人,还可以是阅读橡树公众平台文章的感想,或者是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等。不要犹豫,把写好的文字发给我们吧!选中刊发的橡果,我们也会相应提供稿酬。征稿日期:即日起至2016年4月30日。咱们橡树家的地址是:oaktree_amos@qq.com。

橡树人时刻在这里恭候橡果们!

橡树文字工作室
定期发送橡树图书书评、书摘、橡友会信息
微信号:oaktreepublishing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进橡树微店购书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