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老徐时评:贸易战不可怕,可怕的是新冷战思维

2018-03-24 老徐时评 老徐时评

文/老徐时评

中美贸易战即将开打,做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最先反应。从世界各地的股市看,还是亚太地区跌的最猛,恒生跌了3%,日经跌了4.5%,韩国跌了3.2%,中国沪指跌了3.4%,创业板跌了5%。而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等欧洲指数,跌幅都在1%多一点,即使是暴风眼的美国,跌幅也不到3%。


这也说明,东亚地区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打贸易战,自然对东亚、特别是中国伤害最大。既然是美国先挑的事,我们这边惟有正面应对。你搞600亿,我先弄30亿,不能比数目字,关键是一个态度。

官方的表态是:我们一不会怕,二不会躲。前一句话是说给国内听的,毕竟那些愤青们打了鸡血,好容易亢奋高潮起来,也挺伤身的,安慰一下很有必要;第二句话是说给美国人听的,随时可以谈。双方都找个台阶下,别把事闹大。


中国的官方和媒体喜欢用“贸易战”这个词,其实看了几遍特朗普签署备忘录时的讲话视频,用的都是“谈判”一词。未来即使中美打贸易战,也不会一杆子打到底,估计还是会边打边谈,谈谈打打,直到双方寻求到再次平衡。


看一下中美两国的经济,挺有意思。吉姆.罗杰斯曾经总结过,说美国的经济七成是翻煎汉堡和对簿公堂(打官司)。在美国,不管有钱没钱都可以吃汉堡,但是没钱基本别想打赢官司。美国在高技术、高端制造业、生化医药、金融业等方面,执世界之牛耳,其垄断性的优势,承托了整个国家的高收入水平。

反观中国,有如此完善的产业链、如此低廉劳动力成本的制造业大国,在世界上恐怕也找不出第二个,至少最近几年基本没戏。所以按理说中美两国的贸易是很容易互补的。


在世界这个大金字塔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相应位置。越是在塔尖上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或者不发达国家的贸易,越是容易出现逆差。穷国输出商品和资源,富国输出货币和文化。这种状况不足为奇。贸易战的本质,并不是表面的贸易逆差,而是背后是否有政府干预。


中国经济正在转型,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世界货币(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方向在转变。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挤占他国位子和利益的事,这很正常。但是一旦掺杂了冷战思维,那么事情就变得十分麻烦了。

旧的冷战结束之后,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摇摆于遏制和接触之间,尽管中美在意识形态领域分歧很大,但这么多年彼此基本相安无事,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中美之间经济交往十分密切。“9.11”给中国带来了十年的喘息机会,金融危机更是让美国自顾不暇。而中国借着加入WTO搭上快车一路狂奔,很快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美国处理完一大堆国际、国内的棘手麻烦事之后,回头一看,老二跟自己快旗鼓相当了。


于是,老大的心态变了,国家战略也悄然改变。

其实,我一直认为,贸易上再怎么折腾都不怕,毕竟贸易纠纷是可以用钱来搞掂的。只要双方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以前承诺的该兑现就兑现,该让点利的就让点利,双方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但是如果发展到政治、军事、意识形态上的对峙,那钱就不管用了。特朗普这次对中国玩狠,表面上并没有提出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相应诉求,似乎全是为了经济上的利益。但深入思考一下,美国的所有动作,其实都包含着政治上的企图。

以美国这次提高钢铝关税为例,先把关税提的高高的,把全世界打懵。然后一个个豁免,那些结过盟的、骑过墙的、同过床异过梦的、投过机的,甚至跟中国抛过媚眼的,统统都在豁免之列,唯独不放过对美钢铁出口微乎其微、仅占美国进口量2%的中国。显然,这个政策傻子都能看出来,经济意义接近于零,背后的政治企图一目了然。


美国有这样那样的政治企图,实在太正常了。这是维护自己老大地位的一种本能反应。有学者把中美贸易战称之为“新冷战的前夜”,似乎有点耸人听闻了。经济从全球化到贸易保护,是一个重大转变,也是世界格局再次寻求平衡。我的观点是,在世界上出现泾渭分明、旗帜鲜明的两大阵营之前,谈新冷战都还为时尚早,但是新的冷战思维却要值得警惕,不能掉以轻心。

这种新冷战思维,不仅国外有,在国内也甚嚣尘上,已经贯穿在我们的许多日常生活中。以人划线、站队,不管是非曲直,颠倒黑白。这些做法在互联网上比比皆是,造成极大的族群撕裂和思想混乱。


因此,打贸易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新的冷战思维又开始抬头。这次中美贸易冲突,对于双方领导人的智慧都是一个考验。中美双方应该避免让贸易纠纷演变成新的冷战。这既是神圣的责任,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想看到更多精彩文章,可以长按上面的二维码,加关注“老徐时评”公众号!想打赏的朋友,也可以扫上面的二维码,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