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入局打车购买摩拜 美团估值挣扎的新故事老招数?

2018-04-04 老徐时评

3日早间,蓝鲸财经曝出消息,美团作价37亿美元将整体收购摩拜单车,包括27亿美元的实际作价(12亿美元现金以及15亿美元的股权)和10亿美元的债务。这距离去年年初美团将手伸向“打车”,仅仅过去12个月时间;距离美团上线租车业务,也只有不到半年时间。这些事情综合起来看,美团在出行领域的野心着实不小。


实际做得如何呢?美团打车在南京静悄悄趴窝了一年。直到拿了腾讯新一轮融资,才有底气拓展到南京以外的第二个城市。而据业内人士分析,美团能够在市场上撕开一个口子,与其对用户和司机的补贴不无关系。美团司机为多拿补贴频繁刷单,甚至还产生了专业帮人刷单者。

相似的剧目频繁上演。与互联网公司通常的 “高筑墙、广积粮”战略相反,美团曾经涉猎过早餐外卖、共享充电宝、第三方支付、电影票业务十数个互不相关的业务领域,无一处不融资烧钱,却也反复被证明补贴过后,流量难存,最终落得失败离场。


“美团在声量上的胜利远远超过其在业务上的胜利”。对于美团的“有所为没有所不为”,这是最形象的注脚。


核心业务经不起估值推敲


美团为何要反复踏入同一条河流,一再屡败屡战屡败?答案是:上市对赌时限在即。

在美团成立的8年时间里,总共完成了6轮融资和两次战略投资。坊间流传,美团2016年初融资的时候,跟投资方的协议约定美团点评必须在两年内IPO,且融资后估值超过200亿美元的IPO才有效,否则,美团点评需要将投资金额的120%赔给投资人,也就是总数将近40亿美元。


业务的纵深发展已经不是美团首要考虑的问题,它面临的更大压力,来自日益临近的上市和估值这两座大山头。而且,先前在外卖、充电宝、电影业务上烧的钱越多,就越会被背后的资本方逼着上市。

美团的各种业务始于团购。靠着杀出百团大战的重围,美团当年积累了大量用户,但是这方面的流量始终无法变现。为了破解估值经不起推敲的困局,美团需要有新的故事来打动投资者。美团外卖就是曾被主推的“新故事”。


外卖并不是个烧钱的小窟窿。一方面,美团的外卖业务同样面临着来自饿了么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为了保障用户体验,美团对平台配送员也要给予相应的补贴。有机构测算过,美团外卖每送出一单,就要亏损 6 块钱。


王兴曾表示,美团除外卖业务外,其他业务都是在盈利,换句话说,他的每一笔融资也都是在填外卖的黑洞。更别提如何支撑起上市后200亿的市场估值。

新故事难解估值僵局


谁都知道,提升估值最快速的方法便是“多元化”,在外卖业务未来大概率难以长期持续烧钱的情况下,美团只能硬着头皮进入其不熟悉的领域。


融资、烧钱补贴、抢占市场眼球;再融资、再烧钱补贴、抢占市场眼球,在上市估值的压力之下,美团就是以这种方式扩展新业务,画出到店、到家、旅行、出行四个大饼的。尽管为资本市场输出了不少故事了,但故事始终漏洞百出、从未讲圆。

在王兴意义上的互联网“下半场”,美团每一条分支的对手都不再是团购时代的草莽公司,创业者背后站着的,无一例外都有BAT巨头的身影。而且当前O2O对BAT的重要性,已经放到了史无前例的位置。虽说以小博大不是不可能,但是资本给美团的时间和耐心本来就已经到了极限。


去年10月,有传是上市前的最后一轮40亿美元融资后,美团一级市场的估值达到300亿美元。由于二级市场的估值普遍都低于一级市场,待到美团熬到上市时,在外卖业务的持续“吸金”下,估值会缩水到怎样的程度,还不得而知。

于是,在酒旅、新零售之后,王兴又锚定了出行领域。尽管留给美团的好资产并不多——摩拜每月的运营支出在4亿元以上,2017年12月的收入只有1.1亿元。此外,摩拜单车还挪用了60亿元的用户押金,供应商欠款也超过10亿元,外部债务在70亿元以上。


美团靠讲故事求解估值僵局的死循环?这一次能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