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8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一个流传已久的谎言,99%的人信了(深度好文)

点关注 不迷路





很久以前,我曾在中央电视台上看到一个节目,讲的是老舍的儿子、作家舒乙回忆他的祖父,一个清朝神机营的满族军人,在庚子之乱中,守卫北京的悲壮故事。

舒乙说,那些清朝的军人大部分都是用的大刀长矛和弓箭,他的祖父武器稍好,使用的是抬枪,一种落后的黑火药武器,由两个人操作,射击速度极慢,由于每次射击的时候都要把火药从枪口倒入,总难免会洒出一些来,结果战斗得久了,周围到处都是散落的黑火药,最后不幸被一颗流弹引燃,导致他的祖父被黑火药烧伤。面对洋枪洋炮的八国联军,清军将士并不是作战不勇敢,实在是器不如人,最终空有一腔热血,却始终难以报国。
实际上不仅仅是我,大多数的国人对整个满清晚期军事上一败再败的认识,都是归结于武器落后,但是最近我才发现,这纯粹是胡扯。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我最近发现在美国著名的春田兵工厂的博物馆里,有一挺诺顿菲尔特速射机关枪,上面写着:“英吉利,诺顿菲尔特,敬赠李中堂”。旁边的说明写着:此枪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天津时缴获,此战役共缴获清军上百挺这种机枪。

八国联军侵略天津时缴获的清军机枪和相关文献


当时我看到这里,脑袋嗡地一下就响了起来:“什么鬼!清军居然还有机枪?而且在一次战斗中居然被缴获了上百挺!不是说好了他们只有大刀长矛的吗?!”
在这个刺激下,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特别是西方的资料。结果我发现:关于晚清清军的真相,我们所知道的一切都不是事实。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兴起了一阵学习曾国藩的热潮,其中关于曾国藩的带兵打仗有一个很奇怪的事儿,就是所谓的结硬阵、打呆仗,所有的书都把这事儿上升到了一个道德高度,意思是做事要踏踏实实,不要想投机取巧。


曾国藩的这种战术,说白了就是每到一个地方,士兵就立刻挖战壕,然后全部进入战壕中,不论是攻城还是野战,他都是这一招,而且每每以两三万人的兵力,包围和全歼对方几十万人!
这事儿看得我一头雾水,当时我就在想:拿着大刀长矛的清军,自己跳到战壕里头,如果太平军冲了过来,居高临下,从战壕上头用长矛刺他们、石头砸他们,这不是送死吗?怎么可能逢战必胜呢?

呵呵,原来我们上当了!

原来在曾国藩的军队中,根本就没有冷兵器,全部都装备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步枪和火炮!
我再强调一遍:你没有看错,没有冷兵器,全部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步枪和火炮。


事实上,曾国藩起兵后不久,就发现他们处于兵力上的弱势,而且未经严格训练的、临时募集来的乡勇,在残酷的肉搏战中根本不是身经百战的太平军的对手。

就在这时,受李鸿章雇佣的华尔的洋枪队在战场上的杰出表现所启发,曾国藩作出了一个决定:募集了大笔的资金,购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发射米尼弹的前装线膛步枪、12磅野战滑膛炮,在主力部队中彻底淘汰了冷兵器。

这些武器是一个什么水平呢?就是美国内战中北军的标准装备!前装线膛步枪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由于它的枪膛内有来复线,所以射击的准确性大幅度提高。而米尼弹,则是当时一个划时代的发明,和当时的球型子弹不同,这是一种圆锥形的子弹,后面有一个凹腔,里面有一个木塞,射击时在火药的作用下木塞向前推动,使凹腔完全契合膛线,让射出后的子弹高速旋转,距离更远,在500米的距离上依然有准确的杀伤力!

而在此前使用火绳枪和燧发枪的球形子弹,最多在50米内会保持直线运动,超过了50米,就不知道会飞到哪儿去了,所以曾国藩的湘军面对手持旧式火枪的太平军,在武器上形成了代差,因而战无不胜。
而一只完全由现代步枪和火炮组成的军队,该怎么打仗?当然是挖战壕了!所以曾国藩是战壕战的发明者,西方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曾国藩哪里是打呆仗?他是超级聪明的,西方人要50年以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由于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战斗中享受了武器优势带来的好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极度迷信武器的优势,而且成了清军内部的共识。于是,当时世界上只要有先进武器一发展出来,清军就不惜血本积极购买。
比如美国人发明的斯潘赛弹仓步枪,在美国的南北战争中,北军嫌该枪贵而没有大量装备,但是左宗棠一看到该枪,立刻拍板,大量购买。又比如加特林机关枪,清军比美军更早开始大量使用。

加特林机关枪

在左宗棠平定回乱、收复新疆的过程中,清军的主力部队装备的是被称作“七连珠”的斯潘塞弹仓步枪、被称为“排枪”的加特林机枪、以及后膛野战炮。

大家知道,回民的骑兵是相当厉害的,红军的西路军就是被回民的骑兵打垮的。但左宗棠的军队装备远远好于西征的红军,他们不像西征的红军那样缺乏弹药,面对回民骑兵的冲锋,他们就使用加特林机关枪和斯潘赛弹仓步枪的弹幕回击,所以一路摧枯拉朽,轻松地就平定了西北叛乱。

不仅如此,在收复新疆的战役中,英国军官罗杰注意到,新疆阿古特的叛乱军队虽然得到了英国上万只的单发步枪支援,但在和左宗棠的军队作战时却完全被对方的后膛野战火炮、加特林机枪和弹仓步枪压制得无法抬头,一触即溃。以至于他认为,就是当时英国军队的装备也不如左宗棠的西征军。

而且,不仅在内战中如此,即使在外战中,清军也拥有了装备火力上的优势。根据法军在中法战争中的报告,在镇南关战役里,装备击针后装单发夏斯波步枪的法军在战斗中遭遇了冯子材指挥的王牌部队,该部队全部是用连发步枪和加特林机关枪组成的,对法军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导致法军大败。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惊讶得合不上嘴?
是的,这和我们通常被告知的历史完全不同。

由于受到使用先进武器获得了一连串胜利的刺激,清军不仅大量购买外国的先进武器,也开始了仿制的过程,这就是所谓“洋务运动”的由来。
实际上,到了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前,清军已经完成了陆军的现代化改装,全部都开始装备最先进的现代化武器,其水平不亚于欧洲列强,海军则拥有了当时亚洲最先进的两艘7000吨级的战舰“定远号”和“镇远号”,号称亚洲第一。

你要知道,我们中国直到去年才再次造出了比这更大的战舰,万吨级的驱逐舰。
在清军依靠先进武器结束了内战以后,清帝国进入了休养生息的和平时期,大搞“洋务运动”(相当于现在的“改革开放”),经济上获得了快速巨大的发展,GDP总量成为了世界第一,以至于到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前,清帝国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可能。

那么,清军的武器这么先进,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甚至包括当时的很多人,都认为清军的武器落后呢?
造成这种印象的人,恰恰是那些拥有大量先进武器的洋务派大臣们。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在给朝廷的奏折里,都是夸大对方武器的优势,不提自己武器的能力,因为这样才能从朝廷要到钱。
实际上,舒乙先生讲的那个故事,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庚子之乱时,荣禄手下守卫京城的武卫军、守卫天津的聂士成的武毅军,全部都是德械装备、德式训练。他们装备的是毛瑟1871和1884单发和弹仓步枪,每一军都拥有上百门现代火炮、两挺马克西姆机枪,上百挺被称为“排枪”的诺顿菲尔特速射机枪,即使是同时驻守在京城的装备最差的甘军董福祥部,装备的也是马蒂尼亨利步枪,是当时英军的制式装备。

 2 
1860年,北京到天津之间的平原上,效忠清廷的蒙古王爷僧格林沁,看着前面排成整齐方阵的8000英法联军,他决定今天要给他们点好看。虽然在不久之前的几次接触战斗中,他吃了一点小亏。但是,他相信在今天的战斗中,能彻底击溃英法联军。
因为之前他的部队还没有集结完毕,他的核心部队,一万多蒙古骑兵,外加一万多支援的八旗和绿营骑兵今天都已经集结完毕了,还有两万步兵在背后支援。
他要在今天重演五年前的辉煌。那一年,他从蒙古紧急率兵来京勤王,面对几万北伐的太平军——那个比今天规模大得多的对手,他用成吉思汗先祖留下来的传统战法一举将他们击溃,彻底断绝了太平军北伐的念想。
他把他的骑兵分成了五列,前面两列是手持长矛的破阵骑兵,后面三列是装备弓箭的弓骑兵。他的战法说起来很简单,手持长矛的破阵骑兵排成紧密的队形,和后面的装备弓箭的骑射兵间隔30米,然后一起冲锋。

当前方的骑兵距离敌阵百步之遥的时候,后方间隔30米的弓骑兵以45度角一起发箭,密集的箭雨越过前方骑兵的头顶射向敌阵,干扰敌阵用火枪射击前方的持矛骑兵,就在对方躲避箭雨之际,持矛骑兵已经冲到面前,直接冲破方阵,后面的弓骑兵抽出马刀砍杀溃散的敌兵。

他就是用这个办法连破了北伐的太平军十几个大阵,杀得他们片甲不留。

按照他的估计,英法联军的火炮会在500到200米的距离上杀伤他一千多名骑兵,然后冲到一百米左右的时候,敌人的排枪射击可能会打倒他一两千名骑兵,但是他们只有一次射击机会,剩下他的一万多骑兵就可以冲入大阵,杀他们个片甲不留了。于是他挥动了黄旗,两万多骑兵同时发动了冲锋。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出乎他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敌人的火枪兵不是在一百米左右才开始射击,而是在四五百米外就开始了齐射!他不知道英法联军使用的并不是老式的滑膛枪,而是先进的线膛枪和米尼弹!而且由于使用了火帽技术,装填速度加快,每次齐射的间隔只有七八秒钟。这意味着他的骑兵冲到对方阵前要遭遇对方十几轮齐射,而不是想象中的一两轮齐射!
那一天,所有的持矛骑兵都还没有冲到对方阵前就全部被射落马下,而剩下的弓骑兵面对着对方的刺刀阵,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纷纷被对方刺落和射落马下!

当日清军大败,折损了将近两万人,而英法联军只损失了几十个人。僧格林沁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将是清军历史上最后一个发动全线冲锋的将领,从此以后,清军将彻底放弃冲锋战术,没人再会拼命。

于是,北京城洞开、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跑到热河病死,两宫皇太后掌权。所有的大臣都把战败的责任全推给了僧格林沁,他被掳去了一切封号,虽然保留了钦差大臣,但从风光无限到从此不再受朝廷待见,一切都是因为他失去了他自己的军队——蒙古骑兵。后来不久,他被强迫用他的残存骑兵去进行一项不可能的任务,最后战死在沙场。

这一切,被湘军和淮军的将领看在眼里,他们知道,如果他们失去了军队,他们的下场可能还比不上僧格林沁,因为毕竟僧格林沁和清朝王室之间还有血缘关系。

事实上,客观地说,战败并不应该指责僧格林沁,英法联军一路逼向北京,如果僧格林沁连试都不试一试,那还不如直接投降算了,难道让他那些全部使用冷兵器的骑兵放弃机动性优势去守城吗?事实上,僧格林沁是负责任的,这是他的唯一选择,至于胜败,当时双方没人可以预测。

但是,作为汉族大臣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显然比僧格林沁更有智慧。曾国藩的兄弟曾国荃曾经带兵为了攻下太平军防守的武汉而发动了一场冲锋,造成了3000人的损失,气得曾国藩垂头顿足,严令从此以后禁止冲锋,只准挖战壕、打呆仗,用炮火和子弹去杀伤敌人。

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诞生了:湘军和淮军不冲锋、不肉搏,他们全凭购买先进的武器、利用优势的火力去杀伤敌人,力保部队不损失,因为这是他们在朝廷中赖以立身的根本。

这样他们和朝廷就形成了奇怪的关系——两者利益之间有相同点,但也有不同点,作为清朝王室,八旗军和绿营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斗力,蒙古军也已经被英法联军消灭,只有依靠汉族的湘军和淮军。

他们希望给这些汉族大臣高官厚爵,让这些汉族大臣利用他们的军队来无条件地为清朝王室效忠,而对于这些汉族大臣来说,一方面要为清廷尽力,一方面又不能失去军队,如果失去了军队,就不再会被朝廷重用,所以他们的军队只能是被有条件地使用。

帝国从此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成为了诸多利益集团共同把持的对象,王室和汉族大臣,是一种互相利用又互相博弈的关系。

所以,湘军、淮军的不冲锋不肉搏的火力战模式是这场博弈的平衡点,汉族大臣为清廷尽力,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不能多也不能少。

在1895年以前,清廷面临的对手,无论是太平天国、捻军,还是回民叛|乱等武装,他们在武器装备和组织能力上和湘军淮军都有代差,所以拥有先进武器的清军利用的火力优势足以战胜对手,所以直到1895年的甲午战争之前,清帝国在军事上一路所向披靡,国力也日渐强盛,甚至一度出现了复兴的迹象。

然而,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打断了这一进程。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国家实力急速发展,日军和李鸿章的淮军是一个水平的,没有代差。

所以在朝鲜战场,清军——更准确地说是淮军,还用老办法火力战去对付日军就行不通了。日军在装备水平方面比淮军略低,但是也相差不大,在平壤城下,日军发现和清军守将叶志超的部队对轰对射不分高低但弹药不如对方充足以后,为了夺取胜利,他们跳出战壕,发起了白刃冲锋。

这个时候叶志超突然懵了,对于装备相当的对手,火力战阻止不了对方,这时,他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要不要和对方展开白刃战?如果展开白刃战,必然会造成部队的重大损失,打赢了有利于清室,但兵死多了不利于李鸿章李大人,而他叶志超这个官名义上是清朝的官,实际上是来自于李鸿章李大人的推荐,并不是来自于清朝王室。

叶志超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所以他肯定不怕死,但是他不能辜负有提拔之恩的李大人,他要为李大人着想。

所以再三衡量之下,叶志超决定跑路,他要保全部队,因为这是李大人的本钱。于是他带着部队连跑了三天三夜,跑回了鸭绿江,虽然损失了几千人,但大部分人他都带了回来。

随后的一系列战役,都是平壤战役的翻版。每一个淮军将领,打火力战都可以,但是面对日军的白刃冲锋时都面临着一个选择,要不要拼命?愿不愿意付出大量伤亡?而他们最终都会作出和叶志超相同的选择。

这让淮军中的德国教官感到很奇怪,因为双方互相炮击、对射的时候,淮军的将领都表现得英勇无比,面对纷飞的炮弹和枪林弹雨,表现得毫无畏惧。但只要日军一发动白刃冲锋,淮军的将领就像变了一个人,立刻让部队撤退,甚至丢盔卸甲,只要人员保齐就好。

淮军是受过德国训练、有白刃战能力的,但往往是士兵想战、军官让撤,这让德国教官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们不理解,淮军和清廷,这两个利益集团之间,是有一个无形的契约的,对于淮军来说,打仗可以,但拼命不行,部队损耗大了也不行,没命无法做官,损耗大了部队被裁,结果也不能做官。

所以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实,在甲午战争中,日军攻城略地,缴获无数,但是清军陆军却鲜有伤亡,你可以看看所有的历史,除了提到平壤战役以外,几乎没有提到任何像样的陆上战役。

随后的一个怪现象就是,虽然海军败了,但陆军还有很强的实力,如果上下一心,是可以挽回败局的,但是李大人已经不想战了,因为李大人这个时候已经明白,这个对手和以前的敌人不同,要打赢这场仗,必须要拼命,自己的北洋水师已经赔进去了,剩下的淮军陆军必须保全,都拿来和日本人拼,这不在李大人和淮军集团的考虑范围内,因为拼完了命,他们并不能得到比现在更多的东西,甚至将失去一切——僧格林沁就是前车之鉴。

想战的光绪帝没有能战的兵,能战的李大人和淮军却不想打了,因为他要保存实力。

所以最后只能认输讲和,于是自然是李大人去和日本人谈,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让清帝国重新恢复到利益的平衡。
甲午战争撕掉了清帝国最后的遮羞布,让它的弱点暴露无遗。表面上它很强大,实际上却是不堪一击,不管它的军事装备在当时是多么先进,一旦开战,立刻就土崩瓦解。

综上所述,事实也证明,甲午之败并不是清军真的武器落后,而是因为清廷无信、淮军无义;庚子之败,也和武器无关。所谓“我们武器落后”,不过是当时的清朝大臣们推诿卸责的一块遮羞布罢了,没想许多人还真的信了。呜呼,哀哉!

(END)

▷:帝国逃亡者

▷:《村子已死》-无处话悲凉
▷:人类史上最荒谬的一句口号▷:远离俄罗斯的国家都富裕了▷:粮食战争早已开始,我们却没有了能发芽的种子▷:文革留影,以后再难看到了......▷:王小波:有些崇高比堕落还要坏▷:强迫自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