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市文旅局局长畅谈行业发展谋划

乐游上海 2021-03-0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上海新闻广播 Author 曹梦雅 姚轶凡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令文旅行业遭遇重创,沪上的文旅企业现在还好吗?

(摄影:范筱明)


打赢疫情阻击战


市文旅局局长于秀芬在今天的《2020上海民生访谈》节目中透露,疫情发生以来,主管部门一方面推出“减免退缓补”一揽子帮扶措施,以解企业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从推动“转型”入手,鼓励企业自强自救,大力发展在线文旅、无接触服务等新模式,不断开拓新空间、培育新业态,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疫情来袭,文旅行业迅速按下了“暂停键”,统计显示,2月以来,上海取消的旅游团组达1.37万个,涉及到26.6万人次的退团退订;宾馆酒店方面,全市客房平均出租率在2月一度跌至6%;演出方面,上半年取消原本已排期的演出超过4000场......

疫情对于行业的冲击之大,从这组数据便可见一斑。即便是目前已经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文旅场所依旧处于限流开放,景区、剧场接待人数都不能超过30%,旅行社的跨省跨境旅游业务也还未恢复。


“在密集走访和调研中,令我们欣喜的是,大多数企业及从业人员都选择了‘坚持坚守’。文旅企业90%以上都是中小微企业,在线下业务量不足的情况下,普遍存在现金周转问题,生存和发展面临较大困难,员工队伍稳定也面临很大挑战。但从整个行业看,目前我们的总体复工率超过90%。

于秀芬又例举了一系列数据:



40家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212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已全部恢复开放。



100家A级景区、近200家博物馆、美术馆对外开放。



近6000家宾馆酒店、约1400家旅行社正常营业。



800多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约1100家娱乐场所、约950家棋牌室对外营业。



全市124家剧场已全部具备复工条件,约20家剧场已恢复演出。


于秀芬说,不仅仅是坚守,在这场疫情初来之时,沪上的文旅人所显现出来的责任和担当更令她为之感动。

1

疫情发生之初,上海有8000多名滞留海外的游客,组团旅行社及带团领队千方百计,协调航空资源将游客全部安全带回上海。

2

1月20日至29日,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接靠了10个班次国际邮轮,有近6.4万出入境游客及船员,相当于“钻石公主号”10倍,在宝山区、海关、边检、卫健和邮轮公司、旅行社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未发生一例与上海母港邮轮相关的确诊病例。

3

3月随着境外疫情蔓延,上海机场口岸入境防疫压力加大,急缺日语、韩语、意大利语翻译人员,40多名导游员作为志愿者,逆向而行,紧急驰援,协助口岸工作人员,共同守好国门。

4

文艺工作者、群文工作者,围绕抗疫主题,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体裁多样的艺术作品。如,2月,市委宣传部发起“艺起前行”活动,18家国有院团上线一批“精神抖擞云练功”短视频,受到网民热捧。4月在中华艺术宫举办的美术、摄影主题展《召唤》,则是我国第一个以抗疫为主题的艺术展览。这些,都为战胜疫情凝聚了力量,鼓舞了士气。


疫情发生后,大量的退团退票退订更是令旅行社、景区、剧院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特别是一些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危难当前,没有退缩和甩锅,对于可能出现的大额坏账,依旧先行垫付了大量资金用于消费者退团和退订的费用,平稳了市场。”于秀芬说,由于每个人对疫情影响履约的理解不同,旅游社和消费者之间,也出现了不少围绕退订损失承担责任而产生的纠纷,“对此,2月起,主管部门就建立并强化了市区分级、部门协同的联调联处机制。依靠这个机制,提高了纠纷调解的质量和效率。目前为止,近3万件纠纷,化解率已经超过96%。



稳企业保就业



从“暂停开放”到“限流开放”,文旅企业一直都存在着线下业务量不足、资金周转不畅的问题。“稳企业保就业”成为了行业主管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企业是市场主体,是市场活力所在,关乎每位员工的生计,牵涉的是千家万户的生存。单是上海酒店和旅行社两个行业,从业人员就有60万左右,60万名员工背后就是60万户家庭。”于秀芬表示,保就业首先就得稳企业,为此上海文旅局推出了“3个1+X”,支持企业度过难关,稳住文旅发展基本盘。

第一个“1”是指出台扶企纾困一揽子帮扶政策。针对文旅行业特点,推出暂退旅行社质保金、专项资金扶持、免除协会会费、加强复工保障等12条措施。目前看,这12条措施都得到了落实,为缓解企业“燃眉之急”起到了积极作用。如,2月7日在全国率先启动旅行社服务质量保证金暂退工作,目前已有1150余家旅行社获得暂退资金超过4.2亿元。

第二个“1”是指搭建金融纾困服务机制。调研中发现,文旅行业以中小企业居多,普遍存在“轻资产、信贷难”的问题。为尽快帮助企业破解现金周转问题,文旅局主动与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行、农商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商洽,搭建服务机制,推进银企对接。其中,与中国建行上海分行开展战略合作,定制专属信贷产品,实行小额贷款优惠,提供绿色审批支持,创新担保融资联动。同时,组织各区文旅主管部门与建行分支机构,建立网格化工作机制,24小时迅速响应。依托这个服务机制,已为600余家文旅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有71家企业获得3.3亿元授信支持。目前,这一服务机制仍在运转,持续为企业注入资金保障。

第三个“1”是指实施文旅市场振兴计划。依托本市首创的“五五购物节”带动效应,从供需两端双向发力,推出“五个一百”等文旅新产品、新线路、新活动,培育线上线下联动、文旅商体融合的发展模式,快速有力激活文旅市场,让企业发展更具信心、文旅体验更加安心、产品服务更加称心、城市氛围更加暖心、市民游客更加欢心。

“X”是指动态推出助企纾困新措施。随着复工复产复市深入,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持续推出精准化、个性化的帮扶措施。比如,目前,跨省跨境旅游暂未恢复,文旅场所限流开放。像景区和旅行社等行业,业务量远未达到满负荷运转,经营上仍面临不少困难。对此,前不久,文旅局与财政部门深入会商,通过调剂中央旅游发展基金和文旅局部门预算,针对A级景区和旅行社,推出了贷款贴息的新措施,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新经济新动能



在疫情危机中,许多文旅企事业单位主动求变、谋求转型,开辟了在线文旅新阵地。“云展览”“云演出”“云游园”“云直播”等迸发活力。

“上海芭蕾舞团‘带着口罩复工’迅速登上微博热搜;上海交响乐团推出8场“在线场”系列音乐会,线上观看达到800万人次;携程、景域驴妈妈集团等推出“BOSS直播”“县长爱心直播大会”等项目,探索出“旅游+直播”的新发展模式。”与此同时,网络视听行业通过文教结合、推出优质节目、完善会员服务等,实现了口碑、营收双增长,于秀芬说,“文物艺术品网络拍卖这次表现也十分亮眼,今年以来,线上拍卖占比高达80%以上,是去年的7倍多。”

为了进一步促进上海在线文旅发展上,于秀芬透露,“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制订《上海推进“在线文旅”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下一步初步打算,将聚焦电子竞技、数字动漫、在线旅游、智慧广电、网络视听、数字文博等优势领域,希望通过几年努力,集聚更多优秀企业,打造一批有更多市民、游客、观众喜爱的文化旅游在线产品。”



智慧化精细化



多年来,假日景区“人满为患”“看景变成看人”,一直被群众“吐槽”。在于秀芬看来,过去这种粗放型、追求数量增长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对城市运行、安全管理也造成不小压力,“长期以来,我们希望改善这种局面,也付出了许多努力。这次疫情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反思和启示,客观上也倒逼景区行业试水‘预约制’,做成了‘长期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景区实行“预约、限流、错峰”开放。这其中,自上海文旅场所恢复迎客以来,就全面推行预约制度。

“预约还只是第一步,要想真正达到景区人流可控,引导游客错峰出游,‘分时段预约’才是关键。”于秀芬说,将人流控制的关口前移,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集聚,为现场管理减轻压力。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端午”节,东方明珠、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科技馆3家5A级景区就推出“分时预约”常态化开放措施,从此开始,这三家沪上目前仅有的3家5A级景区正式进入了“分时段预约时代”,引领市民和游客养成“不预约,不出游”的习惯。

这其中,东方明珠将全天分为12个预约档,每一个小时一档,上海野生动物园和上海科技馆则分为上下午两个预约档。

同时,上海博物馆、朱家角古镇等部分4A级热门景区也已实现“分时预约”。


“预约时代”的到来也为上海智慧景区打造2.0版升级版带来了契机。

目前,市文旅局已经在“上海旅游信息管理与发布平台”上增加了预约管理模块。端午节,上海在全国率先实现将所有4A级以上景区的预约数据接入平台。

“如果说,1.0版是'事中客流引导'管理模式的话,2.0版将转变为以预防为主,将客流管控的关口前移,实行“事前分流+事中引导”双保险模式。”于秀芬说,一旦遭遇大客流,后台数据显示某景区点的客流已经接近瞬时最大载客量,“上海旅游信息管理与发布平台”将通过“一网统管”向景区提出警示,而且预约模块的纳入,尤其热门景点的分时段预约数据的纳入,也将让游客通过预约平台一目了然知晓景区客流的“峰”和“谷”,自觉错峰出游,多措并举,最终令上海的文旅场所在旅游的安全度、舒适度、体验度迈上一个大台阶。

目前,“游上海”APP沪游码已推出了56家A级景区的预约服务,其中19家A级景区实现了“分时预约”,同时平台上还提供163家其他类型的文旅场所预约服务。


每年9月举办的上海旅游节,也是市民游客颇为期待的节庆盛会。今年旅游节会如期举办吗?对此于秀芬在节目中也做出了回答。

“旅游节已经举办30届,迈过“而立之年”旅游节,本身也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任务,亟需通过创新办节模式、丰富活动方式、拓展消费场景,来更好地满足市民游客需求升级。”于秀芬透露,目前,市文旅局正周密细致开展论证、紧锣密鼓进行筹备,力争以全新面貌呈现。“至于何时举办,以什么形式举办,还要视防控要求而定。一旦确定下来,将第一时间向大家发布有关情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