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是南陵一位“变废为宝”的奇人 至于你们信不信 反正我……
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千姿百态的天趣之图,或形神皆备,或意化天然,或仙境,或凡尘,或人物,或鸟兽……活灵活现,妙趣横生!
走近位于许镇镇许镇街道富民路旁侧的一间根雕馆,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根雕作品,它们井然有序、鳞次栉比地摆放着,看上去既天然成趣,又立意深远,让人观之叹之。
也许,这些树根、木桩,在平常人的眼里看来就是一些奇形怪状的材质而已,但在作者那双发现美的慧眼里,可能就是一件难能可贵的艺术品雏形,再经他那双灵巧之手一点化,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让人们不得不感念其中蕴藏的丰富想象,不得不被作者对根雕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所折服。
这是一个匠心独运的空间,一个智慧凝聚的空间,也是一个南陵人才情汇集的空间。
今年60多岁的王建平是许镇镇北斗村人,37岁那一年,他离开家乡,来到许镇街道,炒过瓜子,开过糖坊,继而,从事苗木销售和经营饭店,经过一番腾挪跌宕,积聚了一定的资源,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尤其与绿化行业结缘,也唤起了自身青少年时期对雕刻曾经的爱好。
根雕,是以树根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说在根雕创作中,大部分应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
根艺创作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从构思到制作,从打胚到修光,要颇费一番周折。王建平的工作间就给了人们直观的感受,其间放置有各种雕刻工具,旁边还有不少已成形的半成品,工作之余,粉尘扬起,一般人难以忍受,王建平却自得其乐。
根艺制作成型后,还要经过后面诸多工序处理,通过砂纸打磨、上色上漆或上蜡,并根据构思要求可以局部联接或多件组合,再选择适宜的底座,使作品更加具有艺术表现力、感染力。
此外,让工作间与艺雕展示馆分离,让作品不再蒙尘,以清新洁净的优良营销环境,展现给人们。这也体现出王建平是一个精细的人,一个精益求精的人。
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唤起了民众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热爱与追求。逢此佳时,民间工艺美术有了新的飞跃,艺雕也不例外。但要想使作品在市场中站住脚,这就要求作者本人有高超的技艺。掌握全面扎实的技能决非一日之功,无论哪一种工艺门类,都要求作者对工艺事业本身很热爱,要专心,肯动脑筋,耐得住寂寞,抵抗得住各式各样的诱惑。从这层意义来说,王建平还是一个根雕艺术的积极摸索者。
王翔 王波 高涛涛 陶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