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专栏】早期阅读的误读
连/载/专/栏
早期阅读是否必须提前识字?幼儿识了字是否就能自主阅读?
——孙莉莉
“早期阅读”这四个字本身就让我困惑。对于我来说,阅读就是看到字,然后反映出它的意思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我知道了我阅读的是什么。
可是孩子们呢?他们不认识字,或只认识很少的字,他们看图画的过程也是阅读吗?他们听我讲故事的过程也是阅读吗?这个“早期”指的是比正式的阅读开始得更早呢,还是指在他们人生最开始的阅读呢?
9月15日 小霞老师
1997年至2000年间,来自美国国家研究院、由哈佛大学著名儿童语言学家凯瑟琳.斯诺(Catherine Snow)教授领衔提交的《在早期预防儿童阅读困难》[1]的研究报告(Snow,1998)引发了国际间的早期阅读革命。
报告指出:儿童早期是读写学习的关键时期,早期读写能力的发展预示着入学以后读写能力的高低(Dickinson&Snow,1987;NAEYC,1998;Whitehurst&Lonigan,1998,2001;Strickland,2001)。
研究者从预防阅读困难的角度出发,指出:
儿童早期语言和阅读的条件、环境、能力与他们未来的阅读能力以及所有学业成就存在着很高的相关关系(Snow,et al.,1998)。
儿童早期口语词汇的丰富性和复杂程度,早期阅读行为的建立——动机、兴趣、习惯、方法等,是预期他们未来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通过早期检测发现儿童是否可能存在阅读困难的指标(Pan,et al.,2002)。
我国2001年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在“语言”领域一章中,明确提出了“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的目标,并要求幼儿园“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纲要》首次将早期阅读单独提出作为语言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理论界对于早期阅读价值的重视,也为我们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提出了方向性的要求。
在正确理论的前提下,却有可能因为对理论的不理解或者理解的不全面,又或者因为其他的原因,而产生对理论的误读。有人认为:既然早期阅读这么重要,而阅读的基础就是识字,早期阅读也就必须提早识字。
华东师范大学的周兢教授就曾经对此误读现象表示过忧虑,她说:
“提及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时候,我非常担心的一个问题是这个概念被歪曲和滥用。最近几年,我国幼教界出现了一股‘早期阅读热’,不少人将‘早期阅读’与‘早期识字’等同起来,加上诸多商业运作的原因,出现了识字课本和识字读物满天飞的现象。
这样的‘早期阅读’教学必将对幼儿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必须引起我们幼教工作者的重视。这里我郑重声明一点:我们所说的幼儿自主阅读,决不是指幼儿识了一些字就可以自己阅读的意思。”
她的担心不无道理,我们可以看到,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错误的幼儿园教学实践比比皆是。那些要求幼儿背诵、诵读、抄写甚至用考试的方法来测量幼儿读写学习水平的幼儿园教学屡见不鲜。
幼儿园课程中是否应该安排专门的早期阅读课程,如何看待早期阅读和书写,取决于教师对于早期阅读理论的理解,以及对于儿童阅读价值、发展历程的掌握。
只有幼教工作者了解了阅读和早期阅读的本质,了解了幼儿本身的读写发展过程和规律,才能深刻地理解早期阅读的意义和价值,进而才能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更好地支持幼儿的阅读和书写活动。
参考文献:
[1]《预防阅读困难:早期阅读教育策略(Preventing Reading Difficultiesin Young Children)》,作者:(美国)斯诺 (美国)布恩斯 (美国)格里芬 译者:胡美华潘浩张凤,2006年1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ps: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期预告
第一章第二节:心理学对“早期阅读”的诠释
ps:每周二更新,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