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时尚杂志,只有跟风,没有审美。
这是一篇吐槽长文,时间跨度较长,中外典故较多,看不懂可以多看几遍,看完了想骂人的请骂出来,别憋着,觉得写得还行,请打赏,觉得写得不好,请拍砖,谢谢。
01
这两天,美国《W》杂志 9 月刊的 Rihanna 封面大片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刷屏,这期内容因为邀请到英国《i-D》杂志创办人 Terry Jones 担任客席艺术指导,风貌堪称完美。自 2008 年金融危机开始,到近两三年的互联网冲击,美国纸媒日渐式微,无数杂志减产或停刊,但《W》杂志的收入却一直在增长。据 BoF 报道,《W》杂志 2016 年 9 月刊营收比去年增长 2%、比 2012 年 9 月增长 18%。而据康泰纳仕公布的刊例数据,W 杂志的发行量在 2012 至 2016 年保持在 45 - 46 万之间,其中订阅占了 95% 左右,其余 5% 为单本零售,根本没有中国杂志刊例中常见的渠道展示。
△ 美国《W》杂志 2016 年 9 月艺术特辑,封面人物:Rihanna,摄影:Steven Klein。
《W》杂志究竟有何良方?当然依旧是老生常谈的内容为王和市场策略,就不说具体了,就说我的直观感受。2010 年,康泰纳仕挖来《纽约时报》旗下《T》杂志的创刊主编 Stefano Tonchi,开始《W》的革新之路。Stefano 上任后,给《W》换了更时尚的刊标,用演艺界名人取代以往封面上常见的超模,杂志官网也越来越多独家的原汁原味的时尚内容。
△ 左:美国《W》杂志 1997 年 2 月号,封面人物是超模 Linda Evangelista;右:美国《W》杂志 2008 年 7 月号,封面人物是超模 Daria Werbowy、Kate Moss、Lara Stone,摄影:Bruce Weber。
△ 美国《W》杂志 2010 年 9 月号封面,Stefano Tonchi 操刀的第一期杂志,邀请 Jennifer Lawrence 为代表的 8 位好莱坞新星登上封面。
Stefano 上任初期,最有争议的一期杂志,是邀请社交名媛 Kim Kardashian 全裸登上 2010 年的艺术特辑封面,因为赤裸裸的尺度原因,和 Kim 自带话题属性,无数平头百姓知道了这本高高在上的时尚杂志,讨论热度不亚于 Kim 2014 年为 Paper 杂志拍的肥臀封面。
△ 左:美国《W》杂志 2010 年 11 月艺术特辑,封面人物:Kim Kardashian,摄影:Mark Seliger;右:美国《Paper》杂志 2014 年冬季号,封面人物:Kim Kardashian,摄影:Jean-Paul Goude。
Stefano 深谙粉丝经济和话题消费的游戏规则,2004 年他在《纽约时报》创办《T》杂志时,就坚持用演艺界名人担任封面人物,背靠传统报业的雄厚资源,加上自身的专业质素,再结合粉丝的力量,《T》杂志曾一度开启了美国传统报业创办生活方式副刊的潮流。
△ 左:第 1 期《T》杂志封面,2004 年秋季女装特辑,封面人物:Kate Winslet,摄影:Raymond Meier;右:《T》杂志 2005 年春季女装特辑,封面人物:章子怡,摄影:Raymond Meier。
回到国内,同样是粉丝经济和话题消费,我们能看到什么?考虑到广告客户的接受能力,本土时尚杂志在这两年才真正放开了手脚,启用各路明星,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每一本时尚杂志,似乎是由同一家机构弄出来的。对,那家机构就是陈漫。明星们言必称陈漫是对其专业的称赞和认可,对杂志而言就是啪啪地打脸。这不禁让我想起 10 年前的冷笑话:“随便找几本中国时尚杂志,撕掉封面,打乱后糅合成一本新杂志,主编自己都认不出这些页码各自来自哪本杂志”。
有人说那句话是时尚文化名人洪晃说的,也不知道真假,不过她曾经的一出恶搞本土时尚杂志的大戏,至今让我印象深刻。2009年,洪晃邀请文化名人杨二车纳姆扮演三大女刊封面明星,照片最终发布在她主编的《iLOOK 世界都市》杂志,引来各路吃瓜群众围观和吐槽。
△ 左:《ELLE 世界时装之苑》2008 年 10 月号,封面人物:章子怡,摄影:冯海;右:《iLOOK 世界都市》2009 年 4 月恶搞大片,杨二车纳姆扮演章子怡。
△ 左:《时尚芭莎》2008 年 6 月号,封面人物:赵薇,摄影:冯海;右:《iLOOK 世界都市》2009 年 4 月恶搞大片,杨二车纳姆扮演赵薇。
△ 左:《VOGUE 服饰与美容》2009 年 2 月号,封面人物:汤唯,摄影:Solve Sundsbo;右:《iLOOK 世界都市》2009 年 4 月恶搞大片,杨二车纳姆扮演汤唯。
当年洪晃在《iLOOK 世界都市》的卷首语中这样写道:
“中国有两种山寨,一种是纯商业行为,很低级,就是为了赚钱。还有一种是恶搞,是一种对品牌文化的调侃。后者当然很有意思,弄得好也可以很高级,很爽、很雷人!所以趁着山寨还不犯法的时候,我们这期狠狠地过了一把瘾,把同行的三巨头(《VOGUE》《ELLE》《BAZAAR》)给山寨了一把。”
洪晃老师的创意出发点是好的、爽的,杨二车纳姆老师的演绎也非常到位,只可惜那次山寨的跟风之作出招奇特,导致用力过猛,那几个太接地气的山寨名“怨”“扒瞎”“整容”,直戳各路仙人的玻璃心,还能不能好好做朋友?!
02
到了这一两年,也不知道是那本杂志带的头,各路时尚杂志都纷纷跟风,选用当红明星做封面人物打造爆款,每次微博发出预告和预售消息,就会引来各家粉丝欢喜得哇哇叫,疯狂转发、疯狂点赞、疯狂购买。
拥抱粉丝的出发点和结果都是好的,而且是三方(品牌、杂志、明星 )合谋。前些年,明星都是被动的,品牌占主动,品牌是爷,考虑到演艺明星的定位和自家品牌定位可能有偏差,花了钱可能造成品牌损害,杂志也就只能将就品牌,常年用最显逼格的低调奢华招数让品牌埋单。现在时代不同了,品牌们发现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巨大的粉丝消费市场,得粉丝者得天下,杂志们也在粉丝身上看到了曙光,把一个又一个明星美美地送上了封面。
但是,似乎哪里不对,什么时候标榜着高大上的时尚杂志变成定位低幼的粉丝杂志了?而且大家都在往低龄化发展,如果现在大家都在追捧儿童,各本时尚杂志是不是都要变成儿童杂志?
看到那些封面时,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它们何其相似:16 岁的少女、26 岁的小花、36 岁的花旦、46 岁的戏骨、56 岁的艺术家,她们穿着不知被多少人穿过的同一件品牌样衣,摆着同样的高难度姿势,装出一副几乎一模一样的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难道每本杂志定位都一样?杂志的自我审美体系在哪里?哪里出了差错?就我对杂志的浅显认知而言,那样的封面是让人无法接受的,虽然它们一个个看上去很美。毕竟,每本杂志从创刊之日起,就一直在寻找和保持自我的身份标签,拥有高识别度的身份标签才能让读者认可。而且,本土时尚杂志周围向来不乏专业人才,摄影师、造型师、化妆师、编辑、撰稿人……专业人才前仆后继参与创作,结果却如此拆强人意。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前面提到的英国《i-D 》杂志主编 Terry Jones,以及《Monocle》杂志主编 Tyler Brule,两位都是备受国内杂志界追捧的前辈。两人经营的杂志,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称之为时尚杂志,而且都是业界标杆,一个关注青少年文化,一个拥抱精英主义。
1980年,《i-D》以时尚杂志的姿态在英国伦敦面世,成为了各种平面设计构思的试验媒体,它的风格影响了当时以及后来的无数刊物。《i-D》杂志的创始人、主编及创意总监 Terry Jones 在创刊号中写道:“《i-D》是一本关于时尚与风格的杂志。”无论是翻看以前的杂志,还是最新一期,《i-D》在我眼中始终都洋溢着无限的青春荷尔蒙。
因为商业上的成功,和无可复制性,《Monocle》近些年被无数人从各种角度做为商业案例进行研究和解析。在我看来,Monocle 的模式简单明了,它就是一个生活方式品牌,它以出版杂志为起点,开商店、开咖啡馆、和设计师开发联名产品、做电台、做电视节目、出版图书…… 在单一品牌框架之下探索传播的边界和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前些年,国内无数人言必称《i-D》,称要做一本真正意义的中国本土《i-D》杂志,至今也没见人做出来,倒是《i-D》马上要出中文版了。这两年,又有无数人言必称《Monocle》,拿着漂亮的商业计划书甩给投资人,言之凿凿地说:“对,我们的对标模式就是《Monocle》”
03
一直以来,周围的朋友都在善意地提醒我,不要简单地根据一本杂志的封面判定杂志的好坏,那是赤裸裸的偏见。但我始终不思悔改地坚持这种偏见,毕竟封面作为一本杂志的门脸担当,封面的出品态度如此不真诚,而且动机不纯,内页有再好的内容也是打折扣的。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几个还坚持看杂志的朋友,他们时不时会跟我说,哪本杂志的哪篇文章写得不错,建议我看看。找到一看,那是一篇软文。我也不好意思让朋友扫兴,态度平和地告诉他,写得确实不错。真的,文章写得真的好啊,词句、文法、引据、照片等各方面堪称完美,比常设栏目内容好看多了。
04
或许有朋友好奇,怎么没提某些打着致敬旗号的跟风之作,因为那些全是大明星,我不敢,希望明星们哪天醒悟了,自己在家悄悄撕书玩吧。
最后,奉劝各路明星,如果没有发掘出自我形象的价值定位和气质特点,拍出再多再美的时尚杂志封面照片,都不会给你的演艺事业加多少分,因为那些大部分都是假象,很多都不是你自己。再说,每次接受采访回答的问题都大同小异,还要一次次地解放天性,不累吗?如果真的为了形象宣传、给粉丝谋福利,不如有空多做点表情包,尝试做个人品牌杂志也是不错的选择,说不定还能开拓出一片新的个人商业市场。
撰文:PiPiJuiCe /《空白杂志》创办人&主编,微博@PiPiJuiCe,流行文化与潮流生活观察者,长期专注于时尚潮流、视觉创意和杂志出版的研究与实践。
- 完 -
以上是《空白杂志》微信公众号(ID: kong_is)推送的第 17 篇文章,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果有任何心得体会,欢迎留言交流。你还可以关注我们的微博@空白杂志,了解更多信息。
关于《空白杂志》
《空白杂志》致力于探索和分享创意、文化、商业、生活领域的个性事件和新鲜灵感,不仅关注光鲜事物带给人的身心愉悦,更关心永续命题引发的积极影响。寻求报道与合作请联系 hi@nonzen.com
© 版权声明
《空白杂志》微信公众号(ID: kong_is)及网站 www.nonzen.com / www.kong.is 发表的文章,均为原创或由创作者授权发表,我们欢迎您推荐我们的文章,但不赞成任何形式的全文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 hi@nonz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