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州的那些老行当 ▏藤席上铺满了老广州的生活

2017-08-11 广州日报


广州荔湾老城区的小巷子里,有一家不起眼的藤席店。不到30平方米的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藤席藤椅。店主梁雁嫦夫妻每天都要花十多个小时织补藤席,由于他们的手工好,价钱便宜,不少的街坊都拿着藤席专程来找她们修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536g75rym&width=500&height=375&auto=0


古人云:“没有禅心难过盛夏,幸而有藤”。夏日炎炎的广州,藤席可谓是一大“消暑神器”。“传家宝”般存在的藤席越用越好用,出现破损,“悭家”的老广们总会补补再用,此时藤席修补工匠们尤为重要。但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空调电扇的普及,藤席也渐渐的被取而代之,为街坊们修补藤席的也不如往常遍布街头巷尾。



嫦姨家自祖辈起就和藤席打交道了,这门手艺养活了他们家四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嫦姨笑着说,自己一出生就对着藤了,由懂事开始妈妈就开始传授怎么做。但是当时只是为了生计谈不上喜欢与不喜欢,但是后来慢慢的就喜欢了,自己已经离不开它了。



藤席店经常会有老人们光顾,这些顾客嫦姨也都很熟悉。对此嫦姨表示,老一辈的人们都喜欢用藤席,用了二三十年,陆续都用破了,很多人都会拿来修补。相比与其他的席子,藤席凉而不冰,吸汗,散热快,越用越柔韧,所以藤席是越用越舒服的。这也是大家喜欢藤席,把藤席作为传家宝的原因。



藤席的选材也是十分重要的,选料的好坏是影响一张藤器编织质量的重要原因。藤也分好几种档次,色泽上分为上白,中白和花白,然后是上青,中青和花青,最下档的是上灰,灰藤是最差的。藤席的制作也是十分的繁琐,根据嫦姨的介绍,做一张藤席最原始的做法是先洗藤,然后是选藤,开藤皮和裁剪。藤席的原材料也十分难得都是从东南亚进口而来的。



藤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家具品种之一,它携带着极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它的身上,有着时间斑驳的印记和岁月累累的刻痕。编织一张藤席最快也要四天,要编的够密,对称,均匀是最繁琐的程序,也是最考验功夫的地方。



随着机器生产越来越多,渐渐代替手工制品,但嫦姨表示,手工做的产品更精细,耐用,结实。一张张藤席里有手工编织的感情在。所以每一张藤席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编织的手艺基本没有其他的可以代替,一定要靠纯手工编织,而且嫦姨觉得编藤席就像做人一样,只要用心,样样事就都能做好。



谈到自己最大的遗憾,嫦姨最大的遗憾就是老一辈精细的手艺自己没有学到,比如精细的藤篮,藤模,晚秋这些很多都已经消失做不到了。


对于这门手艺的传承,嫦姨表示自己的爸妈,兄弟姐妹都已经不做了,现在只有自己和老公还在做,如果再不坚持下去这门手艺真的很难再传承下去。藤席产品是一种环保的产品,是一种纯天然的产品,对身体都是有好处的,希望大家可以多关注藤席,关注老手工行当。



监制:陈向军

策划: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 婕 肖艺涵(实习生)

摄像: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 婕 郑洪达 张 延

剪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 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