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突破!中国首个,就在广东!

广州日报 2021-02-22

12月8日
天宝陂、龙首渠、三十六堰、桑园围
成功入选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至此,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达到23处
成为拥有遗产工程类型最丰富、
分布范围最广泛、
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其中桑园围位于广东省佛山市
成为我国首个以基围水利为主体的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也是广东省内首个入选该项名录的工程

此次佛山桑园围申遗成功
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广西灵渠等齐名!

从西江俯瞰佛山桑园围。

一个都江堰,
铸就了巴蜀之地“天府之国”的美誉;
一个白起渠,
泽被宜城平原百姓上千年。

而跨越900多年历史的桑园围,时至今日仍在发挥防洪、灌溉、排涝、水运、养殖、种植等综合水利效益。佛山历代先辈在对桑园围的持续修缮中,一直享受着它的恩赐,也让它成为岭南水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文化符号。

佛山“桑园围”
包括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和九江镇大部分,以及顺德区龙江镇的全部、勒流镇勒北村的一部分。围堤周长 83.86km,围内土地面积265.4km2,历史上因种植大片桑树而得名。

南顺桑园围全图。资料图片

宋元之前,珠三角地区多水,水每岁为患,此地居民只能“依高阜而居”,并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保护农业生产,人们开始大规模修建堤围。
据史料记载,桑园围自宋代开始修筑,合围于明初,兴盛于清中叶。清光绪年间,桑园围堤工程总长约39km。围内筑有窦闸51处,其中以九江堡的闸窦最多,有29处。围内田地约15万亩,是珠江三角洲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
九江桑基鱼塘。
西樵桑基鱼塘。
900多年前,南海人就开始用区域“大包围”式的防洪理念,与暴戾水患斗争。到了17 世纪,桑园围已经形成围堤、河涌水系、窦闸工程体系完备,防洪、挡潮、灌溉排水、水运等功能齐全的基围灌排工程体系。
窦闸就是哪里受益,哪里出钱出力。”西樵人梁成坡喜欢研究桑园围历史文化,他表示,窦闸多是政府补贴一些资金,主要由乡亲共筹共建共护。如被列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吉水窦,就是由近代民族工业创始人陈启沅捐助重建的。
西江江堤上的窦闸。
至清末,桑园围成为古代最大基围水利工程之一。“清代将桑园围称为‘粤东粮命最大之区’‘近省第一沃壤’,可见其重要性和突出价值。”中国水科院水利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水利史研究所所长助理李云鹏介绍。
西江江堤
迈入近现代社会,随着水利施工技术的进步,桑园围的的管理工作以及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世纪50年代,桑园围与樵北围合并,称为樵桑联围。1985年,南海完成对樵桑联围堤防加固工程初步设计任务书。

目前,桑园围的整体防洪标准由不足 10 年一遇提高至 50 年一遇以上,现状灌溉面积 6.2 万亩。这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历史格局和文化肌理仍保留完好。

从西江俯瞰佛山桑园围。

樵桑联围


从桑基鱼塘到近代工业的摇篮
桑园围堤围的修建,最初是出于防洪的需要。当时的广南路宪张朝栋目睹了西、北江洪水对当地百姓造成的危害,奏请修筑东、西两道防洪土堤。后来又修筑吉赞横基来抵御上游洪水。

而随着西、北江水位的抬升,堤围也不断加高,至清代大约5-6m,保障着围内数十万户居民和10万余亩农桑田地的安全,被称为“南顺江防之巨”。

西江江堤。

作为珠江三角洲早期修建的大型基围水利工程,桑园围修建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在数百年的历史中,佛山一代又一代先辈用智慧和坚韧筑围造堤,利用堤围、河涌、闸窦进行灌排。在桑园围堤围和闸窦等水利设施的保障下,佛山这种立体农业的耕种模式,可以较好地利用堤围、河涌、闸窦进行灌排,也因此产生了桑树养蚕、蚕沙喂鱼、塘泥肥桑的良性生态循环,清朝以来,佛山蚕桑经济空前繁荣,百姓富庶。

李云鹏表示,桑园围的修建开启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大规模农业开发的历史,也见证了中国东部经济区的拓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过程,是珠三角灌溉农业发展的里程碑,“可以说,如果没有桑园围,就没有顺德、南海地区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长期富庶的经济和繁荣的文化。”

西江江堤。

在九江一带,由于地处西江、北江下游,地势低洼,自桑园围修筑后,九江先民便以种植水稻为业,并广泛开展了渔业养殖。“周回百有余里,居民数十万户,田地一千数百余顷,种植桑株以饲春蚕,诚粤东农桑之沃壤也。”就是对嘉庆年间桑园围周边繁荣盛况的描写。

历代对桑园围工程的修建,还促进了围内水运和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桑园围内丝织业发达,其中尤以西樵的丝织业最具规模,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更远销东南亚,成为广东省最著名的蚕桑之乡、丝绸重镇。

西江江堤上的窦闸。

满载丝绸的渡轮,从民乐窦外运经官山涌至广州或江门,再通过水上丝绸之路远运到东南亚、印度、中东和欧洲,民乐窦因此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兴旺时,一船丝绸出,一船白银归,民乐窦闸旁的码头也因此被誉为“银船码头”。规模化的蚕桑经济,加速了佛山地区的资本积累和近现代化的进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创始人陈启沅的继昌隆缫丝厂就诞生于西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桑园围的建设不仅改变了围内区域的防洪排涝环境条件,为灌溉农业和桑基鱼塘生态农业创造了条件,使佛山成为岭南地区著名的鱼米之乡,也造就了这里良好的人居环境,数百年来默默滋养一代又一代人。

从西江俯瞰佛山桑园围。

桑园围内水道河涌纵横,古桥流水绿树成荫,闸窦星落分布其间,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优美画境。烟桥村、松塘村、简村等一些有代表性的古村落,整体格局与桑园围河涌水系密切融合。而以民乐窦、吉水窦、下北石塘闸等古水利工程为主体的生态旅游线路,如今已被列入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名单。

桑园围大事记
宋代

宋徽宗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文献始见修建东西围、吉赞横基的记载。


元代

元代,对东西围加高培厚,高约 3~4 米。


明代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六月吉赞横基决。二十九年(1396),陈博民率民众堵塞倒流港水口,桑园围完成合围。

明崇祯 15 年(1642),崇祯《南海县志》中首次出现了“桑园围”名称。

明末,桑园围形成了沿江有堤、河涌有围、围内有排灌沟渠的独具特色的基围灌排工程体系。


清代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成立桑园围总局,负责通修工程的实施,并编修《桑园围志》,这标志着桑园围开始作为整体性的区域水利工程开始进行管理。桑园围的概念、范围及其工程体系、管理体系,第一次明确地确立了下来。

清同治九年(1870),南海人卢维球总辑集刻成《桑园围总志》。同年,在南海河神庙内立《桑园围全图碑》,所绘制桑园围图系采用西方绘图技术绘制的第一幅水利专题图。

清光绪十五年(1889),由南海镇涌堡举人何如铨负责编纂的《重辑桑园围志》刊刻。


民国

民国十三年十四年(1925~1926),先后修成了狮颔口、龙江和歌滘水闸,这三座水闸采用采用新型的钢及混凝土材料,桑园围至此成为一条闭合的、人工控制的堤围。

民国二十一年(1932),何炳堃任总纂刊印《续桑园围志》。


1949年以来

20 世纪 50 年代,官山水闸修建后,桑园围与樵北大围联成一体,至 1985年合称为樵桑联围,进行统一的防洪规划与设计。

1991年12月4日至 6 日,在广东省南海县联合召开“纪念桑园围建围 880 周年暨珠江三角洲水利史学术讨论会”,并出版论文集。

2019 年,桑园围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0 年1月,佛山西樵基塘农业系统入选第五批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新闻链接


佛山桑园围申遗成功之前我国世界遗产共有55处居世界第一!
长城、故宫、敦煌莫高窟、杭州西湖等耳熟能详的风景名胜都名列其中

其中广东省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有
开平碉楼与村落中国丹霞(韶关丹霞山)


开平碉楼与村落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
2017年12月,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耀烨 摄




中国丹霞中国丹霞是中国境内由陆相红色砂砾岩在内生力量(包括隆起)和外来力量(包括风化和侵蚀)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的总称。这一遗产包括中国西南部亚热带地区的6处遗址。其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的丹霞山( 中国红石公园),也属于6出遗址之一。201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耀烨 摄


小彩蛋,中国的世界遗产,你打卡过几处?


中国这么大

世界遗产这么多,你打卡过几处?

点击下方图片或扫描二维码

快来比一比吧!

↓↓↓



来源:珠江时报、广州日报、人民日报、百度百科、@新华视点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王圆媛





 推荐阅读 




突然,价格反弹!很多广东人超爱吃


痛别!年仅33岁……
陈凯歌作品被点名
发生聚集性疫情!47名中国人感染


“广州日报微信视频号”上新啦

致敬英雄!

空中遭遇鸟击“停车”

驾战机37内3次转向避开居民区

↓↓↓


2021年订报季正式开启点击图片,一键收获惊喜↓你的分享、点赞、在看我都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