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全网女孩都想成为她?

广州日报心传星愿 广州日报 2023-12-28



这是广州日报·新花城全新改版的《晚读》,每周六与你见面的是心理栏目“心传星愿”。设立这个栏目的初衷,是希望从偏于心理学的角度为大家分析新闻事件、社会现象、日常行为等等折射的心理因素,以“专业的善良”来陪伴亲爱的广州日报的读者们前行。


不久之前,“这英被父母扫兴了20年”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因cos那英走红的小红书博主“这英”在一档博客节目中讲述了自己被父母扫兴、PUA的人生经历,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共鸣。


“扫兴式父母”是近来社交网络上的热点话题。有媒体发布关于“扫兴式父母”话题的征集,一周就能收到近七百份投稿,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的参与度也十分高。



本周心传星愿
想跟读者们一起聊聊下面这个话题
#你遇到过父母扫兴的情况吗?
当时是怎么应对的?#

点击收听心传小电台


“扫兴式”父母会说出怎样的话?

“扫兴式父母”往往开口就喜欢否定孩子,

不管孩子做了什么,

第一反应就是贬低孩子,

美其名曰“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和“激励他们进步”。

然而,他们很难把握好所谓的“挫折程度”,

很容易把孩子推向

习得性无助这样的无底洞。

先来看看这些案例👇
“你做这么多菜我们怎么吃得完?”
今年8月微博一个视频上了热搜,江西一位妈妈回家时发现14岁的女儿做了满满一桌5个菜。本以为是温馨的家庭日常,结果妈妈的语气却满是责备:”你是要我表扬你吗?你中午做这么多菜,我们两个人怎么吃得完?” 视频中的女儿坐在餐桌前,一脸无措的样子。



 “为什么被扣了一分”


有一个小学生,一次语文期末考试得了99分,当他把成绩单给妈妈看时,妈妈却一脸的不开心。原来是孩子写错了一个字被扣了1分。妈妈罚孩子将这个字写100遍。原本很高兴的孩子一听妈妈这样说,再也开心不起来。


“买花干什么这么贵?退了!”

今年母亲节,一位妈妈发视频称儿子送自己一大袋花,觉得一点都不实用,引发热议。视频显示,男生一直在哭,原因是他在母亲节给妈妈买花却被骂。随后,当事妈妈发视频道歉:想了一晚上,确实做错了,伤了儿子的自尊心。




扫兴”背后是家庭关系的痛


“扫兴式”父母,一般指秉持“打压式教育”的理念、习惯从负面评价孩子遇到的事情包括好事情;以“冷漠或轻描淡写”的态度,以期不让孩子陷入自满的情绪。“扫兴式父母”惯常说的话语,网友们表示,看到都开始“窒息”。


“98分有什么好得意的,

xx 同学得了100分!

“谁让你自作主张弄吃的,

看你把厨房造成啥样了”

“母亲节送我花?

还不是花我的钱买的!”

“我这么辛辛苦苦,

还不都为了你。”

“这衣服太贵了,

我有衣服穿,赶紧退了退了。”

“在家随便煮点吃吃就行了,

去外面吃又贵又不卫生!”

……


“扫兴”,仿佛一种顽疾,盘桓在无数中国家庭中。没有人能不渴望来自父母的肯定,因此,扫兴的背后,也是一段又一段充满了无奈与伤痛的家庭关系。


那么,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让一些父母习惯否定自己的孩子?

心理分析
广东12355心理咨询总督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凤定认为,现实中“扫兴式父母”不在少数,他们深受传统观念影响,羞于表达赞美,面对子女取得的成绩,只会用打压的方式来督促子女继续努力。一些父母的扫兴行为,并不是短期形成的,而是基于教育、文化、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扫兴的父母们“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


杨凤定认为,首先是怕孩子骄傲,这些父母信奉“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传统思想,只要孩子特别开心和满意自己的成绩,父母就担心孩子翘尾巴了,于是赶快打压。


“其次是不希望孩子蔑视自己的权威。如果孩子渐渐长大,有了自己思想,学会和自己对着干了,这类父母会十分恐慌,因此就会用打压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权威,让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杨凤定补充说道。


一些父母以“冷漠”的态度,刻意地贬低和打压孩子,拒绝肯定孩子们的成功,从此在“扫兴式父母”的路上越走越远。






哪类家长习惯打压式教育呢?杨凤定这样分析:



01
受原生家庭影响的父母

从小生长在打压式环境中,自己当父母后便习惯性重复打压方式。

02
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

父母将自己的人生的希望大部分或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

03
父母控制欲极强

如果父母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孩子就会觉得父母不爱自己。



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建设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明宗峰表示,“父母应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成长方式和速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需要放下成见,耐心地观察孩子的表现,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只有通过理解和尊重,我们才能够建立起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和良好的沟通关系,才能有机会真正捕捉到潜伏于孩子身上的天赋,而这个天赋未必表现在学业方面”。



给孩子带来了什么伤害?

父母的“贬低和打压”,

对子女的伤害无声又影响深远。

艺人金靖曾谈及和爸爸关于身材的讨论,

令人心疼又无奈。


父母的”扫兴式“教育,

会给孩子带来这些负面影响👇


 习得性无助

在“扫兴”式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常常会自我怀疑、往往会让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的感觉,即孩子认为无论自己如何尝试,都无法满足父母的期待,从而变得消极和被动。“习得性无助”是心理学上的概念,指一个人在反复接收到无法承受的厌恶刺激后,会试着接受自己无能为力的状态,以此躲避或避免再次受到刺激。

配得感低

孩子会觉得自己不配被爱、被接纳,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或需求时,父母可能会不予理睬或以消极的方式回应,导致孩子感到自己的情感被忽视和无法得到满足,产生“不配”的感觉,甚至活得拧巴自卑。


低自尊感

长期对孩子采取否定和漠视的态度,孩子就会习惯性地自我否定;父母的过度要求和比较可能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无法达到父母期望的标准,这样的孩子很容易放弃努力,进而被击垮,破罐子破摔。



不要再“双向辜负”

此前,网上关于“李湘看王诗龄的眼神”的一张图曾爆火。

一条高赞评论如此形容:像是在欣赏她最满意的作品。#王诗龄成了全网女孩最想成为的人##下辈子我当王诗龄#冲上热搜。

不少网友感慨:“从来没见过我妈看我有这种眼神。”“这是父母欣赏孩子的眼神。”


做一个不扫兴的家长
实际上就是做一个充满爱心与理解的父母父母的“扫兴”也许无意识的行为不要把伤人的话语挂在嘴边
与孩子平等沟通交流
给予孩子欣赏和肯定爱要“双向奔赴”,而非“双向辜负”
杨凤定指出,父母自以为“我这是为孩子好”,但实际上,父母只是过于强势,习惯了以爱之名,将自己的意愿凌驾于孩子的喜好之上。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父母自己本身就不快乐。换句话说,因为他们不会积极地看待世界,所以就把消极传给身边的所有人。而孩子,则是离他们最近的‘受害者’”。

杨凤定建议,为人父母,一定要学会自我满足。父母只有认可自己、悦纳自己,有意愿和能力做到自我满足。这样才能够满足孩子的需求,才有充足的精神能量来供给孩子。二是理解孩子的需求,明白孩子需要怎样的关爱、交流和游戏。三是适时使用鼓励和夸奖。不轻易评判孩子的想法和行为,给孩子恰到好处的情感支持。四是学会放手。当孩子长大之后,父母也应该尝试“放手”,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决定,多一些肯定。


杨凤定还对孩子们提出了建议,“假如碰到扫兴式父母,也不该自我贬低,而是应该自信地抬起头来,勇敢地去表达自己。此外,在与父母沟通之时,孩子们也应该尝试温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同时,孩子们也可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不妨将此当作是培养自己心理耐挫力的一次好机会”。

明宗峰强调,家长应注意家庭氛围的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温暖,从而更加自信、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首先,我们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与孩子建立起信任和尊重的基础。其次,我们要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需求和沟通方式,避免家庭矛盾和冲突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展现家庭内部的矛盾。另外,我们也要积极参与孩子的社交或社会活动,见证孩子的成长过程,与他们一起分享快乐和挑战”。明宗峰进而说道。


明宗峰老师认为,“不做扫兴型父母”需要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注重理解、尊重、关注心理健康、培养独立性和自主性以及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方面的工作。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孩子才能够健康成长,成为相信自我、对社会有用的人。父母要始终秉持这样的观点,“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做人。”


有时也需“扫扫兴”


为人父母,当然不要做“扫兴式”的。
但在原则问题上,“该扫兴时得扫兴”,
如不应该明知道孩子是错误的,
还一味迁就孩子,
不帮助孩子指出错误、改正错误,
这就成了一种溺爱,
从而走向了另外一种极端。


杨凤定说,一旦发现孩子有盲目自负的苗头,父母就要给孩子适度地泼冷水,及时让孩子的头脑清醒过来,从而能理性地评价自己。当孩子有无理要求的时候,比如孩子为了攀比,缠着要买一件超过家里经济承受能力的奢侈品。这时候,父母就要扫孩子的兴。建议可以告诉孩子,这件东西现在我们买不起,如果你真的需要,可以让我们努力,等今后经济条件好了再考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应用心理学系教授吴艳强调,如果遇到家长对孩子的言行不认同的情形,首先要做到的是“不指责”,此后应该抱持好奇心去了解其背后的动因,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好好沟通,坚持该坚持的原则,“这样的话,即便父母在此事上扫了孩子的兴,也大概率会让孩子心服口服”。




尽管年轻人曾经被“扫兴”伤害,

但已经开始尝试改变。

理解父母的扫兴,

想到父母或许也曾在扫兴中长大,

成人以后,试着做自己的“父母”,

做一个“不扫兴的父母”。

最后,

愿我们身边都有不扫兴的父母、伴侣、朋友。


每周一书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奥地利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经典美育著作,本书中文版于2019年12月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


《儿童教育心理学》主要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确健康的人格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阿德勒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儿童独立、自信、勇敢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孩子害羞、孤僻、口吃、尿床、打架、说谎,甚至不爱学习等。关于这些问题的心理诱因以及解决方案,阿德勒的这本书中也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此外,《儿童教育心理学》还介绍了人的天性、遗传等因素对一个人儿童时期的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儿童教育心理学》还是一部探讨人性、人的心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心理学佳作。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成人的教育归根结底是一个清晰的自我认识以及理性的自我引导的过程。儿童的教育与成年人类似,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儿童尚在发育期,不够成熟,因而给予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放任儿童按自身意愿自由成长,所需过程会十分漫长。
所以,成年人必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给予关注并加以引导。但是,我们面临的困难就是对儿童的不了解。因为成年人能够认识自己已属不易,而要全面了解儿童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引导就更加困难。
个体心理学是针对儿童心理的专门研究,不仅是因为这个领域本身的重要性,还在于可通过了解儿童帮助人们了解成年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个体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其他心理学不同,它要求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个体心理学着眼于人格的统一性研究,探讨整体人格为寻求发展和表现所做的不懈努力。

从这一观点出发,个体心理学的科学知识就是源自实践的智慧。不论是心理学家,还是父母、朋友或者自己,谁掌握了这些科学知识,谁就能够立刻将其付诸实践,用于指导人格的发展。


心传星愿,与君同行。


欢迎电邮联系:476312028@qq.com



出品:广州日报心传工作室

策划:赵夙岚

统筹:王圆媛、黄琦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静、兰岚

音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旻玥

图:视觉中国

部分来源:广州日报综合自成都教育发布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王圆媛



扫码观看广州日报视频号每日热点实时更新



点亮“在看”持续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