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一级馆巡礼 | 重庆自然博物馆

2017-01-22 馆妹儿 博物馆丨看展览

重庆自然博物馆是一所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办馆历史悠久,由民国时期的“中国西部科学院”(1930年)“中国西部博物馆”(1943年)演变而来。


▲中国西部博物馆(摄于1945年)


自诞生之日起,一直担负着自然资源调查、自然科学研究、自然标本收藏、自然史展陈和科学教育的任务。重庆自然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重庆自然博物馆老馆——“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


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为重庆市十大文化设施重点项目,这所大型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缙云山麓(重庆市北碚区金华路398号),占地216亩,主馆建筑面积30,842平方米,展区面积16,252平方米。该馆于2015年建成开放,在首个开放年对外开放318天,累计接待观众306.8万人次,是全国观众量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重庆自然博物馆建筑外观


基本陈列


重庆自然博物馆展馆规模宏大,设有地球厅、进化厅、恐龙厅、动物厅、环境厅、重庆厅等6个基本陈列厅,以“地球∙生物∙人类”为主题,取材自然标本及其保存环境的研究成果,重点展示地球演变、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以及重庆当地的山水格局和长江上游地区古人类活动遗迹,阐述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宣传自然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中央大厅


动物星球(贝林厅)


这里,各大洲的自然风光辽阔壮美,生机勃发;这里,各种动物标本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这里,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描摹生动,耐人寻味。动物和谐,环境和谐,自然和谐,大美无言。


▲《动物星球》——缤纷生命


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它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是一座座独特的基因库,是我们在这颗美丽星球上生存的伙伴。


▲《动物星球》——野性非洲大陆


▲《动物星球》——四季北美印象


山水都市(重庆厅)


重庆,一座山水交融的城市,处于我国地理大格局南北、东西分界的交汇地带。


亿万年来,强烈的造山运动所引起的海陆变迁及江河发育,造就了今日重庆奇特的山川形貌,并孕育了丰富的物产资源。重庆有着许多远古的印痕,大江大河串连起众多古遗址,三峡地区是古人类演化的重要通道。


▲《山水都市》——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半山半水间,从远古到现代,重庆人一路艰辛,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尊崇自然、适应自然、自然优先的城市发展理念;这将引领重庆向更美好的未来迈进。


▲重庆厅


恐龙世界(恐龙厅)


这是一个失落的世界,它的统治者早已绝迹,只留下深埋在岩层中的骨骼化石,讲述着一段跨越一亿六千万年的壮美故事。


▲《恐龙世界》——恐龙再现


恐龙是中生代地球的主宰,为了生息繁衍,它们曾不断改变着自身,同时也改变着地球的生态,谱写了一段生物演化的宏大诗篇。


恐龙种类繁多,形态千奇百怪;足迹曾遍布大地,在各大洲竞相发展。但就是这个盛极一时的族群却突然退出了生命的舞台,留下难解的谜题吸引人们去探寻,解答。


▲恐龙厅


地球奥秘(地球厅)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在浩瀚的宇宙中,她仅仅只是沧海一粟,可对每个人而言,却显得庞大无比。或许如此,人类对地球始终充满好奇,始终充满探究欲望。


▲《地球奥秘》——蓝色星球


从外部形态到内部结构,从形成原因到运动机制,从物质组成到自然资源形成,从深部钻探到宇宙探索寻找第二颗宜居的行星……我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地球的探询。


▲地球厅


▲地球厅


生命激流(进化厅)


生命是大自然的杰作。生物界从诞生的那刻起,就注定要开始它奇异的旅程——伴随地球环境变迁而向更高级的形式发展。这种现象被称作进化


▲《生命激流》——演化之树


进化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从涓涓细流至波澜壮阔,时而舒缓流畅,时而跌宕起伏。生命的演化并非总是一路高歌,而是历经劫难,在近40亿年的生命演化史上,曾经有无数我们未曾见过的生物类群,在拓展或面对新环境的过程中,它们或无法适应、或经历浩劫而绝灭,尸骨沉积为化石。


▲《生命激流》——弱肉强食


生态家园(环境厅)


人是生态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子,人类活动虽受限于自然环境但也深刻地影响着它。一部人类文明史其实就是人对自然界不断认识、开发和利用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史。


从采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之后,人类以其空前强大的建设和改造能力,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以同样巨大的破坏和毁灭力量,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生态家园》——生命舞台


人类的前途究竟在哪里?天穹之下的诗意栖居,不仅在于衣食享乐,更在于碧水蓝天。生态文明,和谐自然,重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家园就是我们的将来!


精品推介


大熊猫


栖息于海拔1500-3000 m的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亚高山针叶林带和亚热带的山地竹林内。仅分布在我国的陕西南部、甘肃及四川等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1944年12月,大熊猫标本首次在中国西部科学博物馆(我馆前身)展出。


白头叶猴


体毛以黑色为主,头部高耸着一撮直立的白毛,亦是其名字的由来。昼行性,主要食物是树叶,新鲜的嫩芽、花朵、树皮和果实。国内仅分布于广西南部的亚热带植被繁茂的岩溶地区,国外见于越南,因其分布狭窄,数量稀少,被列入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定级为极危(CR)。


中华鲟


该标本约3.5米,采集于20世纪50年代,是现有国内展出个体最大的一件野生中华鲟标本。中华鲟是中国特有的大型、古老珍稀、海栖性洄游鱼类,仅生活于中国长江流域,为全球分布最南的鲟种。它出现于距今一亿四千万年前的中生代上白垩纪,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有“活化石”之称。


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标本组


东方剑齿象和巴氏大熊猫是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的第四纪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典型代表,从250万年前的重庆巫山龙骨坡至8000年前的大石洞均有此类化石可寻。


重庆万州盐井沟以盛产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而闻名,从1921年美国古生物学家格兰介博士考察开始,这里已先后发掘出近30个东方剑齿象个体的化石(包括3具较为完整的骨架化石),以及保存完整的巴氏大熊猫、巴氏剑齿虎、犀牛、豹和爪哇犀、貉等其它大量有价值的古生物化石,在全世界都极为罕见


上游永川龙


上游永川龙化石是迄今所知亚洲最完整的肉食性恐龙化石,也是中国发现的第一具大型肉食类恐龙化石。其头骨保存完好,肉食龙的凶猛残暴特征栩栩如生。


多棘沱江龙


中国最早发现较为完整并命名的剑龙,且命名时正好是剑龙属被命名100年后,也是目前亚洲发现的个体最大的一类剑龙。


阿根廷铁陨石


产自阿根廷,是最常见的铁陨石,质量93kg,这样高质量陨石十分罕见,藏品表面的烧灼痕迹和物质结合方式十分清晰。根据先进的研究该件藏品是经过宇宙空间重力分异的,有着极高的科研价值。


石膏晶洞


产自非洲,与常见的紫水晶晶洞相似,珍贵之处在于晶洞内部有大量的束状石膏晶簇发育,实属罕见。


变形菊石群体


由一件大型钩菊石、22件小型钩菊石和4件小型叶菊石组成。主体钩菊石浑身长满了尖刺,主要用于保护自己不受到捕食者的攻击。


DATA球——球面科学展示系统(SOS)


球面科学展示系统(Science On a Sphere),是由美国国家海洋大气总署-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研发并在美国取得专利(专利号US6937210B1)的展示系统。系统主要包括直径1.7米的碳纤维球体投影银幕、四组投影机和NOAA的资料信息处理系统。


SOS是将美国海洋大气总署(NOAA)及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对地球气象监测、气候变迁、海洋温度、地形地貌以及星系探索成果等,立体投影到球形屏幕上,提供全面、实时更新的信息资料,代表着世界最先进的地球科学研究成果。


我馆的SOS展项是中国西部、也是我国综合类自然博物馆唯一的一件。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1312m4j6fn&width=500&height=375&auto=0


【资料】由重庆自然博物馆提供,并获得授权。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你期待已久的辽博绘画特展,终于来了

郢王妃之死,是因为朱元璋的残酷,还是因为朱棣的霸道?

龙袍的专属商标——帝王十二章纹

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引发的一场“血案”,连中央都被惊动了……

吃了这么多年的馒头,你才告诉我,我吃的居然并不是馒头……

王爷!您书法这么好,做人就不要太抠门儿了吧?

在故宫博物院,撞见2017十大流行色




新版“看展览”APP上线啦!
更及时、更全面的展讯正在那里等你!


长按二维码下载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
475225203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